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儿童音乐剧
2009-09-08范昕昱
范昕昱
在近一段的教学中,五年级的学生们都兴高采烈地来上音乐课,因为他们要在课堂上表演小小音乐剧—《渔夫和金鱼的故事》。这次是学生们表演的第三个音乐剧(之前在三年级表演的是《蜗牛与黄鹂鸟》、四年级表演的是《东郭先生》)。
学生为什么喜欢参与表演音乐剧呢?我想,可能是因为在音乐课堂上体现了以下几方面理念。
一、音乐剧中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寓言故事里蕴藏深刻寓意,教育和影响着人们。教材中诗人普希金的一首著名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告诉学生们一个道理:只有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贪婪会失去一切。
由于学生理解了故事的背景,因此他们首先选择模仿美声唱法来演绎具有浓郁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音乐旋律。其次认真刻画故事中的人物,有懦弱、无奈的老头;有贪婪、凶狠的老太婆;有善良、美丽的小金鱼,还有琳琅满目、五花八门的各种道具,以及创意十足的旁白,体现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
二、音乐剧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教材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所选择的几个音乐剧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寓言故事,因此不会有理解难度,所不同的是表现的形式完全不一样了,以前只是听、读故事,现在是唱、跳、奏、说、画、演等,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由于每个同学对角色的理解不同,在演绎的过程中就存在差异,大家都怀着好奇心来观看表演,大大增加了上课的热情度。
三、音乐剧面向全体学生
在排练音乐剧的时候,我要求全班同学都参加,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学生都有任务。学生们很快就做好了分工:导演创作组、舞美道具组、角色表演组、综合评价组、舞蹈组、伴唱组、伴奏组、音效组。
在排练《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时,每个学生都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忙着演大海,一会儿又要换衣服演大臣;一会儿在用打击乐器表现大海的波涛,一会儿又要旁白。每一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每一个学生都乐在其中。
当然,在角色的分配中有时候也会发生争执,因为有的同学只愿意演主角,不愿意演配角,而这个时候就需要我出面分析解决。但不管是哪个班,哪个组,哪个同学最后都会高高兴兴地参加表演,而且都表演得非常出色。
四、音乐剧注重个性发展
学校教育如果考虑学生的差异,考虑学生个人的优势,以最大程度的个别化来进行,就会产生最大的教育功效。
“我来当导演,你们同意吗?”
“我的琴弹得好,我来伴奏。”
“我的声音、音准好,我来伴唱。”
“我会跳霹雳舞,我用霹雳舞来表演大海的各种变化。”
“让我演小金鱼可以吗?我好喜欢小金鱼”。
“我害怕在同学们面前表演,让我负责道具吧,什么鱼网、破盆子都由我准备”。
“你的模仿能力强,你演老太婆吧。”
在这个民主、平等的环境里,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学习,根据自己的能力担任不同的角色,发挥自己的作用,享受到音乐的乐趣,张扬自己的个性。
五、音乐剧鼓励音乐创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定生动有趣、富有创造性的内容、形式和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创造意识。
在音乐剧课堂中,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尽情想象、尽情释放感情的平台。有的同学把寓言故事带到现代,比如渔夫和金鱼可以用手机来交流。在展现大海的每一次变化时,有的同学会用不同的舞蹈动作来表现,比如表现碧波荡漾的大海时由一个同学舒展的双臂,表现大海波涛起伏时可以由几个同学手连着手上下起伏。有的同学则通过道具来表现:在淡蓝色的彩纸上画水草、各式的鱼、贝壳等来表现平静的大海;在深蓝色的彩纸上画上汹涌澎湃的波浪来表现大海的愤怒等。艺术表演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摇篮,学生通过参加表演,对音乐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激发了创新潜力。
六、音乐剧提倡学科综合
音乐课与舞蹈、戏曲、美术等艺术学科有很大的联系,将音乐教育和这些学科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其他学科的知识,还能保持对音乐浓厚的兴趣。当然小学音乐课堂中的音乐剧仅仅是一个活动,距离真正的音乐剧还有着很大的距离。
新理念、新方式带来了音乐课堂的新变化,学生们学习兴趣浓厚,课堂充满生机活力,音乐、艺术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展现,音乐知识、技能与音乐实践活动有机结合,学生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