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状元主产地”
2009-09-04
中唐以来,随着一批又一批避难移民向南方转移,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也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下游。到南宋时候,南方的杭州和苏州已经发展成为人口超过百万的大城市。而到清代,苏州的经济更占到了全国的1/3。
正如古人所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富庶繁华的江南市镇里,不论殷实人家还是平常百姓,都有实力教授弟子读书知礼、考取功名。从末室南渡至清亡的九百多年里,琅琅的读书声慢慢成为江浙地区传统的风景,这风景也与人才的“产量”互相印证着。
这时候的状元几乎“一边倒”地出自南方。据统计,在明清两代产生的202名状元中,江苏(63名)、浙江(39名)、江西(21名)、福建(13名)、安徽(13名)和上海(7名)这六大地区(共156名)就占了3/4,南方地区作为“状元主产地”的现象令人非常震惊。
在全部202人中,苏州出身的就有35名,是名副其实的状元之乡。南北之争甚至演变成了全国其他地方与苏州的人才竞争。
不仅如此,还有不少状元集中出自某几处乡里,其中更有很多父子、兄弟、家族连续得中的佳话,也难怪朱元璋会怀疑他们是在拉帮结党。
今天我们翻阅史料就会发现,朱元璋的怀疑也许是多虑了。状元有乡党,自有其乡党出状元的原因。就好像同样的播种耕耘,总是最肥沃的土壤可以结出最丰硕的果实一个道理,除了经济富足、社会安定以外,南方浓郁的向学之风也是产生状元的重要原因。
就以苏州为例。
据《苏州状元》的作者李嘉球研究,苏州能够得到状元之乡的美誉,首先是因为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安定。由于社会比较安定,为本地封建士大夫阶层创造了一个能安心学习的良好环境;也正因为安定,四方士大夫、名流墨客纷纷寓居苏州,这些人中不乏满腹经纶之士,他们带来了先进文化,这样从总体上提高了苏州人整体的文化素质。
在此基础上,教育的发达直接促成了人才的大量产生。
区域人才的出现是以教育为前提的,而教育的成败同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一般情况下,经济越发达,教育的投入也就相应增加,人均受教育的几率增大,成才的机会也增多。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地既是人才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古代教育发展最好的省份。这些地方的私塾、公学、书院,普遍多于其他省份。
早在唐代宝应年间(762-763),刺史李牺筠就在苏州建立学庐。而苏州教育的突破性进展,是北宋景祜二年(1035),名相范仲淹在此创建了苏州府学,随后县学、社学、义塾、私塾遍及苏州。
由于小城镇的发达,苏州的书院数量众多,仅吴县、常熟、太仓、吴江和昆山共有书院56所。苏州还涌现了一批以治学严谨著称的书院,如著名的紫阳书院,历代掌院(相当于校长)共27位,全部是进士。著名的史学家沈德潜、乾嘉名家钱大昕、近代改良家冯杜芬等都在这里做过掌院。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教育家为苏州教育做出了特别的贡献。范仲淹办府学时,延请“宋初三先生”之一、著名学者胡瑗(字安定)为首席师,确立了因材施教的“安定教法”,一时英才杂沓,自远而至。这为后来苏州的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再如清代吴县著名文人张鹏(字纪常)“以时文教授”,许多人拜他为师,他本人就曾培养出陈初哲等两名状元,还有会元严福及进士一二十人,名重当时。由于广设县学、书院,受教育的范围扩大,苏州人整体的文化水平自然不断提高。明代徐有贞曾在《苏郡儒学兴修记》中写道:“吾苏也,郡甲天下之郡,学甲天下之学,人才甲天下之人才,伟哉!”
作为文化的载体,藏书的数量在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地区的文化程度。书籍是人类传授知识、交流思想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藏书丰富,为读书学习、应试科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文化世家的兴起和文化名人的出现,苏州刻书、藏书之风日盛一日。
早在唐代,苏州已有刻书业。至明代,苏州已成为全国刻书业的中心。正如胡应麟在《少宝山房笔丛》所言,“吴会、金陵,各擅文献,刻本至多,巨账类书,成荟萃焉”,那时候苏州的刻书水平已经远远走在了全国其他地方的前面。
伴随着刻书业的发展,苏州的藏书也日益兴盛。说到藏书,在没有机械印刷的时代,书籍是非常珍贵的,藏书量也特别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水平。
宋代,吴县朱长文有藏书两万余卷,叶梦得藏书达三万余卷。藏书逐渐成为苏州的一种特有风俗。苏州藏书量之丰富和藏书家之多,在全国首屈一指。
放眼整个江浙地区,清代乾隆皇帝编《四库全书》时,全国各地进书12000种,其中江苏进4800种,浙江4600种,各超过1/3,两省进书合计则占全国77%,这个比例是多么的惊人。
丰富的藏书,为苏州的读书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明清时期,不只苏州,江浙地区的藏书都很可观。清末有一首名诗将“南北四大藏书楼”串在了一起:“琴剑飘零皕宋空,八千卷散海源同;峥嵘一阁留天壤,文献东南此大宗。”多少文人学子在吟咏这首诗的时候也寄托了对文化、对知识的无尽向往。诗中的“四楼”是江苏常熟铁琴铜剑楼(南瞿)、山东聊城海源阁(北杨)、浙江湖州陆氏丽宋楼和杭州丁氏嘉惠堂八千卷楼,其中江浙地区就占了3座。南方文盛由此也可见一斑。
史学家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中赞叹:“苏州地主家庭训练子弟适应科举制度之才能,其技术性在全国为最高。”这种技术性,即应试技巧和训练手段,当时“时文选本”出版的繁盛就很能说明问题:为给考生提供八股文范文,有人将历代科考中,成功的文章收集出版,让考生模仿学习。这种类似于今天“考前强化班”的收集、模拟及强化训练,竟逐渐成为那时苏州的一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