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德性教育的滥觞与异化

2009-09-05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09年7期
关键词:德性政治内容

王 萍

语文教育内容长期以来就在“文”与“道”、“工具”与“思想”的争议中左右摇摆,忽而偏向语文知识与能力,忽而偏向思想道德教育。只不过是在每个阶段的“思想”教育内容有不同的内涵而已。古代语文教育阶段体现为对“礼”与“道”的重视;现代语文教育重视民族感情的培养;当代语文教育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我们把伦理道德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的教育统称为“德性”教育。

“德性”是教育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教育是立人的教育,立人需要利人,包括利己、利他人、利社会,因此,人的教育就离不开德性的教育,“德性”教育与教育相伴相生。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都具有德性教育的品性和任务。但是,把“德性”教育当作语文教育的全部目的,把德性教育内容当作语文教育的全部内容,就走向了解构语文教育的极端。因此,教育如何能够实现德性教育的目的,语文教育何以担当德性教育的大任,值得我们深思。

一、教育与“德性”教育

我们所谈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以培养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才的活动。由此可见,教育不可能不受当下思想政治的影响,诸如信印的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教影响、国家利益等的教育,但归根结底是人的教育。

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都认为教育能够完善人格,能够完善人的生活。儒家学派的泰斗,不论是持性善论的孔孟还是持性恶论的荀子,都认为教育有可能使人成为尧舜禹那样的圣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是要培养能够治理国家的智者和合格的公民,而合格的公民“他要学会控制感情,变得有节制,勇敢,宽宏大量、公正”。夸美纽斯认为,人人具有知识、德性和虔信的种子,但这种子却不能自发地生长,需要凭借教育的力量,“只有受过恰当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道德教育,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用他的才智来衡量的,而是用他的意志来衡量的。”“纯粹的知识是不够的,因为我们认为知识是事实的供给和贮存,一个人可能有知识也可能缺乏知识,但不管他有没有知识,他同样是人。”

正是教育的教化作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认为教育可以完善人格,可以提升人的生活,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可见教育与德性教育是密不可分的,融为一体的关系。真的教育就是有德性的教育,是有灵魂的教育,是培养具有智慧、美德、正义、善良、责任、信仰等品格的人的教育。

二、语文“德性”教育的滥觞

语文德性教育源头同样离不开教育。古代教育中很重视“礼、理、道、德”等内容的教育。如孔子教人以“文、行、忠、信”,其中“行忠信”是首要内容,行有余力才学文。也就是说首先要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知识的学习则是为道德修养服务。“有才者必有德,有德者不必有才”,可见“德”是立身之本。

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也就是“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亦称为“五伦”,代表着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学记》提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朱熹称其为“三纲领八条目”。其实也主要是道、德、真、善等,德性教育的内容。

汉代儒学董仲舒提倡的“三纲”、“五常”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是道德规范,五常是道德准则。

朱熹主张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以达到穷理的目的。

现代语文教育的德性内容,除了仁义礼智信的教育,还赋予了语文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如1929年《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小学国语》对教科书的选文要求是“不背本党主义,或足以奋兴民族精神,启发民权思想,养成民主观念的”;《初级中学国文暂行课程标准》同样提出选文的标准是:“包含党的主义及策略,或不违背党义的”。九·一八事变之后,国语文教育开始强调民族精神的教育,如1932年的课程标准中提到的教学目的,初中是:“使学生从本国语言文字上,了解固有的文化,以培养其民族精神。”¨高中是:“使学生能应用本国语言文字,深切了解固有的文化,以期到大民族振兴之目的。”1936年《小学国语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儿童从阅读有关民族等的文艺中,激发其救国图存的意识和情绪。”之后1941年、1948年的课程标准都强调了民族意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的教育。

1949年建国后直到世纪末的语文教育,德性内容倾向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阶级斗争教育,主要表现为“共产主义道德”、“社会主义信念”、“爱国主义感情”等,从教材选编的课文来看,总体上文学作品少,外国文学作品更少,文学作品的选文以政治为标准,文学作品的分析以阶级斗争为纲领。20世纪后半期的语文教育也有人称为“革命文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语文教学的泛政治化”。

21世纪的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新世纪的语文德性教育的内容多了许多人性的教育,诸如爱的教育、生命教育、环境教育等等。

三、语文德性教育的异化

在新中国的语文教育历史上,文道之争、工具性与思想性之争似乎此起彼伏。1950年3月份使用的新《语文》教材,选文标准主要是政治标准,课后习题也以政治教育为主。1958年大跃进,语文课主要以领袖语录、社论为学习内容,语文成为政治的工具。1961~1963年历时两年的语文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大讨论,期间发表了一篇文章《不要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纠正了大跃进以来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的左倾错误,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963年的语文教学大纲确定了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基础性和思想性并重。但紧接着的十年动乱,语文课几乎又变成了政治课,各地所编写的教材以领袖语录和文章为主,其他课文也是具有强烈政治性的文章。即便是到了1978年,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仍然强调:“语文课的思想政治性强,历来都是为一定阶级的政治服务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完整准确地贯彻毛主席的思想体系,重视从小培养学生的无产阶级世界观。”

80年代后开始注重语文双基教育,但是1989年以后,中共中央又颁发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加强思想教育的文件,并补充了相关的政治性强的课文。90年代语文教育大讨论,集中在工具性和文学性的讨论上,很多人批判过分的工具性,导致题海训练,模式化标准

化的教育把学生当成了没有个性的零件,而忽略了文学对人的情感的熏陶,灵魂的塑造,主张重视文学教育,为学生打精神的底子。21世纪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因此,语文课开始重视挖掘文本中思想感情、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内容。

新中国的语文教育80年代以前注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80年代以后注重的是思想品德价值观的教育。

纵观语文教学的发展历程,语文教学内容徘徊在语文与德性的两极,而大多数情况下语文行走在德性一极,把语文教学当作德性教育的手段,使语文教学出现失重现象。不同的是传统的教育是在读经中感悟德性,现代的语文教育是以文本为例子进行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当我们把语文教学推向德性教育的顶峰的时候,语文似乎包揽了政治历史思想品德课的内容,语文被异化为政治的工具、思想的工具、德育的工具,却失去了自己的个性特点,没有了自己存在的空间。

四、结论

1德性教育与教育相伴相生,它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德性教育是寻求个人的发展前途与社会的发展之路的和谐共融的主要途径。

2语文教育是教育的构成部分,语文教育离不开教育的总体目标,因此,语文教育不可能不带着德性教育的内容。

3语文因其内容所具有的丰富的思想情感文化内涵而更具有德性教育的优势。语言文字所具有的思想倾向、情感态度,以及它所带给师生的体验感悟和理解,无形中都带有特定的德性教育的内容。

4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而为之的活动,因此,不可能不受到当下政治的影响,语文同样也不可能不受时代、社会、政治的影响。但是语文异化为政治的工具便是语文的堕落。教育包括语文教育追求的是人类的发展与进步,它应该超越狭隘的集团利益。

5语文教育中的德性教育应该遵循语文的特点和规律,它不是脱离文本的告白和宣泄,而是在经典的文本中流连忘返、情感体验、审美求善、悟道求真,以达到心灵的涤荡、灵魂的净化、修养的提升,去寻求“道”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威廉·博伊德,埃德蒙·金合,西方教育史任宝祥,吴元训译Ah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2]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3]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语文卷),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

[4]李大圣,百年反思——语文育人功能检视,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责任编辑关燕云)

猜你喜欢

德性政治内容
柳亚子书法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主要内容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