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浅析
2009-09-05贾伟张坤
贾 伟 张 坤
摘要:依据310份有效问卷的调查结果,了解了安徽理工大学学生的消费来源、消费结构、消费观念等问题,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及其形成原因以及存在的误区。着重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关键词:大学生;问卷调查;消费行为
中图分类号:C9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01(2009)02-0029-04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逐步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大学生必然会受到这种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他们不仅仅是当前社会消费主体之一,在一定程度上更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和消费潮流的引导者。他们消费观念的塑造和培养会直接影响其世界观的形成与发展,进而影响到社会风气和思想。因此,关注、引导、规范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使其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选取安徽理工大学在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做出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调查的样本与数据
调查对象是安徽理工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的学生,共发放问卷368份,回收问卷320份,有效问卷310份,回收率为88%。调查对象中男生241人,女生127人;抽取样本的专业、年级分部大致均匀,有相当的代表性。
样本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大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含家庭居住地、家庭经济收入水平、父母职业及其所受教育程度);大学生的个人特性(含性别、专业、年级);大学生的经济消费来源;大学生的消费结构(含弹性消费和刚性消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
二、调查结果
在调查的学生当中,有71%的学生中来自农村,29%的学生来自城市。学生父母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占93%。大部分家庭的生活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家庭年收入低于15 000的为80%,其中,家庭条件为中等水平的占49%,而较困难家庭占42%,处于多子女的家庭中的学生占75%。
(一)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安徽是一个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内陆省份,安徽理工大学大部分学生来源于安徽省内,他们在学校的主要消费收入是家庭供给。据调查统计,来自家庭的消费收入占总体收入的88.39%,其中城市学生相对比重偏高,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低;来自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助学金占5.73%,其中城市学生相对比重偏低,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高;来自勤工俭学和个人兼职的占2.58%,其中城市学生相对比重偏低,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高;来自亲友资助的占3.3%,其中城市学生相对比重偏低,农村学生相对比重偏高。
(二)消费支出结构
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主要包括学习消费、生活消费和休闲消费三个部分。学习消费有:学费、住宿费、书费;生活消费有:饮食、生活必需品;休闲消费有:娱乐、购物、人际交往等。
1学习消费支出——刚性消费;四年制本科生的学费平均约为5 290/年,约占消费总支出的37.4%。由于学校住宿条件有所差别,学生的住宿费分为800和1 000两种不等,约占消费总支出的8.7%。在教材支出上,学校订购的教材因专业、年级的不同消费的金额有所不同,44.84%的学生消费的金额小于500元,45.81%的学生消费的金额在500至800之间,7.01%的学生消费的金额在800至1 100之间,总体来说教材的费用控制在800元以下的范围内。
2生活消费支出——刚性消费这部分消费是维持学生基本学习生活必不可少的即刚性消费,约占学生总费用支出的31.7%它包括日常饮食开支、必须生活用品费用。这一开支和家庭经济条件基本上成正比,与每月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成反比,即家庭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花费有的不高于200元,占总开支的50%以上,而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学生在这方面的花费从200~500元不等,却只占其总开支的20%到30%。在调查中发现有18.06%的学生花费在500~800元之间,甚至有4.85%的学生每月的花费超过了800元。
3休闲消费支出——弹性消费休闲消费包括有文化娱乐、购物、人际交往、通讯等费用。这部分开支在学生的消费虽然不是必须的,但是却占了学生消费总支出的很大一部分。在调查中发现,有53.23%的学生休闲消费在300~500元之间。其中文化娱乐消费中,购买书报杂志、上网的比重较大,分别占了其中的23.87%和20.97%,体育锻炼占了14.52%。在购物消费上主要集中在数码产品、服装、零食三项。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复读机(随声听)、电子词典三大件,所占比重分别为66.45%、53.55%、57.83%。在服装的消费上每月少于100元的占50.97%,大于100元的占22.97%,其中女生的相对人数明显高于男生。此外,人际交往在学生中已经成为相当普遍的现象,有19.68%的学生每月的人际交往费用在100~200之间,58.71%的学生的人际交往费虽然不高(<100),但是也都表示会有一定的支出。由于手机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通讯费用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支出项目,数据显示63.23%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10~50元之间,20.32%的学生每月手机费用在50元以上。
三、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一)消费结构,舍本逐末
大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必要的学习开支以外主要消费应该以生活消费为主,这其中更应该是以伙食费用为主。而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休闲消费占有很大的比重,如人际交往、上网、数码产品的购买以及谈恋爱所付出的费用都花去了相当一部分的金钱。甚至有的女生为了漂亮将节食省下来的钱去做美容、买衣服,缩减饮食费用,增大休闲消费支出。这种结构对于处于求知阶段的在校大学生来说是相当不合理的,容易造成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危害。
(二)财商不高,消费无计划
所为财商(Financial Quotient)通俗的说就是指一个认识金钱和驾驭金钱的能力。罗伯特·清崎曾说过:“财商与你挣了多少钱没有关系,它是测算你能留住多少钱以及能让这些钱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事实上,在大学里面,很多学生的消费是没有什么计划的,经常会超出自己的预算,过起来半个月富翁半个月乞丐的生活。大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思想情感、志趣爱好、性格气质不够稳定的时期,许多学生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去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消费用度。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故理财能力较弱,看到别人买什么东西自己也想买,很少去考虑所买的东西是不是必须品。另一方面,很多家庭认为小孩上了大学,是件十分有面子的事情,所以在花销上尽量满足,即使是条件不好的农村家庭也会尽自己的最大能力满足孩子,往往出现一家人供一个大学生的局面。
(三)盲目攀比,追赶潮流
大学校园素有象牙塔之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社会上的攀比之风、羡富心理在纯净的校园里也暗暗滋长。据报道成都一女大学生包下了宿舍的四张床,一年花费4 800元的住宿费,在学校里住起了单间。有些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追求名牌衣物、买高档数码产品、下馆子等等。这些现象都会对同处校园内的其他同学带来冲击。有的同学为了不失面子,不顾自己家条件的好坏,也盲目的追求奢侈品。有的时候为了买一个新款的手机,一双名牌的运动鞋,节衣缩食节省自己的必要的生活开支,甚至是超前消费,负债累累。完全背离了我们国家老一辈人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不仅仅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还导致虚荣心的膨胀,培养了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影响学业的顺利完成。更有甚者,有的学生会因此误入歧途,造成严重的后果。
(四)人情消费,越演越烈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缩影,随着通讯手段的便捷、交通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社交活动越来越多。同学、朋友、老乡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密切。大学生的人情消费也有蔓延之势。刚进大学参加老乡会就要缴纳会费,同学过生日,入党提干、比赛获奖、评上奖学金都要请客。有的时候学生获得的奖学金还不够请客用的。请客的档次也是越来越高,花样也越来越多。以前是买水果瓜子小糖等零食,现在动辄下馆子消费,还有去歌吧、酒吧、保龄球馆等高档休闲场所。调查显示,有八成以上的学生有“人情消费”。这种人情包袱,给一些贫困的学生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五)恋爱支出,大方阔气
歌德曾经说过: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大学阶段正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学生的求知欲望、情感需求都空前强大。许多学生在大学里都谈过恋爱,据调查显示,有46.52%的学生谈过或正在恋爱中,月恋爱开支在50元以下的仅为9.32%,100元以上的却又33.46%。有些男生为了博伊人一笑,想出很多新鲜的招数耗尽财力人力,只要是女孩子看上的东西一般都会慷慨解囊,遇上生日、情人节等重大节日,更是不遗余力、倾其所有。这对于处于求学黄金时期的学生来说显然是不合时宜的。既不能让学生建立正确的恋爱观,又影响的学生的学业。
(六)绿色消费意识淡漠,浪费严重
有些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缺乏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观念,浪费严重。学校食堂里的泔水桶每天都堆满了被学生扔掉的馒头、米饭,有的馒头只咬了一口就被丢弃了。随手乱扔垃圾和大量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如:电池、塑料饭盒等等不仅仅造成的巨大的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四、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消费心理及其消费行为
(一)加强对大学生消费心理、行为的调查研究
老师应该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的关注,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留心观察、家访等形式研究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变化。发现不正确的消费观念要及时制止,随时掌握学生的行动状态。由于大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般较强,所以老师不能一味的批评和指责,或是简单的说教,应动之以情;合理疏导,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己合理的消费定位,摆正消费心态。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消费道德是指人们在进行一定的消费活动的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对人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和消费中各种关系具有评价调节作用的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在消费活动当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崇尚的传统美德,淡泊明志更是古往今来众多有为者的座右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大学生应该明白一个民族要富强,离不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要时刻牢记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根基。要加强学生的理想和道德教育,使学生胸怀祖国,树立远大理想,对于父母的血汗钱好好珍惜不挥霍,崇尚理性的消费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消费质量,促进身心健康,培养自己协调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之间的关系,不断提高精神文化消费的层次,反对和消除不良消费习俗。学校应该有针对性的开展消费指导专题讲座,引导大学生科学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三)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财商
财商和智商、情商并列称为现代社会三大不可缺少的素质。理财教育在欧美,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实施较早,列为青少年教育的必修课。而我国起步较晚,近几年才重视到这一问题。如何正确认识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如何正确运用金钱及金钱规律的能力?这是当今大学生需要了解并掌握的必修课。学校可以在相关课程里围绕理财的问题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育的目的。并可以提供场所和网络平台,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举办跳蚤市场,对于自己闲置的物品进行交易,做到物尽其用,不浪费。
(四)加强校园建设,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大学生的思想很容易受到校园内各种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故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在校园文化中突出大学生健康消费心理和行为培养的建设。重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以促进大学生学业的成功追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可以利用展板、校报、竞赛等做一些关于大学生消费的宣传,使大学生对自己的消费水平和其他同龄人的消费有一定的了解,自己督促自己做到不乱花钱,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制定合理的消费计划,使整个校园都能有一个良好的消费风气。
(五)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合理消费习惯
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合理的消费习惯上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的主要消费来源依靠家庭供给。作为一个社会的基本消费单元,家庭的社会地位、投资意向等会影响家庭成员的消费行为。父母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导向更是给孩子极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家长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满足自己的需要,条件不好的家庭甚至会借钱迎合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这往往会纵容了孩子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浪费习惯。因此父母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教育,有计划的控制其生活费,不是一味纵容,引导孩子合理开支,及时过问其对钱的使用,教会他们一些理财之道。
(六)鼓励学生勤工助学,自主创业
勤工助学是在校大学生利用课余或假期在校内或校外参加的各种有偿的实践活动,也是缓解大学生消费压力的一个途径。学校应该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的机会。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报酬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懂得创业的艰苦,懂得劳动收入来之不易的感性认识,培养其爱劳动、爱劳动人民的感情,使学生在改造自己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他们良好消费观念的培育,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学校、社会、家庭要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共同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他们直面人生、自强自立的坚毅品格,这将有益于克服和战胜暂时的困难,有益于坚定和勇敢地走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博,透视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4);229-231,
[2]李志红,试论大学生消费文化与高校德育[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30-33,
[3]孟凡会,浅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滁州学院大学生消费行为调查[J],经济师,2008(3):99-102,
[4][美]霍金斯,贝特斯,科尼尔,消费者行为学[M],符国群,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范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