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进步性的探究
2009-09-02范桂芳
范桂芳
公允价值强调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公允价值不仅能如实反映现行条件下与资产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入或与负债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的流出,还能如实地反映继续持有决策以及取得或处置决策对业绩的影响,从而可以比较容易地反映大多数风险管理战略的影响,有助于风险识别与管理。
一、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在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会计计量基础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中,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即净收益。传统收益决定模式所确定的净收益在企业所面临的经营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只能反映特定活动的结果和当期已经实现的财务业绩。它不能反映当期已经取得的全部财务业绩,也不能反映管理者的决策对财务业绩的影响,更不能区分价格变动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与管理者的主观努力所产生的影响,导致使用者无法及时、合理地评价各类交易、事项和情况对企业财务业绩的贡献,也无助于对经营者业绩的正确评价。
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益或损失。公允价值是公平、活跃的市场对相关资产和负债现实价值的客观评价,且每期必须进行新起点计量。所以,公允价值会计计量能反映现有资产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公允价值及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公允价值催生的全面收益概念在包含了传统会计收益中已实现的净收益的同时,也包含了已确认的尚未实现的一部分利得[U1]和损失,从而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并向经济收益看齐。因而,全面收益更接近经济学收益,能更真实和完整地反映当期交易、事项或情况的财务影响,从而更具信息含量,更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做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二、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第一,财务会计是一个人造的经济信息系统,其基本目标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其所需的信息。由于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及其在资源配置中主导地位的确立等会计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信息的主要使用者及其需求相应改变,财务报告的目标定位也由受托责任观转向决策有用观。
第二,在经营环境不稳定及物价波动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基于历史成本这一静态指标的会计信息无法满足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主要使用者的投资、信贷或类似决策对信息的需求。历史成本只能够反映资产、负债过去的价值,与活跃的市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无法正确地反映报告主体当期的经营业绩及当前的财务状况和面临的风险,更不利于预测、比较和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其所提供的信息缺乏及时性以及决策相关性。
第三,公允价值是以市场交易价值作为计价基础的,能够客观、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财务信息相关性。因为公允价值每期必须进行新起点计量,能反映不确定性和风险的现有资产和负债的现时市场价值,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能够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能够确切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第四,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决策的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或损失而做出错误判断,可以比较容易地反映大多数风险管理战略的影响,有助于风险识别与管理,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并极大地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使得金融资产的交易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因此,我国需要能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并且对管理层、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来说具有决策相关性的公允价值来计量金融资产及金融衍生工具。金融衍生工具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并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因为传统的成本计量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或取消之时,才一次性地报告企业在该金融衍生工具上的损益,而这实际上揭示的只是一个累积数字。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以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断的价值。因此,公允价值能计量和反映金融衍生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符合了会计信息决策相关性的要求,也符合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的要求。同时,将金融衍生工具的到期累计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2),第一版
[2]路晓燕.《公允价值会计:基于理论分析与我国的初步实证证据》.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3),第一版
[3]谢诗芬.《论公允价值会计审计理论与实务中的若干重大问题》.《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