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数学课堂的新亮点

2009-09-08

广西教育·A版 2009年8期
关键词:交流同学教师

黎 严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新亮点,它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构建。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培养,也为学生的思维拓宽了道路,从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一、充分发挥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它的意义和价值

在课程改革蓬勃发展的今天,新课标倡导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同时,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合作交流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最佳的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因此,组织开展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然而,由于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不深刻,把握不全面,从而让“合作学习”在“热热闹闹”中失去了实效。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课时,为每个小组提供数量不同的大豆,让学生分一分、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得到的分数多。(学生活动汇报)师:刚才同学们通过合作探索,一定发现了不少的分数。下面哪个同学来交流一下?生1:我把12颗大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一份是1/4,两份是2/4……(边讲边操作)师:说得不错,还有哪个同学来交流?生2:我把15颗大豆平均分成3份,这样的一份是1/3,两份是2/3。(边讲边操作)

师:说得好,还有不同的吗?

生3:我把20颗大豆平均分成5份,这样的一份是1/5,两份是2/5……(边讲边操作)

师:好,这位同学平均分成了五份,也可以得到不同的分数。

像这样目标不明确,缺少分工与合作,评价指导不到位的“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不出合作的科学性和目的性。首先,在交流的时候。教师无意中把交流者指向了单个学生,相应地评价也指向了单个学生,小组学习没有落实好。其次,长此以往,学生的合作意识会逐渐消失,合作能力更无法提高。因此,教师应在汇报、交流与评价的时候,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会被充分调动,各小组才能在阐述自己小组意见的过程中理清思路,澄清认识,发现真知。

二、组建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一)小组合作方法要科学,目标要明确

1优化合作小组结构,善于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根据个性特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任务,激发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拓宽学生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

2活化合作小组的力量资源。活化小组力量资源的目的是激发个性力量源与凝聚整体合力。只有让每个学生都觉得“我是小组的一员,我也很重要”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责任感才能油然而生,从而更有效地合作,提高学习效率。3小组活动要坚持“共同计划、共同努力、共同目标、共享资源、各尽其能、人人进步”的原则,引导学生真诚的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要科学地运作程序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灵活多样地运作。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实质性的合作呢?其运作程序通常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分配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交流之前,教师向学生说明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以及评价的标准。第二阶段:组内合作学习,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期间,教师要在组间巡视,参与各小组的讨论并及时引导,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三阶段:组际交流反馈。上述案例中,学生的研究过程是在小组中进行的,但可惜的是,交流时,教师无意中把交流者指向了单个学生,小组合作没有落实好。在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时,教师应注意了解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掌握情况。各小组向全体同学汇报学习结果,教师和其他各组的同学进行评析,共同纠正错误,优化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第四阶段:学习效果评价。从合作技巧、合作效果、合作是否愉快、进步程度四方面对合作小组和个人进行评分、评奖。去年我有幸到市里观摩比赛课。有一节“简单的数据整理与统计”课,我觉得这位教师设计的课堂环节,小组合作较好地体现了出来。他是这样设计的:多媒体课件出示了城区某十字路口的热闹场景。师:你能统计出1分钟经过该路口不同车型的数量吗?生:当然可以。师:好,请大家做好准备。预备——开始。(教师点击鼠标,课件播放过往车辆。)时间一秒一秒过去了,车辆川流不息,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生1:老师,不行啊,数乱啦……生2:老师,数不过来……生3:老师,根本不好统计,眼都数花了……生4:一下子过来那么多车,根本不好数……教师见机,停止了画面。师:看来,确实很难统计。那么我们是否有更好的办法,实现统计目的呢?

生1:我想,如果几个人一块统计就好啦,一个人统计货车,一个人数轿生……生2:对,我同意他的建议,我想,还可以进一步分工,可以让一个人只数东面来的轿车,另一人数南面来的轿车,再一个数……生3:他们说得很好,只要分好工,几个人一块合作,一定会完成任务……

师:好,就按同学们的想法采用小组合作统计的方案,快分工吧。

(学生分工。)

师:好了吗?预备一开始。

学生开始统计……

本案例,创设了一个由学生通过自己的“孤军奋战”而“碰壁”引出问题的情境,“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些问题呢”引出了学生的深度思考。经过他们的努力,终于寻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几个同学合作才行”。这样学生目标明确,科学地建立小组,有目的地进行分工,本节课任务便轻易地完成了。整个过程,学生经历了一次寻找“解决方案”的磨炼,他们深刻体会到,孤军奋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通过分工合作,密切配合,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乃至全班共有的成果。教师在整个课堂中不再是主宰者,而是合作者。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培养,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及数学思想方法拓宽了道路,更重要的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合作能力提供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得到健康发展,数学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责编林剑)

猜你喜欢

交流同学教师
如此交流,太暖!
最美教师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圆我教师梦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