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赔本”上一线
2009-09-02赵亚军
赵亚军
现代社会的高节奏,使得一切都在快捷上下工夫。由于是经济社会,人们总在计算投入和产出的比例,都想投入少,产出大,新闻记者也不例外。
如今有多家报社,大多以稿件的数量来给记者算分值,一篇稿件见报后大概能得多少分。大家心里都很清楚,这使得精明的记者自觉不自觉地总是在算计如何能恰如其分地付出,不出冤枉力,就可以得到同样的分值。记者采访自然要有投入,比如交通费、通信费、误餐费等,还有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时间。所以有些记者一接到新闻线索,首先判断需要付出多少,值得不值得到现场去。兼之如今是网络时代,给无数记者提供了“偷懒”的方便。甚至有个别记者,直接在网络上做新闻搜索,然后稍作修改,把外地新闻改成本地新闻来发,真是“无本有利”。对于同城媒体来说,有些跑同一条线的记者,甚至私下约好,同样的活动,有时候你去,有时候他去,然后一人写好稿子后用电子邮件传给其他记者。所以很多读者会发现,在同城媒体同一天的报纸上,会看到一模一样的稿子。甚至连标题、导语这样重要的元素都一样的新闻出现。这对掏钱买报订报的读者来说真是一种愚弄。
如果要当如上所述的那样的记者,精明地算计投入和产出,似乎省了力气,但其实在做记者生涯的很长时间里。除了所获得的那些基本分值外,几乎没有什么更大的收获,投机取巧只能应付基本的发稿任务,但绝对写不出精品。
任何时候,有付出才有回报,付出多少就回报多少。要想当一名好记者,辛苦的付出是必须的,只有投入才能写出好稿子,新闻史上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记者通过某种渠道获得了线索,投入与不投入,少投入与多投入,所得到的回报情况迥异。
《中国青年报》记者采写的题为《豫南庄户纷纷举行交接仪式取下神像挂地图,上蔡新华书店说,农民一年买走17500幅地图》的新闻,没有仅仅停留于对该县新华书店一年内地图的销售数量进行报道,而是更深入地采访,通过不断挖掘,使新闻达到了相当的深度。记者不断去追问:买地图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为什么买?他们把地图挂在哪里?在采访中,他们了解到农民在家里以地图取代神像,地图使农民的心胸和眼界变得更加开阔,购买地图成为农民市场意识增强和思维方式转变的重要表征。
如此的深入挖掘,使原本简单的一个事件变得意义重大起来,原来重大的新闻,有时候就隐藏在微小的事件背后。
笔者前两年写过一篇《追踪柴鸡蛋》的稿件。当时。城市里的集贸市场上出现了大量标明“柴鸡蛋”的鸡蛋,以高于普通鸡蛋几倍的价格出售,因为所谓的柴鸡蛋据说是散养的鸡下的蛋,这样的鸡没有喂饲料,营养价值高,所以很受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大家还是对它的价格提出了质疑,并且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真的会有如此大量的柴鸡蛋吗?
我当时在郑州日报都市报道处当记者,我和本部另外一名记者决定去追踪一下柴鸡蛋的源头:城市集贸市场上这些柴鸡蛋到底是从哪里来的?是否真的是农村天然散养的鸡下的蛋?
我们先来到一家集贸市场,询问他们卖的柴鸡蛋都是从哪里进的。为了套到信息,记者先买了1公斤柴鸡蛋,算是商户的“开口费”。另外也可把其带到柴鸡蛋的源头去做比对。最后商户告诉我们:这些柴鸡蛋是从郑州荣阳农村一个大型养鸡场进的。
这个答案初步肯定了我们的怀疑:城市里大量的柴鸡蛋不可能是散养的鸡下的蛋,而有可能是养鸡场里大批量出来的同样是饲料喂养的鸡下的蛋,营养价值和普通鸡蛋一样。
于是我们从报社要了一辆采访车,开始向乡下出发。从郑州到荥阳一路顺风,从荥阳到农村的路就开始崎岖坎坷了。首先是路不熟,必须边走边问;其次是路不好,甚至还走了很长一段山路。所幸的是那个养鸡场还算有名,一路被老乡指引着,我们顺利地到达目的地。
应该说,在几年前,就像大多数人一样,这家养鸡场的老板心地依旧很纯朴,这样的采访我们甚至都没有采用暗访的方式。而是单刀直入。我们先拿出买的那1公斤鸡蛋,问是否是从这个养鸡场进的。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们又问:“这是真正的柴鸡蛋吗?”
老板回答得很爽快:当然不是,哪里会有这么多的柴鸡蛋,这是我们这里的一种叫做“麻鸡”的鸡下的蛋。因为这种品种的鸡生出来的蛋都比较小,而且比较整齐,所以都“冒充”柴鸡蛋出售。
憨厚的老板还给我们分别拿了几个鸡蛋出来,一种就是普通鸡生产的蛋,一种就是麻鸡生产的蛋。他让家人给我们分别打了几个荷包蛋,又分别炒了几个鸡蛋,果然。这种麻鸡生产的蛋和柴鸡蛋真有“异曲同工”之效,蛋黄比较黄、比较亮,炒出来的蛋色也是金黄金黄的,然而当你品尝时。发现味道和普通鸡蛋没什么区别。
当天晚上,我们回来连夜赶写了稿件《追踪柴鸡蛋——所谓柴鸡蛋其实是饲料喂养的麻鸡产的蛋》,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读者打电话到报社,感谢记者为他们提供了这样重要的信息,他们以后不会再花大价钱去买其实和普通鸡蛋一样的所谓“柴鸡蛋”了。
记者需要通过深入的采访获得丰富和鲜活的素材,并进而通过追根求源式的分析、思考,去探求问题的答案。阅读这样的报道,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如果记者在采访中浅尝辄止,在写作中疏于思考,以较少的投入获取产出,固然也能刊发,但难逃被湮没的速朽命运。
有时候如果仅仅按照稿件的分值来论,记者采写某一篇稿件甚至可能是“赔本”的,但记者的采访活动毕竟是个一以贯之的工作,今天你预备着去采访的新闻。也许还有新闻背后的新闻,如果仅仅是肤浅地从单个的新闻表面来计算投入和产出,或者从不打算做“赔本”的买卖,那么你就不可能挖掘出不到现场就能发现的新闻。也就不可能写出与别人绝对不同的精彩华章。
老辈人常说:吃亏是福。有时候在新闻采访上,过于精明地算账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而恰恰是那些肯埋头苦干、不怕吃亏、不怕“赔本”的记者,才能写出好文章。渗透着汗水的文章,一定是沉甸甸的,只有你付出了,读者才能记住你,你才会获得工资之外更丰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