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09-09-03付晓琴
付晓琴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教育强调教育的统一化、单一化,培养出千人一面的学生,忽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传授,以知识为本位,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传统教育强调知识的继承,忽视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忽视学生的实践和直接经验.应试教育的弊端在于教师讲、学生听,使学生失去了主动性,往往出现上课都能听懂,做作业时感觉难以下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低下;禁锢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养成学生机械地强记知识,不求甚解、不求创新、唯求高分,导致学生的能力得不到发展.
从未来人才发展需求的角度看,要重视发展人的主体性,树立“一切为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观念,重视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从长远发展看,中学阶段的教育不应只重视传授知识,而应从终身教育和继续学习的视角出发,应更重视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要着眼于未来,重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创新教育正能体现这一目标,为了学生将来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化学课堂教学中应努力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教学活动.
一、书本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切真知、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1991年,第11届国际化学教育会议也旗帜鲜明地提出:“把化学带到生活中去”.
化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化学教学中,要重视物质性质的教学,更要重视物质性质的应用,注重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注重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如联系身边的化学现象,联系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联系当今化学发展的最新成就,并努力用化学知识和技能说明、解释周围社会生活中涉及的化学问题,强调学以致用.
课堂教学不应为讲化学知识而讲化学知识,不应为讲理论而讲理论,理论最终为实践服务,要尽可能结合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例如:在讨论到铝热反应时,除介绍该反应在铁路建设上用于野外焊接钢轨外,还可补充介绍利用铝热反应中放出的大量热量,使钢筋局部熔断而用于旧建筑物的定向爆破、拆毁.
课堂教学中将化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只要掌握分寸,有机联系,就会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勇于创新;有助于学生重视科学技术和开阔眼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讲授与培养自学能力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周总理曾说:一个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古人也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习永无止境.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单纯从书本上获取的知识可能不能满足和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新问题、新情况,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实际需求,还需要在不久的将来重新学习,而且是以自学为主,因此及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有利于学生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将来发展的需要,是学生创新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两种形式:一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自学寻找答案;或者,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实验室,走向资料室,通过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二是学生自学教材,提出问题,由教师解答,两者互补.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归纳、综合、筛选出带有共性、富有创新价值的问题进行探讨、回答,给出最佳答案,并在该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戴安邦教授说: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化学全面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手段.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颜色、状态、变化、气味、质量改变,不仅将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停留在感知基础上,而且要求学生观察记录结果,并加以分析,作出合理解释,获得正确的结论,这样可以排除荒谬,纠正错误,发现真理,从而获得认识上的突破,取得认识上的飞跃.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的直接途径.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实验中只有做到手、眼、脑并用,才能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操作能力,改变学生不敢动手、不会动手的心理,改变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理论、推理、计算,轻实验设计、实验过程的心理,给学生尝试的机会,给学生实验成功的乐趣以及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然,实验教学的重点要由过去的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转移到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上来,赞可夫曾提出一个重要原则:“让学生了解学习过程”,实验教学也要强调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并“学会怎样实验和思考”.尽可能增加探索性实验,我们曾将某些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并安排在该知识点教学之前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还可以组织课外科技小实验,如检验有机物中的碳、氢元素,辨认布料,制造肥皂,等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化学教学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长期以来中学教学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强调文理分科,割裂文理科的结合,导致理科学生忽视社会、生活、就业对化学素质的需要,忽视满足社会的化学需要,较多地注重化学学科的学术价值和理性思维的训练,但对发生在身边的最基本的化学社会问题却知之甚少.
化学教学中,注重对教材的社会功能、人文精神的挖掘,更有助于创新教育.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中涉及的四大发明,其中有两项就是化学方面的成就,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随着社会的化学化和化学的社会化,现代化学正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生存环境和社会文化,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离不开化学和化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可结合化学知识向学生讲解化学与新材料、化学与能源利用、化学与农业、化学与生命科学、化学与食品、化学与卫生用品、化学与洗涤剂、化学与衣着、化学与护肤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知识在社会和生活中的应用,树立社会责任感与义务的自觉性,增强环保意识,造福后代子孙.马克思曾说:社会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化学科学在揭示物质内部丰富多样的运动方式及其变化规律时,显示了化学领域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材料.
在化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取证精神、实事求是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创新精神,大胆质疑,尊重知识,不迷信、不唯书、不唯师,坚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信念,才能勇于创新.
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于化学教学中,还应该注意针对学生的心理,及时疏导.如对学生的好奇心理,教师应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模仿心理应潜移默化,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自信心理应尊重鼓励,培养独立自主的品质;对学生的可塑心理应启发引导,培养广泛特殊的心理;对学生的克制心理应化燥为思,培养坚韧顽强的毅力.
费里德•海纳曾说:“教师凡要促进他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在他的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创新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主题,创新可以形成新概念、新事物.今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21世纪是创新教育的世纪,在化学教学中,应积极进行创造性品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动手、善于尝试,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责任编辑:廖银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