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学身正为师之本

2009-09-08牙廷超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会学博学教育

牙廷超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日趋进步,教育本身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对教育目标提出了新要求,特别是课程标准的出台,使教师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将课程理念落实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如何用教学实践去验证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些问题都是现代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新的教育形势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一、教师必须学识渊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德才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要真正实现教育的三个面向,按新课程的要求教学,致力实践和创新,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努力做到:①明确教改的主要内容和任务,确定的改革方向、目标;②融会贯通所教课程,学好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准确掌握本学科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规律性,克服以往会讲不会做,理论脱离实际的不良倾向;③抓好三备,提纲挈领。备课——透彻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系统规律;备人——确切掌握全班上、中、下学生人数和实际水平,务求对症下药;备教法——根据学生水平、爱好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各得其所;④课堂艺道运用自如,能做到水乳交融,自然巧妙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充分发挥主体、主导的作用,促进学生乐学、会学,设疑激趣。勤于思考,动手动脑,理解消化,获得知识;⑤能搞教研,能写论文。针对本县、校的教学实际,研讨解答全县师生普遍关注的一些问题;⑥推进教学改革,适应形势发展。明确本次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任务,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完善新的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突出现代学习方式的五大特征: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二、教师必须品德高尚

博学者为师,身正者为范。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一个毫无政治理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低的校长或教师,是不能把学校办好、把学生教好的。因此,他们应积极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热爱祖国,热爱学生,艰苦拼搏,乐于奉献,努力规范自己的日常行为:

1忠于职守,敬业乐教。服从工作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岗位职责,完成目标任务,遵守作息时间,按校规矩行事。2热爱学生,教书育人。经常广泛深入学生之中,切实了解其心理动态,多交心,多接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3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首先不做。以己风范,为学生树立榜样。努力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教会学生做人,善于处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激励学生奋发。4优化教学,提高质量。课前认真备课,对教材融会贯通,对学生了如指掌,对教法技艺精娴。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效率,特别要在指导学生“会学”上下苦功夫,使之主动学习,刻苦攻关,以求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5刻苦学习,拼搏进取。坚持学习政治,学习业务,不断更新知识,精通专业知识,实现教育、教学、科研合格以至全优的奋斗目标。6诚实正派,讲究道德。踏踏实实干事,老老实实做人,坚持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道德规范来严格要求自己,教育学生,共创文明风范的育人环境。7真诚团结,合作共事。与同事和睦相处,勇于谦让,有任务共同完成,有困难共同克服,多看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善于心理换位,心理相容,保持心情愉快,共同前进。8礼貌待人,不要粗暴。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抓住人的心理特征,扬长避短,对症下药,千万不要动辄发怒,盛气凌人。粗暴的结果只能把事情弄坏,礼让待人,才能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9衣着端庄,讲究仪表。衣着要朴素大方,整洁得体,日常举止,有礼有节,仪态庄重,潇洒不至轻浮,处事稳重,不忘乎所以。

三、紧跟形势,拼搏进取

经济全球化与科技的迅猛发展,教育作为上层建筑,也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教学由“三个中心”到“三个为主”的飞跃,学习方式由强调“学会”到强化“会学”的全面推进等,我们必须洞明形势,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人师表,务求博学身正,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中青年教师要认真自省本身知识、品德方面的含金量,克服安于现状、孤芳自赏,尽快迎头赶上,力争做一个名副其实、真正博学、身正的人民教师。

(责编韦春艳)

猜你喜欢

会学博学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学会与会学的辩证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博学的猫头鹰
读经典,做个博学又多“材”的实力派
探究
多识由博学博学以成道
“博学”的鹤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