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亚健康警示性分析及解决途径

2009-09-05李建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亚健康体育锻炼状态

李建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亚健康所困扰的主体人群正出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尤其是在校学生,他们已成为亚健康的高发人群。其主要表现为长期持续的疲劳、失眠、多梦、四肢无力、经常性感冒、精神难以集中、感觉迟钝、记忆力减退、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等。

学校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在校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分析以及解决途径的探求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运用调查分析法和文献法,分析学生亚健康的成因,从体育教育的角度阐明了体育教育在学生亚健康防治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警示性分析和亚健康的概念

警示性分析是由危险性评估、危险性信息的交流和危险性管理三部分组成。警示性评估是在科学的基础上确定警示性的存在,并对其特征和暴露情况进行描述。在对所存在的警示性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各有关方对评估信息进行广泛的信息沟通和交流理解,对危险性评估进行总结,从而为警示性管理提供前提。在警示性评估和危险性信息交流的基础上,为了保护暴露于警示中的目标人群,管理者提出针对性的措施来管理,减少并尽可能消除危险。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伴有连续性的不良情绪和不同程度的反应症状,但尚不足以构成身心疾病的非健康状态。关于亚健康,有许多不同的名词: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潜病状态、前病状态、慢性疲劳综合症等。其生理特征,表现为失眠、多梦、头痛、四肢无力、记忆力下降、无名低热等;其心理特征表现为焦虑感、烦乱感、疲倦感、无聊感、无助感、孤独感、无用感、负罪感、人际关系紧张等。

二、对学生亚健康的警示性分析

1躯体“亚健康”状态

由于作息、饮食、气候、环境及运动不适等原因的影响,学生处于亚健康状态,其生理亚健康的主要表现为个体总感到自己身体的不舒服。具体表现为身体无名疲乏,肩背酸痛,失眠憔悴,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纳差、易泄泻,易感冒,缺乏活力与朝气,稍动即感到累,或大汗淋漓、心慌、口干等。

2心理“亚健康”状态

心理亚健康最突出的表现是忧郁、焦虑和嫉妒,还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自卑以及神经质、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

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状态

突出表现为社会适应能力差和人际关系不稳定,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使个体不能融入群体,不能获得群体的援助,出现孤独、冷漠、猜疑、自闭以及行为偏离,还可能诱发种种身心症状。

4思想的“亚健康”状态

思想亚健康是指人们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存在着不利于社会发展的偏差。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阶段,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渗入,使他们面对社会各种观念,缺乏正确的判断,分辨能力,在思想上易受到各种观念的冲击,易处于一种动态的状态,易于不加思索地、错误地选择接受一个观念,这是思维方法不科学造成的思想亚健康。

三、学生亚健康的警示性信息交流

1学校方面

不少学校过于强调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素质教育,没有设置心理咨询部门或安排心理健康课程,即使有相应的部门和课程,绝大多数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校缺少必要的体育、娱乐设施,体育课程的设置不合理,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融入文体活动中;学校没有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宣传健康的学习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的校园氛围,这都是造成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此外,学校教师的亚健康状况也是学生亚健康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

2家庭方面

父母与子女关系不融洽、缺乏责任心、父母离异、家庭成员的病重或变故等突发事件以及家庭经济负担过重都是学生亚健康的重要诱因。

3个人方面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熬夜、缺乏体育锻炼、嗜好烟酒等在学生中普遍存在;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致使生物钟紊乱,作息无规律;学习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导致睡眠不足,大脑过度疲劳,精神高度紧张;来自于就业及家庭的压力,加重了学生的精神和心理负担。

四、体育锻炼对学生亚健康状况的缓解效应

1能缓解精神压力,消除学生的心理紧张

学生学业任务重、压力大,使身心紧张度增加。研究表明,通过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和心理紧张,适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学生身体舒畅,心情愉悦。

2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体育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练习者必须组织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感知、观察、记忆和思维。在运动环境中,体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对事物做出迅速正确的判断,提高认知能力,促进人体感知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发展,并使思维的灵活性、协调性和反应速度等得到改善与提高。

3能提高学生德性修养,培养良好的品德

体育活动能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精神和开拓进取精神,并能有效地培养自信、自立、自强、坚毅和拼搏等优良个性心理品质。

五、体育锻炼是解决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

体育锻炼、良好的营养和社会关系,是抵抗生理和心理疾病的最佳办法,也是防范和矫冶亚健康的最有效手段。

设法让学生了解、认识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亚健康会带给他们极大的伤害,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乐意接受健康教育与体育疗法。

体育锻炼要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的手段、方法、途径应健康化,并基于学生身心健康转变学习评价的观念,改革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课堂教学融合健康教育,教会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身心状态设计、编制体育健康处方,并能自主操作调控。必要时,教师给予信息帮助或方法上的指导。

建立长期性的学生心身健康档案,设专人管理,方便教师了解、掌握学生身心健康的变化及其监控,以便采取及时有效的体育措施加以防范或矫治。具体到实践层面,亚健康状态的防范和矫治主要是通过患者自我的心身调节来恢复正常的健康。学生可以在教师或心理医生的帮助下,制订一个锻炼和矫治计划,通过躯体运动和心理养生来转移身心的疲劳,摆脱亚健康的侵扰。

六、体育锻炼对改善学生亚健康状况的作用

1改善生理“亚健康”的作用

适量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进食欲,促进睡眠,通过体育锻炼还可以使人的神清气爽,目明耳清,充满活力和朝气。

2改善心理“亚健康”的作用

通过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之间的接触增加,促进他们之间的了解,使他们能快速地融合到新的集体生活中去。体育锻炼中的团结、合作精神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学会互帮互助、互相理解、尊重他人等习惯,从而降低由于不适应集体生活而带来的焦虑、不安等情绪。适量的体育锻炼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增强心理坚强性,减轻心理抑郁。

3改善思想“亚健康”的作用

大多数的体育项目要求参与者有正确的判断、分辨能力、思维敏捷、注意力高度集中、身体与头脑的完美结合。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学生增强准确的判断、分辨能力,从而使其在面对社会大环境时能正确判断、分辨是非。

七、学生亚健康心理的矫治干预对策

1加强健康教育,树立“健康为本、健康第一”的观念

鉴于当前学生对健康教育认识不足的现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德育教育应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才是维护健康的基础。

2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要尽可能按照机体生物钟的规律,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进餐、休息、娱乐时间,做到劳逸结合。其次,要有合理的饮食结构,各种营养素的搭配要合理,食物的选择要多样化。

3适当的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加愉快体验,保持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肾腺素分泌增多,使人觉得精神振奋,心情愉快。通过体育锻炼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而且在情绪上也会发生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为:由内向变直率、自卑变自信、羞涩变为大方、保守变为创新、苦闷变乐观、冷漠变开朗、优柔寡断变为果断敢为。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减轻抑郁。如果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采用“运动处方”的方式进行锻炼,效果会更好。

学校应该增设体育健康专业的指导教师,正确地引导学生养成进行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为全民健身和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还可增设心理辅导教师,对在校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也是解决学生生理和心理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的、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责任编辑孙晓雯)

猜你喜欢

亚健康体育锻炼状态
状态联想
甩掉亚健康 我们在行动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猪群亚健康
《内经》治未病与亚健康的干预
儿童亚健康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