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2009-09-05孟秀香
孟秀香
地理教学使我经历了由陌生——茫然——新奇——喜欢到探究这样的心理路程,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了几点可行方法:
一、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知识作为学习过程的载体,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其所学科目没有兴趣,再有本事的教师也无能为力。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关键。在地理教学中,讲“生活离不开地理”的内容时,通过让学生“填写小卡片和读图”,真正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地理;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如“太阳是从什么地方升起的?又从什么地方落下的?”“学校的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怎样判断?”等问题,从而给学生留下悬念,激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还可利用拼图比赛、小地球仪等简单教具的制作等活动,不断给学生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从而体现了地理课程的特色和优势。
二、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参与中学知识
在学习“人口和人种”一节时,我把“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不同的人种”三个问题分别交给三位同学讲述。一位同学在讲“世界人口的增长”这一问题时,巧妙地利用毛线和纸板制成了一个“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毛线可以活动,人口的增长一目了然,效果十分明显。她还自制了一个简易小天平,让学生观察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演示时,她先在表示出生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小球,又在表示死亡率的小盘子里放了三个质量相同的小球,这时天平是平衡的。她问同学们:这时出生率与死亡率是什么关系?自然增长率是多少?说明了什么问题?让同学们回答。然后,她找了下面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动手演示等活动中,学到了知识。另一位同学讲“世界人口的分布”时,采用了分组拼图抢答的形式,找出世界人口稠密和稀疏的地区。在分析人口分布不均时,她联系前面学过的世界气候知识,采用“请你来选择自己的住处”的方式,分组讨论,思考、探究。为此,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愿意去北极地区居住吗?(2)你愿意去新疆的沙漠地区居住吗?(3)你愿意去青藏高原地区居住吗?(4)你喜欢在自己家乡居住吗?请陈述理由。一位同学讲“不同的人种“时,将搜集的不同人种的图片发到各个小组,让同学观察不同人种的外表特征,分组描述自己小组所要说明的人种的特征。这些学生的登台讲课,受到同学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听课老师的高度评价。
事实证明,让学生观察、动手、参与,不但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而且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有很大提高。
三、通过练习和实践,在学习中学会生活
学生在经过几年的学习后,养成了一种思维定势:认为学习是学习,生活是生活,更把学习当成一项艰巨的任务,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去体会,学习更多的是为生活服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工具,从而慢慢克服他们的畏惧心理。
例如,学完《地图》一节后,我让学生带来地图,练习拼图比赛或者设计到一些旅游景点如何走等等。通过这种练习,强化学生的用图意识,使他们在遇到有关的地理问题时,会主动地到地图上查找,并逐渐养成用图的习惯。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也进一步认识了自己的家乡,培养了他们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学习“天气预报”一节之前,我提前布置了连续收看一星期天气预报的作业。学生不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还发现了天气预报的重要性和它对生活的作用。到了上课时,很多内容说起来就很轻松,因为学生已经通过作业有了初步的认识,达到了预习的目的。课程结束后,很多学生还养成了收看天气预报并用之指导生活的好习惯。
阅读和绘制各月气温、降水量柱状图,是地理学习的一项基本技能,在之后的地理学习中要经常运用。通过让学生实际操作,进而掌握知识,符合“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这样使学生感到学习地理知识是有用的,也为今后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打下了基础。
四、给学生质疑和释疑的空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才是长进”。学生有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的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中学生精神世界中尤为重要” 教学中,必须教学生有疑,对学生质疑的问题,教师应当提倡、鼓励,并引导他们自己去释疑,如同桌的讨论,四人小组的学习,大组的讨论、全班的交流等,使学生的参与向深层推进,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理解问题,同时还可以增强课堂的信息量,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
五、运用地图,提高教学效果
前苏联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乌申斯基曾经说过:“把画片带进教室,就是哑子也会说话了。”由此足见地理图片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地理图片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清晰的地理空间观念,真正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因此,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课本插图为教学服务。
例如,在讲世界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时,迁移的原因没有文字叙述,而是用图像表示出来。图上画了一个大大的箭头,由农村指向城市,旁边列出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三个原因。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这幅图,开展讨论,弄清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否则就遗漏了知识点。
比如,在讲“巴西”一课时,先引导学生读彩图“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然后提问:“具有世界一流的足球队,喜欢跳桑巴舞的国家,大家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从而进入新课的学习;又如在学习“世界人种”时,通过阅读课本彩图“世界上三个主要人种”,让学生观察了解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的体表特征的差别,一方面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自然地导入新课,同时在课前学生阅读彩图的基础上,教师也能比较容易讲授上述三大人种的体表特征的差别及环境对人种形成的影响。
再如,讲“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时,分别阅读“罗斯一家的照片”和“纳米亚的照片”两幅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别一目了然,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赶超发达国家的信心。
总之,只要课堂上充分、合理的利用课本插图,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观察、理解、记忆和形象思维,增强立体感和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
六、唤起忧患意识,激发爱国热情
在讲“日本”一节中,先引导学生读教材p22.7-10图,日本国产木材44.9%,同时拓展知识,日本的森林覆盖率为66.6%,再看书24页第四活动小题,学生又得知日本森林覆盖率居世界首位,又是世界上进口木材最多的国家。
精心设计如下板书:
森林覆盖率: 中 国 13.4%
日 本 66.6%
这一鲜明的数字对比,让学生们震惊了“啊!差这么多!”这个数字对比是成功的,唤醒了热血学子的忧患意识,加上老师的讲解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日本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最高的国家。那么他们为什么不用本国的木材来生产一次性筷子呢?是为了保护日本的生态环境,他们把生态环境当作立国之本,对自己国家的树木不会、也不允许随便砍伐一棵,为了防止建筑毁掉树木,还专门开办了“树木银行”,施工单位在清理场地挖出的树都必须及时存入“树木银行”,工程结束时必须从“银行”取出来栽到附近规划好的地方,保持原有的绿地面积。
日本国土上完好生长的树木,比进口的木材还要粗,甚至把用过的卫生筷子打成纸浆再出口赚钱,也可能卖到中国。
讲到这,学生们感到愤怒了!我更觉得学生的这种对森林资源的忧患意识必须唤起。保护资源的意识必需培养。当学生的忧患意识被唤起,学生就会自觉地增强环保意识:少砍树,多植树。让学生了解国情,把我国森林覆盖率低、人为破坏严重这一现实播进学生心田,学生们只知道中国土地面积世界第三,却不知森林覆盖率低、人均占有量低这一状况,不能只唱地大物博的赞歌。有必要唤起忧患意识,整合民族精神,让学生有一种“愤、急”的感觉,激发起学习知识、把中国建设成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钻研教材,挖掘发现思想教育材料,不断地提炼升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进行道德、情感、价值观教育。既要志存高远,又要脚踏实地,把爱国热情转化为认真学习、钻研科学的动力。培养有责任感、有历史使命感为中华民族繁荣富强、为祖国强大、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有民族精神的人。教师必须运用教材这一知识载体,组合知识、设问启发、引导学生读图、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来形成一种思想意识,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的引领,为教学目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