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
2009-09-02王曼云
王曼云
【摘要】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相结合是推进高职院自身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思想教育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并在这一基础之上切实把握各自的特点、规律,及其内在关系,从而互相促进、协调发展。校园文化能够塑造一种崭新的高职院精神,并通过这种作用,推进高职院形象建设,营造高职院发展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思想教育;对策
一、准确把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的辩证关系
(一)校园文化与思想教育工作的相同点
1.目标一致。树立和强化高职院精神,用价值观来统一思想、凝聚员工和学生,充分调动员工和学生积极性、创造性,促进高职院发展。
2.对象相同。重视发挥人的因素,积极调动人的积极性,注意协调员工和学生关系,重视培养集体主义意识,把人看作是高职院主体,以人为本。
3.内容相似。都重视精神因素的作用,体现为:建立和坚持行为准则、高职院道德,维护高职院信誉;注意高职院经济效益与高职院社会责任感统一;强调增强高职院的凝聚力、向心力;运用员工和学生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来教化和影响高职院员工和学生。
(二)校园文化与高职院思想教育工作的不同点
1.性质、层次和范畴不同
(1)校园文化,属于教育文化。在性质上是高职院管理范畴;从层次上看,属于思想教育的第三、四层次,涉及一部分思想教育的内容。
(2)思想教育工作,属于第一、二层次,是政治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倾向性,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人生观等。
2.作用和任务不同
(1)校园文化的作用表现为通过文化手段,形成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并以起影响人的思想,制约人的行为。其任务是围绕高职院发展目标,调动工作积极性。
(2)思想教育工作,调动人的积极性,包括两方面:政治积极性、工作积极性。
3.目的不同
(1)校园文化是以实现高职院的发展目标为目的。
(2)思想教育工作的目的,在于形成本高职院、全党和全国思想上政治高度统一,造成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
(三)两者联系
两者密切相关,相互渗透,具有许多共同点。然而,两者的视角又并非是一种共同的关系:思想教育工作,更多地把视角放在人的思想道德的建设上;校园文化就是在这一基础上,把视角更广泛地放在人的思想、素质、智力、理想上。
二、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改进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一)校园文化对思想教育工作的能动性
1.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方法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寓教于文化方法有助于改进与丰富思想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手段。操作方法生动、活泼,容易吸引人们参与并被人接受,观念内容是建立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的,员工和学生接受起来没有心理障碍与逆反心理。
2.促进思想教育工作载体创新。有了校园文化这一载体,思想教育工作就可以紧密地结合高职院的教研、文化娱乐活动来开展并得到充实。
3.促进思想教育工作机制创新。校园文化通过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精神氛围,改善了高职院基础建设,调动了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
(二)借助校园文化,改进思想教育工作的对策
1.实现思想教育工作与教学科研的融合。校园文化建设更接近高职院教学科研,有利于将思想教育工作的任务落实到高职院的具体工作中。具体而现实的高职院目标,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实现高职院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正是思想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2.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时代感。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的鲜明时代特征,有利于提高思想教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高职院精神、经营理念的提炼和培育,把党的基本路线贯彻到高职院各项工作中去,变成高职院的具体目标和行为规范;通过文化的辐射和渗透作用,把党的理想、信念铭刻在每个员工和学生的头脑里,融化到每个员工和学生的血液里。这样,为高职院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拓展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和外延。校园文化建设倡导的高职院精神、构筑的发展目标,使员工和学生看到了高职院发展的希望,不仅给思想教育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教育工作的内涵,而且在培育员工和学生群体意识、倡导高职院道德、规范员工和学生行为中,将思想教育工作延伸到了正常工作和学习时间以外。
4.增强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众性。校园文化建设的全员参与,体现了思想教育工作的群众性。广大员工和学生变以往教育中的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自觉实践。当他们感悟到高职院所倡导的价值观和目标的正确可行时,就会自觉地团结在高职院周围,为高职院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三、发挥思想教育工作优势,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发展
(一)思想教育工作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能动性
1.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保证。思想教育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挥人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能够保障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政治和人文环境。
2.塑造校园文化的灵魂。思想教育工作通过不断创新,用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启发人、教育人,不断解决员工和学生的观念与思想问题,并提高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塑造了校园文化的主要内容和核心。
(二)借助思想教育工作,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1.把思想教育工作放在首位。校园文化强调自我实现,容易诱发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功利主义思想,必须靠思想教育工作的引导教育。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对员工和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教育,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和学生。
2.突出社会主义党建特色。高职院党组织必须发挥党建优势,应用科学理论武装员工和学生,在干部管理中为高职院培育造就一大批骨干和精英,在高职院管理中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全体员工和学生为高职院改革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3.着眼于提高队伍整体素质。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把全体员工和学生塑造成为:服务高职院发展、促进经济腾飞、报效祖国的“社会人”;勇于创新、诚信经营的“经济人”;团结协作、恪尽职守的“职院人”;崇尚科学、善于学习的“文化人”;自尊自爱、文明高尚的“法制人”。
4.发挥党团员的表率作用。校园文化是高职院的群体意识,全体员工和学生是建设主体。校园文化是经营者的文化,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校园文化是管理科学,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力参与和积极推动;校园文化是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政工部门应发挥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代表着高职院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方向,党员、团员要当先锋、作表率。
四、立足高职院发展,抓好校园文化和思想教育工作建设
(一)抓好组织、队伍建设
如果没有这一组织保证和基础条件,建设校园文化改善和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就会变成一句空话,二者有机结合也是高职院机构改革的一种趋势。
(二)掌握运作原则
要把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与教育人、培养人、改造人作为必须遵循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要以诚待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真心实意地依靠职工办高职院。
(三)重视内容与形式统一
1.内容上借船出海,务实求新
(1)依靠道德教育。校园文化的核心是高职院精神,高职院精神是一种人格化的高职院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是高职院群体道德水准和道德风貌的集中体现。培养高职院精神,离不开道德教育,道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某些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高职院精神同样可以转化为健康的职业道德。道德教育的深入发展,不仅有利于促进校园文化建设,而且加速改变员工和学生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意识。
(2)依靠目标教育。高职院发展目标是高职院员工和学生从事教学科研活动的共同追求和目标所在。校园文化建设也好,思想教育工作也罢,它们共同的目的,就是把高职院近期和长期的发展目标与员工和学生近期和长期的物质文化追求紧密结合起来,进行思想教育,从而促进员工和学生形成奋发进取的思想观念,自觉为实现高职院发展目标和人生价值而努力。
(3)依靠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既包含于精神文明的文化建设,又包含于思想建设。同样,思想教育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也属于精神文明的范围。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思想建设又是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机结合,既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发展,又有利于带动各自发展水平。
(4)依靠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中间阶层,也叫有形文化。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属于有效载体,具有明显的目标性、稳定性和连续性,在规范执行方面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依靠制度建设,将二者有机结合,有利于高职院目标实现。
(5)依靠形象工程。通过加强高职院形象、员工和学生形象等,树立典型,宣传高职院,产生感染力和震撼力,通过榜样来现身解说高职院的价值观。这是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一项战略举措。
2.形式上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1)舆论灌输。启动传播媒体,发挥舆论引导,大力宣传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的功效,使员工和学生耳濡目染,潜能默化。
(2)文化活动。思想教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所创造的条件把高职院精神、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规范等,寓教于全面而有侧重的教育、健康的娱乐和高尚的享受等活动中,充分起到振奋员工和学生精神,凝聚高职院力量的作用。
(3)美化环境。不断地改善和搞好生产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美化、绿化和亮化工作,能有效地激发员工和学生自豪感。
(4)领导垂范。校园文化是经营者文化,思想教育工作也体现了高职院经营者的人格魅力。二者有机结合所产生出来的现代文化则是现代高职院的灵魂。
(5)运用载体。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教育工作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思想教育工作手段落后的问题。校园文化的硬件建设,为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手段。
(6)开阔思路。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上下一致,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形成合力,把思想教育工作这个虚功,变成有形有物、实实在在的具体工作。
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结合,是高职院改善和加强新形势下思想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这样,既能扭转那种脱离经济工作的空洞说教的偏向,又能促进和保证高职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不失为一条增强高职院发展后劲的必要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