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纸阅读
2009-09-05未来小愚丁仃
未 来 小 愚 丁 仃
看书的姿势从90度到140度,
最后成了幸福的平躺。
自由歪斜着,完全慵懒,
大概是我们最爱的读书“原生态”了,
配合着墨香,
180度没有褶皱的舒展。
进入网络时代,知识似乎唾手可得。离开了书本、杂志和报纸,坐在小小的电脑屏幕前,一样可知天下事,同样可读到经典或者流行。
但是,每次路过书店,依旧抑制不住要进门翻看一番,再买个一两本。路过书报亭,还是会停下脚步,报上与摊主心领神会的类似暗语般的简称。甚至去到便利店,眼光也必会在书报栏前流连……除了去图书馆的日子少了,对于纸张阅读却依旧迷恋。
建筑大师Rem Koolhaas说:“我想,人与书本之间有一种亲密的关系,不是其它媒介所能超越的。”我也相信这一点。
当你翻开一纸墨香,手指与纸张的接触,是有温度的,而城市中那些可供阅读书刊的空间,是有气质的。从图书馆到书店,从咖啡馆到便利店……鼠标的滚动和点击,无法替代固有的阅读习惯,没有了翻开书页时的沙沙声,没有了纸张油墨特有的气味,优美的文字便似少了穿着。
而8月,梅雨虽过,蒸笼天依旧,在热得连皮肤都觉得多余的天气里,血拼买衫和聚众FB(即“腐败”,网络上指代聚众吃喝玩乐)已经失去吸引力,那么,读书呢?趁着上海书展的契机,让我们挑一本最有存在感的纸张读物,在这个城市找一个角落,开启一场简单而沉醉的阅读吧。就像我们最初的那一次阅读一样。
纸阅读众生相
每日读报族
症状:大报、小报、画报,无所不包,一天不读报,都睡不着觉。
稼禾,35岁,事业机关
自备消暑读物:《新民晚报》
“一杯茶,一张报”,从大学毕业那年到现在,这确实是我每天工作、生活的起始。喝茶的杯子换过无数个,茶,也每年喝新茶,可是报纸,却一直是那么几种。
在单位,《解放日报》、《文汇报》、《参考消息》;在家《新民晚报》、《每周广播电视报》。近些年,先后订过《周末画报》、《上海一周》。上世纪90年代中,申花队很火的时候,我还订过《足球报》……最早看报,是工作需要,或者说“配合”下环境,后来,是为了博览天下事,好比武装自己。有一阵,空闲的时候,我就做剪报和读报笔记,不但自己很有成就感,追女朋友也很管用呢。而现在,看报纸如同每天的刷牙吃饭,必不可少,成了习惯。一天不翻报纸,都会觉得今天还有件事情没做,睡不着觉——哪怕只是翻翻标题,并不细看。这么些年下来,报纸和原来大不一样了,纸张都已经历经了很多个版本的变迁,看看现在的《外滩画报》、《菁英画报》,考究的铜版纸印刷,俨然就是书籍的标准。
对于《新民晚报》,我有一种很特殊的上海人情结。通常我们都简称它“晚报”。从我幼时起,家里就常年摞着《晚报》,在我脖子里挂着家里钥匙的时候,放学进门第一件事,就是从地上或窗台上捡起邮递员塞进来的《晚报》。不管是国家大事还是里弄小事,不管是美俄的争端还是南非的政变,《晚报》上都会报道。“晚报上说……”至今都是我的口头禅。
收藏杂志族
症状:偏好收藏印制精良、审美合“胃口”、内容不“水”的杂志,为了能收齐一套,或得到喜欢杂志的创刊号,不计血本。
Vivian,28岁,设计师
自备消暑读物:《中国国家地理》
我不看报纸的,因为每天一份,有时候根本没来得及看,就累积了第二天的了。我也很多年不买书了,说实话,现在基本上没什么好书,多是垃圾,真正好的书呢,又太贵。
工作之后,我开始看杂志,早年的时尚杂志,几乎都收罗过,几年前为了《瑞丽伊人》创刊号,和姐妹们几乎跑遍上海市区的书报亭,都卖光了,最后我们只能写信去编辑部讨要的。看杂志有很多种好处,有助于穿衣品位,这就不用说了。适合在上下班途中看,因为不用仔细看小字,翻翻图片都很养眼;适合在办公室里看,老板要问,就说在学习好看的版式,在办公室里传阅,还能拉近和同事的关系;一本杂志能看上一个月,一时看不完没关系,改天再看,温故而知新,往往在一看又看的过程中,每次都看出些新的感受。如今,我的书架上一大半都是五彩缤纷的杂志,每每看着它们,都觉得自己很富有。
大约是两三年前,受男朋友的影响,开始买《中国国家地理》,现在已经是我们两人之间必不可少的“调剂品”。这35度的日头里,看看域外风景如画,很自然就遐想自己在那个地方,或海滩、或绿洲,从眼前到心灵,都开始清凉。
厚古薄今族
症状:案头的东西,其作者清一色是民国之前的人物,极个别是现、当代的作者。
VERA,27岁,市场策划
自备消暑读物:沈复《浮生六记》
记得李碧华曾有比喻,说买书而不读,若帝王拥有后宫佳丽三千却任其寂寞锁深闺。家中多少收罗些书目,却多入“冷宫”束之高阁。偶然兴致,宠幸过零丁一些“书妃”,多少有些相似,都隐约“江南”二字。江南大概是一种情结,总想象自己是个旧时江南的女子,试图诗书才华,刻习灵秀温婉。钟爱沈复的《浮生六记》,又如《九九消夏录》、《扬州画舫录》、《陶庵梦忆》、《雕菰楼集》……
爱好阅读的理由有很多种,当然首先是因为它承载的文字与知识的美好,但有时候,理由也很简单,封面纸张的纹理,一张夹发的精美小书签,甚至一根美丽的绸飘带。
可是对于书和阅读的天生偏执,不买书不看书是不能生活的。而随着年龄的渐渐增长和阅历的增加,偏好也形成了一种定势。我个人在读书上非常狭隘地厚古薄今,案头的东西,其作者清一色是民国之前的人物,极个别是现、当代的作者。我常喜好而翻阅的书有一个特点,装帧普通简单,但不流俗套,出版人和校对者多为出版业的资深大家。归结起来,多是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或者古籍出版社所出,从明清小品文、汉魏文赋,春秋战国诸子,等等,有很大一部分还是繁体字,且或竖排版。
床头阅读族
症状:大约晚间睡前的一段时间里,挑些通俗、不那么深奥难懂的书,阅读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不等,通常读到困顿便睡觉。
Duscher,30岁,PR
自备消暑读物:
雷蒙·钱德勒《漫长的告别》
我是位床头族阅读者。大约晚间1点至2点,也就是将睡前的一段时间里,我会拿起一本小说儿或是杂志。一般挑些通俗、不那么深奥难懂的书,甚至是已读过许多遍的书。这样才不费脑筋。阅读时喜欢头靠在枕头上做半躺状,夏天的时候,喜欢在身边搁一杯冰啤酒,从不开音乐。阅读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不等,通常读到困顿便睡觉。
西蒙,32岁,编辑
自备消暑读物:《莎士比亚全集》
我基本上每天都会读上几页,读的是书,不是报纸或杂志。我觉得从物理形式上来讲,书籍比电脑更有人性,而且很多的好书电脑上并没有电子版。
我可以算是“床头族”吧,我不喜欢正襟危坐在书桌前阅读,毕竟我已经过了用功的年龄。我一般会在晚上,靠在床头,闲闲地读上两三个小时,困倦了即睡去。读的书以翻译小说为主,都是国外古今的名家作品,我认为人的时间有限,读的书也有限,不应该浪费在汹涌泛滥的文字垃圾上。收获自然是潜移默化的,首先这是一种阅读的享受,是对文学修养的一种修炼和积累。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获应该是培养了阅读的品位,能够分辨好书与烂书的区别。
去年夏天我把莎士比亚的全集读完了,所以我愿意向大家推荐这套暑期读物,这绝对是一席文学与历史的盛宴。
伊祁,26岁,船务
自备消暑读物:《茶经》
关于什么时候养成临睡前看书的习惯……貌似很难追溯了。大概是形成于小学时看武侠小说,当时父母老师都很反对看此类闲书,临睡前看父母不宜察觉,而且书价较贵,基本上都是依靠借阅的,所以晚上尽快看完,以便于第二日归还。久之,书籍变成了临睡前的伴侣,不可一日无此君。
出差旅游,都会携着枕边读物,这样,无论住哪里的酒店都不会觉得陌生,翻上寥寥数张,就能很快进入梦乡。迷恋传统书籍握在手中的质感,而一直习惯不了电子书。临睡的片刻,是一天最安逸放松之时。忘却白天的烦恼喧嚣,躺在床上,握着一卷书,就会有种充实感和满足感。因为是最闲逸的时刻,一般睡前读物都是自己最偏爱的书籍:诗文小品、史籍文博,不会看得太累,却又能泛起遐思,为了能睡着做个好梦,提供素材。
如厕阅读族
症状:长时间坐在马桶上看书,“蹲”至忘情忘时者,必书痴无二。
文刀,35岁,建筑设计师
自备消暑读物:沈宏非《笑场》
长时间坐在马桶上看书,谓为“蹲坑”,用词形象,且并不算得粗鄙。染有“蹲坑”的癖好,倒不是读书人的专利,普罗大众,多不胜数,然“蹲”至忘情忘时者,必书痴无二。出恭与读书,大俗与大雅之事竟结合地绝妙无双,厕所此时也改头换面,反成了一个求知与消遣的极佳场所。
似乎古往今来,读书方式千奇百怪,悬梁刺股凿壁偷光现在肯定流行不起来,倒是厕所读书癖成群结队大有人在,且千年不改。借用黑格尔他老人家那句被人说烂的经典:存在的,必然是合理的。这年头,大家在地铁的电梯上都是用跑的,还哪有时间看书。正好,身体发出了你需要花费时间排泄体内垃圾的讯号,那就两不耽误吧,悠哉乐哉。这不,现在还专门有人创作“厕所文学”呢。
通常,我喜欢在那时翻看早就熟读很多遍的书,尤其武打书——因为不用动脑子,而且经常让你有畅快淋漓的感觉。比如《书剑恩仇录》,我就看过不下几十遍,有时顺手拿上本,有时则拿下本。未必从头看,翻到哪儿算哪儿,反正内容久谙于心。也有时,出恭意起,却在书架前踌躇,不知道看哪本好,直到肚子疼,还是觉得挑一本好书很重要。所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卧姿阅读族
症状:一年四季,读书多半都是赖在自己一米八的大床上,泡上一壶最好的茉莉,垫好碎花小靠枕,翻累了,坏坏地把身边的维尼小熊一捶趴倒,来半个冰镇西瓜。
小壹,23岁,手工艺术小铺店主
自备消暑读物:李渔《闲情偶寄》
和风的夏午,打开后窗户和正门,回旋而过的风格外的凉爽,老人们常说,这叫穿堂风,是夏天极凉快的一种风的样子。我们一生,都在寻找各种的样子,风的样子,水的样子,花草,友情,爱,等等,用这一切来满足自己好奇而不安分的心灵。阅读是寻找心灵的其中一种样子。
一年四季,读书多半都是赖在自己一米八的大床上,但冬天显得哆嗦,往往书页翻开没有几分钟便蜷缩进了温暖的被窝于不知不觉中幸福睡去。于是,更期待夏天,占了屋子房型和地理的便宜,房间除了警报性的高温,多数时候凉爽极了,甚至很少开电扇。泡上一壶最好的茉莉,垫好碎花小靠枕,床头书信手拈来,可以是休闲消遣的,可以是励志的,可以是古典名著。翻累了,坏坏地把身边的维尼小熊一捶趴倒,来半个冰镇西瓜。夜渐深,看书的姿势从90度到140度,最后成了幸福的平躺。如果是在小时候,妈妈是肯定不允许的,怕看坏了眼睛。自由歪斜着,完全慵懒,大概是我们最爱的读书“原生态”了,配合着墨香,180度没有褶皱的舒展。
血拼买书族
症状:忍不住不停地收集书,然后齐齐地摆放在家中的书房里,买回家的书多半没怎么看过,倒把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目给粗略浅显地过了一遍。
万杨,39岁,“生意”人
自备消暑读物:朱天文《荒人手记》
严格意义上来说,我不算是个阅读者,我只是忍不住地不停地收集书,然后齐齐地摆放在家中的书房里。一开始的时候,买书仅仅是因为填补自己年少家贫买不起书看的遗憾。作数量上的积累,自己不看,也没空,就是堆着满足自己,当时多少也有点虚荣。另一方面,也是想给上小学的女儿创造个良好读书的氛围。
买书的次数多了,和卖书的人侃得也多了,卖书的人基本也不看书,不懂学问,光知道了什么书好卖不好卖,那还是离不了做生意。后来有一回,遇到个卖书还懂书的,人也不嫌我,特爱愿意和我说道。于是,每每自己买着书往家继续囤的时候,受教指点非浅。慢慢地,现当代的书开始挑剔出版社了,外国名著定要看下翻译者,也知道点旧书的来历版本了。十几年下来,买回家的书还是没有怎么看过,倒把古今中外的文学书目给粗略浅显地过了一遍。反正也就是个潜移默化的事情,这书目过得多了,版本来历研究多了,也结交了很多书友,倒成了自己一大乐子。
自己乐了,本意也就淡了,女儿喜欢不喜欢看书,不刻意叮嘱关心,随她喜好。无心插柳,去年女儿顺利考上了大学中文系。不过追本溯源,这倒也算有心栽秧了。这家里搜书买书的和看书的,总算齐活了!
申城阅读地图
以自己的爱好和习惯,寻找城市里最适合阅读的地方。是西式的咖啡馆或中式的茶坊,是图书馆的清凉或自家的惬意,无论在哪里,阅读总会让你不同寻常。
渡口,书店。
文/青猫
喧嚣的城市中总会有几处这样安静的地方。这里算是这样的地方,上海市静安区巨鹿路828号,渡口书店。
一个花园式的书店,一个小小的门面让人觉得恬静,院子里长满了植物,绿色充满了这里的每一寸空间。铁栅栏的外墙上挂着两只颜色不同的信箱,一个黄色,一个蓝色,黄色的大一些,都是鲜艳的颜色,和这绿色有着鲜明的对比。
走进去的时候书店里没有一个人,连店员都趴在桌子上午睡,这是家书店?这样的疑问在一开始总是会有的,这里更像是店长的私人藏书阁。随性的装饰,淡淡的咖啡香,让人觉得特别舒服。
书架。
这里的书架都是清一色的白色。书架的上方有小小的灯,将灯光洒下。于是光线在这个房子里像是人们的向导,指引着人们前进,在每一个书架前逗留。
门口的书架上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艺包,像是店主在世界各地出游时带回来的。鲜艳的颜色和白色的书架的搭配是那么的合理。书架中的书被店员有规律地摆放,哲学,文学,历史,建筑。分门别类,各归其位。很多都是喜欢的书,杜拉斯,三毛,帕拉莫,似乎都是现代城市人喜欢的东西。角落里的书架摆放价格昂贵的进口图书。
摆设。
店里的摆设让人不相信这里仅仅是一家书店。房间的右下角是收银台,但它更像是一个吧台,摆放在上面的咖啡碾磨机告诉顾客这里的主人是多么喜欢这种饮料。小型的音响,不停地播放爵士乐,更让人觉得这里是一个传统的咖啡馆。各种各样的咖啡豆,装在瓶子里,被摆成了一排,咖啡杯的旁边是满满的三个盒子的唱片。下面的玻璃镜子上用黑色的记号笔写着咖啡的名字,旁边贴满各种颜色的便利条。依旧是白色的家具,简洁的白色,桌子旁边的白色矮椅很是漂亮。
墙面。
白色的墙面,整个房间用的是同一种白,若不是灯光洒下,书架显现在墙上的灰调阴影,那墙和架子就混为一体了。于是又不得不感谢这里的灯光。墙上除了书架,有着更吸引人的东西。6寸大的照片,用黑色的卡纸作了衬底,色彩就显得格外的好。照片中大多都是关于西班牙的东西。看得出店主是喜欢这个国度的,而且去过,更是喜欢加泰罗尼亚的建筑。
白色的墙旁有用镜框装饰好的工艺画,从侧面看过去,镜框上的反光部分让人觉得很舒服。
桌子。
书店进门口,摆放着这样的一张桌子。上面有零散的杂物,算是这个书店最杂乱无章的地方了。相册,书籍,杂志,留言本,调查表……
可以猜到,这上面的书是店主自己最喜欢的。《堂·吉诃德》之类的书远算不上什么畅销书籍,但还是被摆放在了最醒目的地方。而上面的杂志大多都是关于建筑类的。于是就开始猜想,这位店主是不是一个建筑设计师,这书店只是他的一个副业?看得出这里并不是一个能赚很多钱的店面,很少有顾客,但若是走进这家店的人都是有共同语言的。
桌子上的相册,很多的照片都是来自店主的西班牙之行,每张照片都用中英文注解,算是一种说明。相册被店员翻到了自己喜欢的一页。是两个鸡蛋的故事。可爱的表情。
桌子上还有一本日本的漫画书,倒是有些让人觉得意外。一本被翻得很旧的漫画书。
渐渐的,书店里来了几个顾客,店员也不会上前搭理,只是让这些顾客自己安静地在书架上找书,于是各自都做着自己的事情,全神贯注的样子让人觉得喜欢。
走出这里的时候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这家店。
这个地方是上海少有的宁静。喜欢得不得了。
在汉源追忆一个人
文/welleschan
阳光藏起来的暖夏午后,我距离绍兴路27号甲的路程有一小时十分。而距离你当年离开的那个秋,却已然七个年头。当年,你轻声抱怨:“要不是晚上有演唱会,倒可以在这里消磨更多的时间。”
不想承认,我们恐怕再也回不去七年前,回不去那两场与你共同渡过的演唱会。可我们的记忆历久弥新,哪怕时间会冲淡那个明净的秋,会模糊“热情”上海的夜,会渐渐将我们与八万人体育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
845路转128路永嘉路站下,重返七年前的路上,我与MP3一起寻找你。在那张《SALUTE》里,在这首《从不知》面前。不知不觉已是第七个暖夏,有些人先于记忆和我失散了,下落不明;有些人总在长街的转角处邂逅;那么我们曾一起走来的你呢?面前的绍兴路是一如往日的模样,这么多年,依旧那么娴静仿佛是从歌谱里幻变的旋律一样,它是一首寻找过往的歌。我独自站在绍兴路口,忽然有了何不一走旧时路的念头。自从有了DC,自以为留住了那些画面,就可以返回2000年,甚至更早,直到相识的最初。那应该是遥远的1989年,我第一次听《从不知》,季节更替,我们有没有遗失了最初约定要去寻找的美好,旧名字如同那些始终流转着的音乐,今天一一在心里沉下来的,都是对自己青春的怀念。
汉源书店从门外望去不是很大,浅浅的一排玻璃窗,走进了,才发现里面比想象的要深,修饰让我想到了多伦路上的“老电影”,都是那种复古的旧上海风格。靠窗一排的白色玻璃顶有些陈旧了,书橱顶上躺着几个老皮箱,西面的小亭子里堆满了那时的牌匾等旧物,略显拥挤,东区的布置更井然些,钢琴,旧式玻璃橱,挂着的镜子,古老的台钟……周六此时的汉源,人怎么会少?禁烟区只剩两个空位,因此无缘被午后阳光关照着的靠窗位,无法极闲适地坐于窗前,偶尔透过玻璃望向经过的陌生人。菜单很是简单,边听着音箱里传出Louis Armstrong那嘶哑的爵士乐,边点饮料。没有选别人介绍的“薄荷熏衣草”,是记得你唱的《午后红茶》,我们正应了歌词中的“红茶或咖啡喝十个十年”,即使一壶柠檬红茶的味道如此普通,书不怎么对眼,但这些于我们又有什么重要呢?
《从不知》的前奏像极了翻开一本老日记,当中一个你,曾经是我们最好的时光,如今是共同的回忆。也只有寻着回忆,我们才能来这里,找到你曾经的那个座位。
TIPS
常青藤书店
地址:南京西路1168号中信泰富广场5楼
这家店的装修风格恰到好处地配合了这地段的“身价”,柔和的射灯下,厚实松软的地毯上,稳重的胡桃木色的书架。左边是外文和台湾杂志,右边是中文杂志。
季风书店(连锁)
地址:地铁1号线陕西南路站(总店)
从书店的选书方向,即可察觉店主的品位和拿捏水准。书店内附设咖啡雅座,也是爱书人最喜欢流连的文化场所之一。
汉源书屋
地址:绍兴路27号
书在这里几乎成了一种艺术品,进门里面一屏圆弧形的大书架,图书必新且杂。叫一杯茶,找一本自己喜好的书,打发一个下午,这里是最好的去处。
广告湾咖啡书吧
地址:绍兴路23号
汉源隔壁,镶嵌在古朴的石库门建筑中,据说,它是亚洲唯一以广告为主题的咖啡馆,还附带一个广告图书馆,如果你是广告人,就去那熏陶一下吧。
千彩书坊
地址:常德路195号
满眼的书柜,老式的碎花壁纸,仿古的留声机放着老上海的靡靡之音。书架上陈列的基本上都是精装本的画册,最独特的是一架子张爱玲的书籍,打听后才得知这里原来是爱林登公寓,她曾在此居住过。
韬奋西文书局
地址:长乐路325号
两层楼的小别墅书吧,暖暖的红橙色装修风格,漂亮整洁的书架,一排一排崭新的书陈列着,很安静。不过,这里一样不欢迎只看书不买书的人。
大众书局(美罗店/福州店/正大店)
地址:肇家浜路1111号美罗城4楼/福州路579号/浦东新区陆家嘴西路168号正大广场8楼
原来的思考乐书局,只是换了个名字,诚品风格的书店布局不变。在地毯上、地板上随意席地而坐,是享受“书非借不能读也”的最好去处。
博库书城
地址:宜山路515号
环境不错,地方很宽敞,店家还贴心地设置了一些小凳子和软席,供读者随意看书、休息。书籍的数量虽然没有上海书城的多,但种类还是蛮全的,畅销书和专业书都有。
渡口书店
地址:巨鹿路828号
店主是建筑设计师,所以店里以设计的书和文艺的书为主。店里的很多小商品是店主朋友的作品,放在那里寄卖,就算无人问津也是很好的装饰。那里有独一无二的店主手制咖啡,经常会有小型的讲座和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