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评价艺术

2009-09-08梁家英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启迪情感语言

梁家英

—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位教育艺术家,而教育艺术的奥秘则在于教师能以兴奋的情绪、赞美的语言、殷切的期待去赞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格外重视评价的艺术。

一、注重赏识性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

有人说,教师的一句话,可以扼杀一个天才,也可以扶起一个伟人。每一天,我们面对的都是一群活泼可爱、朝气蓬勃、具有极大可塑性的孩子,他们渴望成功,希望得到鼓励和赏识。而赏识教育又非常重要,赏识需要艺术,讲究原则。在成绩面前,赏识中应带着鼓励;在错误面前,赏识中应渗透着批评。在不伤害学生心灵、不影响学生性格的前提下,我们应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赏识性评价。如一位老师给学生布置的家庭作业是朗读课文,并用磁带录音。当她在听录音时,发现一个平时上课从不发言的学生朗读得特别好。于是,这位老师在《家校联系册》上写道:“老师第一次听到你这么大声地朗读课文,你读得真有感情!声音真好听!老师多希望在课堂上也能听到你这样的声音啊!”第二天上课,从不举手发言的他开始举手发言了。之后这个学生的家长给老师打来电话。说昨天孩子为本子上的批语高兴了一个晚上。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悟出:教师的赏识性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作为教师为何不多给学生一些这样的评价呢。

二、注重发展性评价,激励学生的成功意识

课堂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段重要经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满怀兴趣地参与对智慧的挑战,亲自体验这种充满思想、情感和智慧的“生活”。在这样的课堂中,知识的学习已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人格等领域,体现了学习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生命价值。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是语文课堂学习评价的灵魂。为此,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包容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苦恼,善待学生的缺点。由于学生的年龄不同,心理需求不同,激励的形式要多样化,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还可以是两者相结合。但无论采用何种激励形式,都应以服务教育教学为前提。

三、注重幽默性评价。启迪学生的心智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能博人一笑,让人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在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产生意味深长的美感效应。因此,幽默的语言也是评价l生语言的首选。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一课时,文中写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一个学生在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产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于老师的幽默,让在场的学生和听课的老师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终于读出了课文要表达的效果。教师一句风趣幽默的语言,对学生的朗读进行了巧妙的评价,这显然要比直接告诉学生怎么读要高明。幽默的评价能拉近师生间的关系,调节课堂气氛,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得到发展。

四、注重多元评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课堂活动,如读书、讨论、观察、质疑、发表见解、想象研究等,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基础、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等给予积极的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因此,在评价时,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注重评价语言的修炼。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评价性语言的修炼,具备评价的语言功底。

总之,语文教师要以人为本,善于启迪学生的心灵,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探索兴趣,帮助学生通过学校生活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完整的精神世界。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学生便会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一种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责编欧孔群)

猜你喜欢

启迪情感语言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语言是刀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季羡林的养生启迪
广义RAMS解读与启迪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情感移植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