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物理课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2009-09-05王秀清
王秀清
摘要:社会进步需要创新,物理教学中应当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本文中浅述了有关物理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意识 改革教学方法
物理课程与生活现象密切相关,物理课的本质是研究生活及生活现象变化的一门学科。这就为从事教学人员提出了源于生活,教好物理,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学好物理的要求,让学生具有根据生活现象及本源进行创新的能力。怎样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教师自身要特别注重教学思想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教师要有创新思路,有自己的创新见解。钱伟长先生把那种“课堂上解决问题”,把所教内容讲深、讲透,不给学生课后留疑难,对学生可能发生的误解一一告诫的教学风格称为“八股”式的讲课风格,所以他强调讲好课有两条:“一要真学问,二要有口才”,“有学问比有口才要重要”。教师有学问,应该是除了掌握物理教学必须的基本功外,还必须随时了解物理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最新信息,具有全新的物理观。过去那种狭义的物理观必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只有突破旧的传统框架局限才有出路,因此树立“广”、“高”、“新”的大物理观势在必行。所谓“广”,由于相关学科的不断渗透,基础物理研究范围也相应扩大,更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所谓“高”是指由于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科技竞争的时代,只有把物理学科置身于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上加以呈现,用现代知识武装学生,才能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和发散思维空间;所谓“新”,是指将来的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以电脑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和产品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一方面要让学生学到反映新时代的知识,运用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等技术手段来辨别、接收来自各方的信息,跟踪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把学会的知识应用于实践,不断创新,形成知识的持续发展。
二、改进物理教学内容
现在我们使用的物理教科书涉及的内容基本上是传统的物理知识,怎样做,为什么这样做的知识很少,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按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的“改变课程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作为现行的物理课本,应在以下几方面改进:第一,一纲多本要加大力度,如东西部地区及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差异较大,教育基础也存明显的差别,选用教材也应有利于培养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第二,改进实践的呈现方式,通过实践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促使学生多动手,坚持理论、再实践、升华的认识过程。第三,多增加学生身边实践的物理现象和物理实用知识,既有必须的物理基础,更要有科技时代物理学发展及相关领域的动态知识。
三、改革物理教学方法
物理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自然实际,从全面提高运用物理知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来要求。第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养成独立的习惯,逐步树立创新精神、创新意识,从而发展创新能力。第二,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运用创造牲的教学方法和丰富多彩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第三,鼓舞学生好奇心和标新立异,好奇心是创造意识中最主要的成分。第四,建立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在参与教学过程中认识以人为本,进行创新的喜悦。学识渊博、道德高尚、教学经验丰富是作为一名合格教师的必备条件:人们常说,“为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应有一桶水”。只有这样,尽职尽责,教好学生,才能获得学生的理解和支持。目前,中小学各学科虽然是分科教学,但知识之间又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掌握各学科的知识:例如教初二年级物理《电功与电功率》这一节的内容时,电功的代表符号是“W”,而电功率的单位也是“W”。在这里,要给学生解释两个“W”所代表的不同含义,就要用到英语知识;又如将九年级物理《宇宙和微观世界》这一节,在讲述物质是由分子组成时,教师应该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充分肯定地告诉学生:这一结论不够准确:因为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有的物质是由原子和离子构成的。这样,把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融为一体,不让学生在各学科知识的理解上产生分歧。当然,物理知识还和语文、数学知识是紧密相联的。
总之,要使培养接收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转变,必须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做极大的改革。在物理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结合教学内容引发学生探索自然中的奥秘的好奇心和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