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2009-09-05王俊艳

学周刊 2009年10期
关键词:活动化班级文化尊重

王俊艳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真诚倾注爱心,关爱尊重每个学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以多样化的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营造健康的心理氛围。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课程理念下,我们教师要做好学生心理的保健者,为社会培养出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键词:心理健康 爱心 尊重 活动化 班级文化

当前,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目的是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及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普遍受到重视,但在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各种问题,作为一名素质教育浪潮中的班主任教师,我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下面我谈几点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真诚倾注爱心,尊重、关爱每个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就是爱的教育。每个学生的心灵都经不起摧残和打击,他们渴望心灵上的阳光、空气和水分,渴望爱,渴望得到肯定与表扬。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爱学生,学生才会主动积极的接受教育,才能敞开心扉与老师诉说衷肠,才能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消除心理的困难与烦恼。

(一)关注、关爱全体学生

“感人之心,莫过于情。”工作中,教师应倾注所有的情感,关注、关爱每个学生,以丰富真挚的情感去感化激励学生。主动走入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如:可以在班内设立“悄悄话信箱”,让孩子们把心里话、关心的事,投入信箱与教师交流。在交流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孩子们的思想动态,便于及时的进行正确的引导。平等的交流,真诚的讨论,悉心的引导,会使师生间心灵相通。为不断寻找师生情感的链接点,教师还应用心观察,因人施教,尤其对那些问题学生更要给予特别的关爱,用肉眼去看他们的缺点,用放大镜看他们的优点,面对他们出现的问题和过失,用宽容的心去换起他们改正的勇气,让他们真正的懂得自身的价值。

(二)尊重、赏识全体学生

教育的真谛就是解放身心,发展个性,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善于发现孩子的个性,从各方面发展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从多方面和谐发展。教育家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如:学生阳阳是一个性格孤僻,学习态度极不端正的孩子,一次课间时我发现他手里正在摆弄一架木制的飞机模型,一问才知道这是他自己做的,于是我鼓励、帮助他参加了县里组织的科技制作比赛,结果,他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模型获得了一等奖。从那以后,他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开朗了,也爱学习了,成绩也提高了。

教师只有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打动学生的心理教育渠道,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心理健康教育要活动化,不要课程化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仅仅普及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它应是以解决学生现实中存在的心理问题,改善学生心理与行为为目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应该有目的的预先设置客观的教育条件,让学生主体置身其中,来完成教育意图。如:针对班内有些学生封闭自己、不愿接纳他人的心理现象,我曾组织学生进行了“走路传纸”“双人划桨”等活动,把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分别分到各组中参加游戏比赛,然后再通过分析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帮助学生体会到积极接纳他人,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除此以外,我还经常围绕中心话题,创设具体情境 ,通过表演、讨论等活动完成教育目的。这样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培养健康的价值导向。总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活动化,不要课程化,力戒空间单调的说教,讲求具体生动形象,增强感染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减轻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达到理解沟通的目的。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生活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和行为,从而解放身心,激发创造力。

三、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营造健康向上心理

《学习与革命》的作者戈登.德莱顿和珍妮特.沃斯在他们的书上曾引用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恐惧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表扬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接受中,他就学会了爱……”由这段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生存的文化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环境造就人”。一个班级文化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要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教师就必须着力于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给学生舒适优雅的健康心理氛围。

(一)树立良好学风,增强竞争意识

良好的学习风气是评定一个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体现,他制约着学生个体行为的方式和习惯,左右着学生品德的发展方向,对学生的健康心理和言行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树立良好的学风,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名师的做法,如: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经常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崇拜的人,讲他们的故事,并用其格言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激发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我们也可以这样做的。除此以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以比赛促进学习,让班级里充满竞争的气氛,从而建设良好的学习风气,产生强大的凝聚力。

(二)美化教室环境,凝聚班级力量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场所。整洁、明亮温馨的教室环境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给人以启迪教育。还可以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教师在每个学期都应该组织学生布置好教室,不仅是把教室整理得干净、整洁,还要让教室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才智与双手在墙壁上创设天地,用来充分展示他们的绘画、手工制作、优秀作文、手抄报等优秀作品,展示他们的创造才能,以此激励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实践证明学生生活在生动活泼的班级文化环境中,他们能以健康的心态更加积极、轻松、热情的投入学习。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这个核心理念的要求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更是学生心理的保健者。所以,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应该继续在实践中努力探索,为学生营造健康的学习范围,为社会培养出健康的人才。

参考文献:

郑克俭、王作廷,《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创新》

猜你喜欢

活动化班级文化尊重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活动化”教学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