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57年毛泽东知识分子观转变的几点原因分析

2009-09-04李建军

江汉论坛 2009年7期
关键词:毛泽东

李建军

摘要:1957年《事情正在起变化》这个内部文件的发表,宣告了1956年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提出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失效和毛泽东知识分子观的突然逆转。促使毛泽东1957年改变原来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尊重的原因很复杂,除毛泽东本人的主观原因以外,主要有以下几点客观原因:远因是国际共运新形势引起了毛泽东的警觉;潜因是党内外各界对“鸣”、“放”理解的偏差;近因是“鸣”、“放”过程中部分知识分子的过激言论的刺激。加上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整体思想状况估计失误和他本人在知识分子问题理论上的一系列矛盾与困惑,导致了毛泽东随后知识分子观的改变和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判断的失误。

关键词:毛泽东;知识分子观;远因;潜因;近因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9)07-0073-03

随着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确立,原来在个人成分上属于工人阶级而在阶级属性上属于小资产阶级的旧中国知识分子中的大多数,也由于社会经济制度、阶级关系的变化和知识分子自身的进步,在阶级属性上改造成为了工人阶级的一部分。正是基于知识分子的这种根本性变化。1956年1月,周恩来在中央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重要论断。毛泽东也提出了建立工人阶级知识分子宏大新队伍的战略任务,强调:“无产阶级没有自己的庞大的技术队伍和理论队伍,社会主义是不能建成的。”但是,1957年《事情正在起变化》这个内部文件的发布,却宣告了1956年周恩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报告中提出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失效和毛泽东的知识分子观的突然逆转。长期以来,学界对毛泽东1957年前后知识分子观转变的原因(特别是主观原因)、后果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除了毛泽东本人的主观原因外。究竟还有哪些客观现实原因促使毛泽东那么快就改变了原来对知识分子的重视和尊重呢?

一、远因:国际共运新形势引起毛泽东的警觉

1957年,毛泽东曾经对过去的一年作过这样的回顾:“去年这一年是多事之秋,国际上是赫鲁晓夫、哥穆尔卡闹风潮的一年,国内是社会主义改造很激烈的一年。现在还是多事之秋……”的确如此,1956年2月赫鲁晓夫主持召开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用“反对个人迷信”这个提法批评了斯大林。6月,波兰发生波兹南事件,出动军队武力镇压示威群众,哥穆尔卡取代奥哈布成为党中央第一书记。10月,社会主义阵营的匈牙利发生大规模的群众性示威游行,提出反政府的口号,随后又演变为大规模的骚乱和流血冲突,匈牙利党中央第一书记拉科西被迫下台,后来由于苏军进驻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事件才得以平息。这一系列事件。特别是匈牙利事件发生后,毛泽东甚为震惊,并产生了一种高度警惕。毛泽东和整个中国共产党领导层,不能不担心并思考:为什么刚刚确立且被视为具有无比优越性的社会主义国家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件?中国会不会出现类似情况?如何避免匈牙利那样的事件在中国重演?特别是在1956年下半年,国内也出现了一些不稳定因素:城市有少数工人罢工和学生罢课:农村发生了一些农业合作社的社员闹退社的事件;一些大学和报刊也动了起来,学生纷纷成立社团,出大字报,发表演说,提出了不少尖锐的意见,《文汇报》、《光明日报》都刊出了一些批评性的文章。这些事件的发生也不能不影响到毛泽东对各种局势的评判。就这样,毛泽东带着“匈牙利情结”进入1957年。

进入1957年后,国内民主党派开始活跃起来。在1957年1月的省市委书记会议上,毛泽东说:“匈牙利事件的一个好处,就是把我们中国的这些蚂蚁(按:指此时国内少数闹事的人)引出了洞。”1957年3月,民盟召开了全国工作会议,章伯钧在会上提出:要重新估价民主党派的性质与任务,要大大发展组织,每个民主党派可以发展几十万人,几个民主党派合起来可以发展一二百万人,组织发展到县一级。不久,民盟中央又成立四个l临时研究组,分别研究高等学校党委制、科学体制、有职有权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这四个问题。中国知识分子对波匈事件的热烈反应,使毛泽东十分反感。对于未来形势的发展,毛泽东一方面深信:“我们的农村政策是正确的,我们的城市政策也是正确的。所以。像匈牙利事件那样的全国性大乱子闹不起来。”另一方面,作为执政党领袖的毛泽东也不能不担心:中国会不会发生类似的问题。所以,他指出:“还有资产阶级,还有地主、富农,还有恶霸和反革命。他们是被剥夺的阶级,现在我们压迫他们,他们心怀仇恨,很多人一有机会就要发作。在匈牙利事件发生的时候。他们希望把匈牙利搞乱,也希望最好把中国搞乱。”为此,他甚至作了最坏的打算——“无非是出全国性的大乱子,出‘匈牙利事件,有几百万人起来反对我们,占领几百个县,而且打到北京来。我们无非再到延安去”。话虽是这样说,但现实中当然是力求避免出现“匈牙利事件”。采取什么对策来避免呢?对策之一就是开展整风运动,克服执政党内部滋生的官僚主义和腐败作风,以消解群众的对立与怨气。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毛泽东提出:“党内党外在一起开一些有关大政方针的会议。公开整风,党和政府的许多错误缺点登报批评。”也正是在整风运动中,民主党派中有极少数人提出了与共产党“轮流坐庄”、“平分秋色”等一些过激言论。

国际共运新形势引起了毛泽东的高度警惕,中国知识分子对波匈事件的热烈反应使毛泽东十分反感,再加上匈牙利事件中“裴多菲俱乐部”的知识分子所起的作用使毛泽东对中国知识分子越加提高了警惕。一连串国际事件的发生和知识分子对国际事件的反应使毛泽东对知识分子的不信任感有所增强,在此基础上,1957年3月29日,毛泽东在上海市党员干部大会上说:全国知识分子大约500万,从他们的出身来说,从他们受的教育来说,从他们过去的服务方面来说,可以说都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二、潜因:党内外各界关于“双百”方针意见的不一致

就党内的意见来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提法虽然在建国之初就已出现,但把它作为意识形态的指导方针,是1956年四、五月间才正式提出的。由于这个方针提出前党内并没有进行充分的思想酝酿,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讨论,因而在党内还没有形成广泛共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公开提出之后,党外知识界的反应和理解很不一致。党内尤其是各级干部的认识也不统一,而且“多数高级干部不赞成”。其中一个重要的事件就是时任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副部长的陈其通及其同事马寒冰、陈亚丁和鲁勒四人联名,在1957年1月7日《人民日报》上发表《我们对目前文艺工作的几点意见》,日月显反映出党内对“双百”方针的忧虑。在那些不赞成“双百”方针的人看来,“百家争鸣”将会使唯心主义呈日益泛滥之势,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也将变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毛选》第五卷缘何未能在毛泽东生前出版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