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取作文之源
2009-09-08徐志龙李俊莲
徐志龙 李俊莲
新课程标准是这样阐述写作性质的:“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由此可见,我们的作文不是为了应试,而是生活的需要。习作教学要做到“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关键是让学生拥有丰富的习作素材。下面就从三个方面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充实生活,丰盈习作“源头活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们得到关爱、呵护越来越多的同时,他们失去的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学生都被关在温室里“养”起来。在学校,为安全起见,许多以往正常开展的校内外活动被禁止了,不准踢键子,怕踢伤人;不准爬竿,怕摔伤……诸如集体春游、秋游之类的户外活动,就只能想想而已了。学生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只剩下学习、学习、再学习,生活变得简单枯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此枯燥的生活,哪来的写作源泉呢。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由此可见,生活积累对于习作的重要性。那怎样才能让学生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呢?
1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让学生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而充实。如轮流做班干、自由选同桌、轮流做队日活动主持人、争夺智慧星、背书小明星、文明标兵、讲故事大王等。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如队日活动、运动会、流动红旗评比、队列广播体操比赛、出板报、办小报、“六·一”才艺大赛、“环境卫生工程”等,而且要把这些活动做强做大,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如我校每年一度的艺术节,我们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赛前请专业教师给予指导,平时老师一起参与训练;比赛时,鼓励学生努力拼搏,组织啦啦队为他们加油、鼓气;赛后给予学生积极肯定。比赛过后,学生都充满表达的欲望,于是我们趁热打铁,及时引导学生习作。学生有感而发,习作起来就得心应手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2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生成”。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突发性事件发生,这些突发性事件往往是很好的作文素材。作为老师,平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做个生活有心人。此外,还要紧紧抓住事件发生的契机,引导学生说话写话,如某某同学之间因小事大打出手;上学时因公车误点迟到;乱扔垃圾被“环保小卫士”逮个正着等,这些自然“生成”,学生非常感兴趣,只要我们抓住机会,积极、及时地引导,它们就会成为孩子们的习作“大餐”。
3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书籍。“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大自然中蕴藏着丰富的写作资源。让孩子们走进大自然,去感受大自然之神奇,去欣赏祖国名山大川的美丽,让他们置身于大自然中去玩赏,在玩赏中观察,从中获得感性真知,这样才能写出让人意想不到的东西。同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引导学生博览群书。简卡尔说:“读好书就是和高尚的人说话。”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和勇敢。”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我们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特别是读革命书籍,英雄故事,名人传记等,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学生既开拓视野,又积累了素材,表达起来自然会更丰富。
二、提高认识,明辨“真善美”
俗话说:人品出文品,文如其人。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可见,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习作是多么重要。可是,我们的学生年龄小、见识窄,正处于人生观与世界观的培养阶段。他们的思维基本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明辨生活的真善美,还得以正面教育为主,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1认真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文明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字经》及各种公共道德规范,交通法规等,使学生行有准则、说有根据。
2教师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在各方面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教育学生。
3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班队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
只有这样,学生写出的东西,立场观点才会正确,思想方法才会对头,不然,写出的东西是难以有意义的。
三、读写结合,掌握写作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书是最好的例子。”贾志敏老师说:“我们语文课是教师在课堂上用教材做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和写话。”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要做到读写结合,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学习的规律,用学到的表达方法去交流和习作。
下面是我们在上人教版第9册《鲸》第一自然段的教学片段:
1师:同学们,我们读第一自然段都能感受到鲸很大很大,但课文写鲸时却没出现一个“大”字,那作者是怎么把鲸“大”的特点表现出来的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然后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画出来。
2学生自由表达。
甲:我最喜欢“……”,这一句把鲸与大象作比,写出了鲸的大。(师板书:作比较)
乙:我最喜欢“……”,作者列举了许多数字,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鲸的大。(师板书:列数字)
最后,老师把学生读书悟到的说明方法加以归纳总结。
上完《鲸》后,我以鲸的角色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了解“我”后,喜欢“我”吗?
生:喜欢。
师:那你愿意帮“我”个忙吗?
生:愿意。
师:那就请同学们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介绍“我”的短文,要写得可爱些哟;或者把你这节课没弄懂的问题,通过查资料等方法写个说明,告诉大家,好吗?
生:好。
这样,读写结合,活学活用,让学生在读写中掌握语言表达的规律,从而提升写作能力。
因此,平时教师教给学生的概括段意、理解词句含义及如何布局谋篇等方法,就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课外学习、说话训练、习作中加以应用,不断拓展,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实践与积累,不断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由此可见,我们的作文教学必须根植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并注意借助阅读教学这一有利条件进行读写结合。这样,学生学习生活充实了,积累丰盈了,习作就有了源头活水,有了思维方向,从而达到“易手动笔,乐于表达”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