APP下载

患难中有家就有爱

2009-09-08

新天地 2009年9期
关键词:六安市婆婆儿子

辛 静

2009年6月,在“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上海姑娘何涛成为“全国孝老爱亲模范”候选人。何涛对瘫痪的爱人不离不弃,毅然放弃了优越的工作和生活,带着丈夫回到了故乡生活。

在这个动人的爱情故事背后,也有争吵和泪水,因与婆婆产生过诸多矛盾,何涛甚至带着瘫痪的丈夫离家出走。可是,最终亲情和宽容消除隔阂,成就了一段辛酸又不失温馨的人间传奇……

灾难考验着一对恋人

人生总有一些伤口,即使结疤,疼痛的记忆还在。

那是在2005年10月27日,何涛的男朋友侯灿出了车祸。侯灿是安徽省六安市西河口乡张冲村人,在上海一家餐馆当厨师。他与刚从上海二医大附属卫校毕业的小护士何涛一见钟情。来自大别山农村的小伙子不仅没为自己小厨师的身份自卑,反而还非常乐观、自信,业余时间还自修大学课程,这让上海姑娘何涛很是敬佩。门不当户不对的两个年轻人渐渐情投意合、出双入对。

经过一个月的抢救,侯灿保住了性命,却失去了行动能力。此时何涛却发现自己怀孕了。这个意外的消息把何涛逼到一个必须立即做出选择的十字路口。母亲要求何涛立刻与侯灿分手,朋友和侯灿的亲属也劝她做出理性的选择。何涛想,孩子会成为侯灿活下去的动力。她坚定地侯灿说:“你一定得活着!我和孩子都留下,陪着你……”

为此母亲与何涛闹翻了,当治疗让他们囊空如洗后,何涛辞职,陪侯灿回了六安老家。她想,侯灿有父母和3个姐姐,回到故乡,就有帮手了。那一年,何涛23岁。

上海姑娘成大别山农妇

2006年的春节,是何涛记忆中最冰冷的日子。尽管已有心理准备,眼前的惨淡景象还是让何涛震惊。没有煤气,烧饭用柴禾,没有自来水,要用桶挑,侯灿的家里甚至没一件像样的家具,筹钱治病把微薄的家底子掏个底朝天。侯灿的母亲得知儿子出车祸后,犯了高血压,脑梗塞造成半身偏瘫。那一顿年夜饭,左厢房里侯灿父亲给瘫在床上的侯灿母亲喂饭,右厢房里何涛给瘫在床上的侯灿喂饭。

一个曾经爱旅游、爱逛街的上海姑娘变成了大别山里的农妇!何涛慢慢学会烧柴禾、喂猪、干农活。初春的傍晚,何涛窝着肚子蹲在河边用洗衣棒槌拍打着衣裳,河水冰冷刺骨,她的眼泪一滴滴掉到河里;她生平第一次上集镇摆摊卖板栗时,羞得头都抬不起。

乡亲们为侯灿凑了8000多元钱。过了年,何涛揣着这笔钱,独自带侯灿到六安市进行康复治疗。到了这年4月初,钱花光了,何涛只好带着侯灿返回家里。经过这次治疗,侯灿的胳膊能抬起来了,身子也能动了。何涛高兴地跟公婆说再借点钱为侯灿治病。

这次,公公没有表态,婆婆却背着儿子对何涛说:“咱家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何涛坚持道:“可给治病才是把钱花在刀刃上啊。”但任凭何涛怎么说,婆婆就是不同意再借钱了。何涛觉得婆婆很无情。

不能继续治疗,侯灿也很悲观,人也变得急躁起来。有一天半夜里,因为一点琐碎事,侯灿与何涛吵了架,她带着6个月的身孕冲出家门,一路走一路哭,山高雪深,走着走着就迷了路。等乡亲们顺着雪地里的脚印找到何涛,何涛已经平静下来,她想,这个摇摇欲坠的家此时离不开她,她必须选择坚强。

媳妇遭遇“吝啬”婆婆

2006年5月25日,何涛在六安市人民医院生下了一个男孩,名字叫侯浩毅,谐意为“好不容易”,以纪念孩子出生前后这段难忘的日子。公婆把3个女儿都叫回家,让她们轮流伺候何涛坐月子。这让何涛很感动,看来婆婆一家还是很有人情味的。后来,公公又召开了家庭会议,商量谁来带孙子。何涛要伺候丈夫,侯灿的姐姐们也表示为难。这时,病歪歪的婆婆把照顾孩子的活儿揽过去。侯灿的姐姐很受震动,表示每人每月出200块钱给侄子买奶粉。

谁知几个月以后,婆婆忽然对何涛说,侯灿的姐姐们不再给奶粉钱了,让何涛自己想办法。自己一心一意地照顾侯家的儿子,自己的儿子却没得奶喝。何涛备感心寒,趴在侯灿的床头哭起来。

这时,公公向何涛说了缘由。原来,三个姐姐都遇到了难处,公公从衣兜里掏出200元钱,说:“别害怕,我这几天砍柴卖了点钱,怎么着也不能让孩子饿着,你就安心照顾小灿吧,以后我养活孙子。”

道是无情胜有情

“奶粉钱”一事刚刚平息,又一件事情让何涛对婆婆产生了更大的不满。2007年7月的一天,何涛忽然接到侯灿三姐发来的短信,寄来给侯灿治病的2000元钱,问她收到没有?何涛立刻去问婆婆。婆婆说:“你三姐是往家里汇了2000元钱,可这钱不能给你们。这笔钱要用来还债。”

一下子,何涛心里的积怨爆发了:“你们嫌侯灿是累赘,不愿给他治病,我带他离开这个家!”当天,何涛不顾婆家人的挽留,硬是求邻居帮忙,把侯灿抬上了返回上海的客车。

到了上海,何涛一边打工,一边把侯灿送到医院进行治疗。3个月后,侯灿的身体恢复了很多。侯灿想家了,何涛也想让婆家人看看这个奇迹。于是两人又回到了大别山的山村。看到儿子能够靠着东西坐起来,双臂和双手都运动自如,侯灿的父母惊异地睁大了眼睛。婆婆擦去眼角的泪花,想对儿媳说什么。可是何涛想到婆婆那些让她心寒的所作所为,她冷漠地躲开了婆婆的目光。

左邻右舍纷纷来探望侯灿,在称赞何涛的同时也察觉到了她和婆婆间的芥蒂。一位邻居大嫂把何涛拉到一边说:“你是不是还在生你婆婆的气啊?你不知道,她不愿给儿子治病都是为你着想啊。”何涛疑惑地张大嘴巴:“怎么是为我?”邻居大嫂说:“你婆婆跟我说过,她儿子的病是没有指望了,你这两年吃的苦、遭的罪她都记着。不如把钱省下来,万一儿子不幸走了,媳妇和孙子多少还能有点保障。别怪她了。你还记得不,那年你生孩子,你婆婆到处张罗借钱送你去城里的大医院。你婆婆说,这才叫有钱花在刀刃上呢。”

何涛心头一震:原来,婆婆的“无情”都是为了自己啊。想到自己曾经对婆婆的那些误解,何涛感到一阵羞愧,她满含热泪地说:“妈,儿媳不懂事,错怪你了……”婆婆哭着说:“没有你,侯灿坟头的青草都得长好几茬了。你的大恩大德侯家不会忘啊!”

把最艰难的日子过去,生活渐渐有了亮色:孩子一天天健康成长,侯灿母亲的身体渐渐好转,在当地政府的关注下,几家企业还筹措了几万元善款,将侯灿送到北京做康复治疗。侯灿的身体有了很大进步。何涛在六安市西河口乡卫生院又找到工作。何涛的母亲终于谅解了女儿,专门到六安来看望他们。

出车祸后,侯灿怕拖累何涛,一直不愿意办结婚证,孩子已快满三周岁了,为了给孩子上户口,这对患难恋人才办理了结婚手续。

如今,面对诸多荣誉,何涛从没觉得自己有多高尚,她只是个最普通的女人,是公婆、家人、乡亲们的无私的爱,帮助她走到今日。

(责编:孙展)

猜你喜欢

六安市婆婆儿子
别把婆婆当成妈
六安市水资源评价研究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六安市金安区构建环保法治新秩序
六安市四院承担儿童“窝沟封闭”项目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成功实施六安市首例3D腹腔镜手术
儿子
风婆婆来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