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题链接

2009-09-04

国学 2009年8期
关键词:历代科举状元

状元之最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创始人是隋文帝、隋炀帝。如果以杜佑《通典》始于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的说法为准,那么到清光绪三十年(1905年)废科举为止,差不多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科举的原意是分科举士。但从唐朝起,就偏进士科,以后更只有一个进士科。进士科的第一名叫状元,这个名称也是唐朝就有的。当时到礼部参加考试的人都要投一张“状”,状元的名称就由此而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开元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开元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頫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天佑四年(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南文北武”也要看时代

纵观由唐至清这一千二百余年间历代王朝选拔的九百多名状元,江浙地区抢尽了风头,北方就真的如此不出人才吗?

翻开王鸿鹏等编著的《中国历代武状元》,我们看到,清代的武状元多出自河北、直隶、山东和山西,是不是可以认为北方因为连年战乱,所以武风昌盛,这里的人才出产体现在了武状元上呢?如果这个结论成立,也多少可以为我们辽阔的北方挽回一点面子。

然而再继续翻看宋、明两代的武状元籍贯,我们沮丧地发现,他们的籍贯又回到了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为什么会这样呢?

据王鸿鹏研究,“武状元”名为“武”,其实在宋代和明代的武考内容里,文章、策论还是占很大比重,而且武状元的考题也都文绉绉的。尤其是宋代,先要“以策论定去留”,然后才谈得上“以弓马定高下”,这样的考试设置显然很有利于南方人发挥优势。很多武考生是多年考文不中,“曲线救国”才来参加武举,目的是有了“身份”以后可以更容易地参加文科考试。

南宋淳熙二年(1175)的武状元蒋介就是这样想的。他也在得中的第二年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文进士。而淳熙八年(1181)的武状元、籍贯福州永富(今属福建省)的江伯虎更是置孝宗皇帝的千般赏识于不顾,坚决不做武官,并在入仕三年后考中了文进士,兴高采烈地去做了文官。

与这二位相比,绍熙元年(1190)的武状元厉仲方就没有那么走运了。籍贯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的他,考武举也只是走过场,之后他参加了无数回文进士的考试,可惜每次都名落孙山,抱憾终生。

在重文抑武的宋、明两代,武状元一直处于这种尴尬的二线地位,但到了清代,情况则不同了。由于清代的统治者是马背上的满族,武风较重,武状元的地位才稍有好转,而他们的籍贯也以勇猛的北方人士居多。因为时间距现在比较近,这就给我们造成了“南文北武”的印象。

不管是武状元还是文进士,人才产地的变化都是人口流动和经济开发的结果。比如清代后期,珠江流域开发速度很快,产自岭南的才子也越来越多,其中不仅有在科考中榜上有名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洪秀全、孙中山、汪精卫等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人物也诞生在这里。也许,这并不仅仅是巧合。

科举制: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1905年夏末秋初,袁世凯、张之洞一本奏章递到光绪帝面前,这一次关于废除科举的提议再没有引起朝野上下的大争端。科举制结束了,然而那时候,没有人关注过西方人对于中国科举制度有什么看法。

如今查来,1870年以前记载了中国科举制的西方文献至少有120种以上。在189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中国环行记》一书中,美国传教士丁韪良兴奋地说:科举是“中国文明的最好方面”,“它的突出特征令人钦佩,这一制度在上千年中缓慢演进;但它需要(就如它将要的那样)移植一些西方的理念以使之适应变化了的现代生存环境。当今在英国、法国和美国正在取得进展的文官考试制度,是从中国的经验中借鉴而来的。”

此后,在西方,借由中国科举制而催生的现代官吏选拔考试制度慢慢走向成熟,最终把这一制度传向全世界。人们很兴奋地谈论着,把科举制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久经考场君难笑

相信很多人对范进这个人物并不陌生,范进是吴敬梓的小说《儒林外史》中《范进中举》篇的主人公,其穷三十多年的精力于科举考试,虽然屡战屡败,仍然毫不气馁,当中举的喜报终于传来,他居然因大喜过望而发疯。科举把人摧残得真够可以的——这是我当年读这篇小说时的体会。

范进是作家虚构的人物,或许不能算有力的证据,但是近代状元、南通城的缔造者张謇演绎的就是真实版的“科举难难于上青天”了。虽然张謇有众多版本的传记,但是关于他的致仕之路的坎坷、艰辛,却毫无异议。张謇(1853—1926)从4岁读识字教材《千字文》启蒙开始,至1894年他41岁一举夺魁止,一共读了多少年的书呢?这是简单的算术题,答案就不说了。而经过的大大小小的考试多少回呢?按清朝的科举制度我们依次排列如下:

童试:但凡学习举业的读书人,在没有通过考试取得可以参加科举的资格之前,无论年龄老少,都称童生,童生的晋级考试就是童试。这个晋级资格可不好拿,每年一次机会,要连过三关——县试、府试、院试。即由县官主持的县试,由管辖本县的知府主持的府试和由该地区的学正(提督学院)主持的院试。参加考试的童生们,最少也要经过8场考试。百里挑一地被录取以后,就获得了生员资格,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秀才,然后被送入管理科举的教育机构府学、县学,准备参加科举的正式考试。

乡试: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3年在省城举行一次,通过了童试的生员,或者极少数经其他途径入学者(如因高干子弟身份入学国子监的荫生)都可参加。考试场次又分3场,一番激烈竞争后的幸运儿被录取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全国大比,每3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各省的举人们齐聚一堂,考试场次和内容与乡试差不多,但竞争对手强了一大截。会试取中的叫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最高级考试。一路过关斩将的二三百名精英——贡士中的10名佼佼者,他们的试卷被呈现给皇帝,最终由皇帝确定名次。进士的第一名就是状元了。

综上所述,天下读书人至少要经过15场考试,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呕心沥血之作进入皇帝的视线,但事实上,清顺治十四年(1657)后,为防止有假冒的举人、贡士参加考试,乡试、会试后还要各加考一场,称为复试,那么最少应试的场次就上升到了17场。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以上的统计是指所有级别、场次的考试都能一次顺利通过,如果没过,那就还得重考,直至考过升级。

猜你喜欢

历代科举状元
历代论书诗选注《九势》
“科举”
《历代画谱类编》
历代竹林七贤主题美术作品的表现方式简析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从《聊斋?叶生》解读蒲松龄四十不灭的科考幻想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状元商品
白发状元
状元何时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