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把握课标要求的点滴体会
2009-09-05佟海鹏
佟海鹏
2009年河北省历史《中考说明》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在中考说明中首次依据课标要求增加了可操作的、层次分明的三个层次要求的行为动词。这样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要求一目了然,同时也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操作性更强,从而实现了《课标要求》与《中考说明》的完美结合。现就此谈些体会。
一、历史学科特点更需要符合课标要求
众所周知,历史学科内容丰富,知识容量大,它不仅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民族关系发展的历史,而且还向我们展示了灿烂群星般的历史人物、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枯燥无味的历史时间,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可以说,历史学起来有味,记起来费劲。那么,怎样把历史长河中纷繁复杂的历史内容让学生记起来省劲呢?我想:教师充分利用课标要求给学生减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例如,九年级世界历史上册第9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课标要求是:简述《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通过对课标要求的分析,我们应该重点抓住两个关键词“简述”、“了解”(它们属于识记层次要求),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记住《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当然,本课的其他内容,如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和主要进程、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作为常识让学生知道即可。可能部分教师会有些疑问:本课除了《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其它内容中考一定不考吗?我查阅了河北省最近五年中考考点统计情况,仅有2005年(选择题,1分)和2008年(材料问答题,9分)考查了本课内容,且均考查了《权利法案》的基本内容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影响,其它内容均未涉及。这样一来,每课需要学生记忆的内容减少了很多,自然给学生减了负担,同时教师也减少了许多工作量,何乐而不为呢?
二、课标要求中“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之间的联系
我们历史教师现在使用的《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冀人版),每课的教学目标部分均包含“课程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要求”两方面。课程目标(也就是三维目标)规定了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内容标准(也就是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生在上述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即明确了学生对这些内容应掌握到何种程度,它可操作性强、层次分明、符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是师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目标。因此,我认为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是宏观与微观的关系。也就是说,课程目标侧重学习历史的过程与方法(即怎么教),而内容标准侧重学习历史的具体内容(即教什么)。
三、内容标准对学生学习历史内容提出了可操作的、层次分明的三个层次的要求
三个层次是指识记层次要求、理解层次要求和运用层次要求。那么,教师如何准确把握这三个层次中的行为动词的具体含义呢?解读如下:
第一层次为识记层次(也叫了解层次)。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关键要解读出行为动词的具体含义。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例如,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5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做作的探索。通过对课标要求的分析,我们应该重点抓住关键词“了解”(它们属于识记层次要求),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记住相关的史实。这里就需要教师在此处多花费一些功夫,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探索的史实,即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以及对新经济政策经验教训的总结。如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从国情出发,放弃了在经济文化落后的条件下搞“直接过渡”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探索利用商品货币、市场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经济政策带有苏俄的民族特。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一些符合当时国情和俄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理论和实践,对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借鉴作用。
第二层次为理解层次。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了解知识所反映的事物的内在联系。此层次重点让学生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概述”、“概括”、“理解”、“说明”、“阐明”、“归纳”、“判断”、“整理”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例如,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13课《发展变化的西方世界》的课标要求是:概述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通过对课标要求的分析,我们应该重点抓住关键词“概述”(它们属于运用层次要求),也就是说应该让学生记住相关的史实并能进行归纳和整理。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的时期,而后在经历了经济结构的调整之后,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通过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基础教育,采用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等措施和国际经济联系中的有利地位,成为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第三层次为运用层次(也叫应用层次)。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分析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及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此层次重点让学生亲自寻找并实践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实现历史学习方式的变革。对这类历史内容,《标准》在陈述中使用了“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总结”等行为动词。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例如,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的课标要求是:探讨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通过对课标要求的分析,我们应该重点抓住关键词“探讨”(它们属于运用层次要求),也就是:要让学生知道抗日战争胜利的标志和日本的无条件投降,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国内背景。认识到中国抗日战争是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及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共同对日作战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纵向对比分析的方法,结合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历史,来深刻体会抗日战争作为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列强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的意义,体会出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的意义提高学生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上三种层次的规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目标要求一目了然,同时也利于教师教学的实施。当然,要准确把握以上三个层次的要求,需要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研读新课标和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
四、关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的理解和运用课标的一些做法
也就是依据《课程标准》,研读《考试说明》,细化“中考考点”,量化“基础识记——理解认知——综合应用”等要求(即把课标要求、说明要求落实到具体知识点上)。
五、每年需结合“中考说明”对课标要求进行适度调整(增减),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上述三个方面均是依据《历史课标》提出的要求,它囊括了我省历史学科的所有考试范围,但每年的中考说明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了局部调整,对我们的日常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拿中国近代史的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来说,《历史课标》提出了六点要求,但2008年的中考说明调整了五点要求,举例如下:第一点,《课标要求》是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中考说明”要求是:林则徐及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内容,鸦片战争及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对上述要求的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考说明”增加了对林则徐的了解(如他是清朝爱国政治家、思想家、诗人,任职期间清廉正直、政绩突出,得到民众的爱戴;他厉行禁烟、加强海防、维护国权,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主动向西方学习,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等等);又增加了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和影响(如1842年8月,英国侵略者以武力强迫清政府在南京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同时该条约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开始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等等);课标要求只需要掌握《南京条约》的内容;还增加了鸦片战争的经过(如从1840年6月开始至1842年8月的结束,英军侵犯的两条路线和三个阶段,期间涌现出来的民族英雄等等)。第二点,《课标要求》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中考说明”要求是太平天国运动及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通过对上述要求的比较我们发现,“中考说明”增加了太平天国运动(如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经过和失败的原因等等内容)。
六、新课标的使用应在一个大原则下,因人因时因地因课而异
俗话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新课标的使用也如此,应因人、因时、因地、因课而异。此处人包括教师和学生,每位教师的特长、每届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时指的是不同的学习阶段(比如七年级和九年级就不太一样)。地指的是不同的学校和不同的班级,情况都是不一样的,环境变了,都会影响对新课标的使用。课指的是不同的课型,新授课与复习课肯定是不一样的,新授课中的经济类的内容和文化类的内容也肯定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复习课中的专题复习和试卷讲评也是同理。所以,新课标的使用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但大的原则就是要吃准新课标,要灵活,要自己能驾御得了,不搞花架子,学生喜欢,能出成绩,能提高能力,就是好方法。新课标的是个理念、是个要求,绝不是方法,方法还要教师自己去揣摩,不可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总之,无论我们采用何种方式方法,最终实现课标的总要求是一致的,即实现育人目标(让学生成人)和考试目标(让学生成才)。
以上六方面是我对新课标的一些认识,也是我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具体做法,还有许多不足,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