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娱乐致死》看网络媒介的公众话语结构
2009-09-02张莹
张 莹
【摘要】 对《娱乐致死》批判电视泛娱乐化促使公众话语解体进行了探讨,并借用尼尔·波兹曼的观点分析网络媒介给公众话语带来的影响,指出我们仍处于新媒体的过渡阶段,新的公众话语正在知识与科技的激荡中构建。
【关键词】 娱乐致死;公众话语
人类如果深陷娱乐的漩涡,放弃了思考,势必将失去之所以为人的资格,而电视文化正促使着人类一步步向这一漩涡迈进。为此尼尔?波兹曼给浑然不觉的我们提了个醒,“娱乐致死”几个字一针见血的指出了症结所在。
一、波兹曼与《娱乐致死》
本书的作者尼尔·波兹曼,是美国著名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和批评家,首创了媒介生态学专业。他出版了20余部学术著作,其中《娱乐致死》、《童年的消逝》和《技术垄断》是他的代表作,被称为“媒介批评三部曲”。
在《娱乐致死》中波兹曼指出:在以电视为代表的电子技术引领下,公众话语开始解体并向娱乐艺术转变,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的成为娱乐的附属品,电视在一成不变的笑脸下,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话语结构,最终将使我们成为一个娱乐致死的物种。在前言里,波兹曼引入了两个截然相反的预言:奥威尔认为人们将毁于专制的压迫,信息被剥夺、真相被隐瞒使人们失去自由,成为独裁者的奴隶;赫胥黎担心的则是人们最终将毁于自己热爱的东西,对娱乐的无尽欲望将使人因享乐而失去自由。波兹曼借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人类社会的泛娱乐现状下,我们的文化精神已逐渐枯萎,可能成为现实的是赫胥黎的预言。波兹曼用了十一章节来充分论证自己的观点,具体如下:
(1)开篇在麦克卢汉“媒介即信息”的基础上,提出“媒介即隐喻”,它以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媒介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隐性的,不易察觉,但它实实在在的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甚至构筑了我们的文化内容。
(2)在第二章“媒介即认识论”中,进一步阐释了媒介对人类认知行为产生的影响,不同的媒介环境促使了话语结构和认知结构发生转变。
(3)第三章和第四章中,详述了印刷时代美国的文化成就和严肃理性的公众话语,对其大为推崇。但是电子技术引发的娱乐业时代使这一切荡然无存。
(4)在接下来的六个章节,波兹曼首先探讨了电子技术自身特点,决定了它再现世界时的支离破碎、构建公众话语时的混乱无序;接着从新闻、宗教、政治、教育几个方面着手,分析各个领域的娱乐化现状,对娱乐业时代进行强有力的控诉。
(5)最后一章波兹曼再次提出了赫胥黎的警告,使人们意识到电视的危险并寻求解决之道。
二、网络媒介的公众话语结构
《娱乐致死》出版于1985年的美国,当时电视娱乐化正盛行。为了让人们意识到其中的潜在危险,波兹曼以电视为代表,抨击了电子媒介以娱乐为名,导致公众话语的严肃性、明确性和价值都出现了退步,人类文化开始枯萎。当时的电子媒介中,以电视最为发达,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自然十分重要。自从人们进入了网络生活,尤其一些论坛、即时聊天、博客的兴起,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话语结构。网络创造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并在此之上形成了新型的公共话语,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与电视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波兹曼认为电视文化促使了公众话语的解体和碎片化,而网络上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在网络的对话环境中,很大的比重是通过论坛、博客留言、即时通讯软件进行的。网络的无限空间,无约束使任何毫无意义、支离破碎的对话、语言都找到了容身之处,甚至一些没有意义、只为表现情感的极端碎片化的文字,如“呵呵”、“哈哈”、“囧”都泛滥于网上。语无伦次,无聊琐碎更是通过个人博客一类的心情日志得到极端体现,在这里追求的不是逻辑严密的理性叙事,而是个人情感的随意宣泄,散乱无序的语句正是心绪的真实再现。网络媒介削弱了理性话语。虽然电脑屏幕可以像印刷品一样展示文字符号,甚至直接展示电子书,但是电脑和网络技术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不适合表现逻辑严密,论证充分的文字同直观炫目的图像、视频相比,干巴巴的文字缺乏吸引力,难以得到人们的注视。波兹曼所推崇的印刷时代那种严肃且理性,充实且富有内涵的公共话语势必无法在网络媒介上得到体现。
网络信息泛滥也极好的证明了赫胥黎关于人类将迷失于信息海洋的预言,网络空间的无限性和随意性为大规模信息的发布传播提供了条件。人们也意识到,在网络这个应有尽有的信息海洋中,越发难以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在Google和Baidu中敲进一个关键词时,我们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排除干扰,寻找所取,而且冒着时不时被新奇有趣的信息转移注意的危险。波兹曼认为在任何媒介文化中,信息的重要性取决于它可能促成某种行动,然而在网络文化中,信息与行动的比例严重失衡,人们将逐渐习惯于这一环境,形成新的获取信息行为模式。一方面网络穷尽所能,以各种媒体形式呈现极尽丰富的信息,却导致了人们注意力难以集中在一个地方,只能进行浏览,没有精力进行深度阅读。另一方面网络信息全面丰富,人们不需任何思索便可找到答案反而不利于大脑进行主动、深度的思考,阻碍了思维的发展。可见,尽管网络赋予了人们搜寻信息的便利,提高了效率,但它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网络也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在网络世界,人人都是信息的来源,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由于网络约束力差,缺乏监管,人们可以直接、随意地发布隐私,甚至造谣诽谤,借此达到情感宣泄的目的。于是没有根据,流于表面的信息的以传播,网络谣言泛滥。无论在信息数量和质量层面,还是伦理道德层面,都削弱了网络话语的真实性和可信性。反过来看,网络这头“失控的野兽”也给人们的认知结构、价值判断等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波兹曼批判电视并非因为电视致力于娱乐人民,而是电视逐渐将所有本应严肃的话题都包裹上娱乐的华丽外壳,长此以往,这势必会影响人们对这些话题的看法。长期停留在表层的感受将使人们无法严肃地看待它们,丧失理性思考的能力。与电视相比,网络无疑是更好的娱乐工具,它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互动一方面更是远远强过了电视。在网络世界,所有对电视泛娱乐化的忧虑都得以体现。网络就像是一个大杂烩,它包含了所有的话语形式,甚至那些电视不愿表现、无暇顾及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展现。而这些展现自然也是以娱乐为噱头,只不过这里的娱乐少了电视台的条条框框变得更加直白、更加露骨,网络成为了娱乐八卦的中心,使人们处于娱乐主义的裹挟之下,逐渐形成以娱乐视角看待所有问题的思维模式。
尽管波兹曼对电视娱乐极尽挖苦,但他承认每一种思想的新工具的诞生都会达到某种平衡,有得必有失,虽然这种平衡并不是绝对的。就像印刷术带来人类文明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毁灭了中世纪的集体感和统一感。网络媒介也是如此,虽然它为人类公众话语结构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仍有其积极的一面。网络媒介构建的大众文化将精英从神坛上推翻,草根文化得以抬头,这些都促使构建平等的社会和完善的公众话语结构。人们通过网络获悉千里之外的信息,借以指导生活。另外在网络上个人的情感、个人的思想和个人的生命首次得到彰显、传播和延续,自我和个性受到推崇,公众话语正呈现出重视个人意识的趋向。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印刷术产生之后,西方文化经历了200年才适应了这一新的信息环境,才产生了一批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发明和理论,形成严肃、精准的公共文化语境。这段时间差,意味着过渡、适应。所以面对网络媒介技术所引发的种种负面影响,我们不要过于悲观。电子技术产生至今,其实仍处于新媒体初始阶段,我们完全有时间、有机会去寻找好的使用方法、好的解决办法来构建适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公共话语结构。
参考文献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致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