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导师组集体智慧 锤炼博士生科研能力
2009-09-02陈国思
陈国思
摘要:研讨课是提高博士生科研能力、出成果、出人才的一种培养方式。基本的方法,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成四个时段,用一年的时间组织四次讨论,使之覆盖学科的整个范围。研讨时先由学生报告研究的成果,全体导师和学生参与评点与讨论,在分析和质疑中把问题引向深入。研讨课的优势,在于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智慧,有利于培养博士生的问题意识,锤炼他们的科研能力,同时在相互竞争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老师也在互动中获益匪浅。研讨课的实施,需要学科点的导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导师之间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在培养人才方面速成共识。研讨课的成功,还需要选好论题,并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研讨课目前面临一些新的问题,需要在探索中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博士生;科研能力;研讨课;培养效率
近几年,高校研究生的规模扩大,一些大学的硕士研究生改为两年制。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到了博士生的生源质量。总体上看,现在博士生的学术起点不能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博士生相比。面对前进中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培养方式,来提高培养效率,保证培养质量。武汉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十余年来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坚持并逐步完善了一种博士生培养的形式,这就是研讨课。这种形式最早是由老一辈学者,如陆耀东教授、易竹贤教授、孙党伯教授、陈美兰教授等带头实施的。龙泉明教授和於可训教授等也参与了探索,迄今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笔者认为可以作为现在新条件下博士生培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一、实施的方案和方法
博士生,已经具备了系统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研究能力。基于这一情况,我们为博士生开设的专业课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由导师向自己带的学生单独开设的课程,主要是指导学生从事研究。二是在新生第一学期向全体博士生开设的前沿问题专题课,由学科点的导师轮流主讲,每人讲二到三次研究性的专题,目的是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第三种类型,就是博士生入学第二学期开始,用一年时间完成的研讨课。
研讨课已经开设了十余年,从开始到现在经历了一个变化和完善的过程。早期,博士生人数少,一般是由导师提出一个题目,先让学生准备,然后约定一个时间,导师组和研究生一起参加研讨。先由学生报告研究的内容,后由导师组进行评点。所谓评点,其实就是会诊,会诊既肯定学生的优点,又指出其存在的问题。重点是后者,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每位导师有自己的学术背景,评点的角度有所不同,提出来的问题往往既有针对性,又在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对学生深化课题的研究很有帮助。
因为取得了照好的成效,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这门课正式列入了培养方案,占2个学分。也就是说从那时开始,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生研讨课成了一门固定的学位课程。实施的形式也作了规范,具体方法是在学生入学后的第二学期开课,持续两个学期。每个学期安排3次研讨,总计6次。这6次的研讨覆盖本学科的全部内容。相应地,我们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6个时段,即20世纪初期文学、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研讨,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循序渐进。研讨前,要求每个学生在约定的时段内选题目,写出详细的提纲。准备的时间,一般是一个月。也就是说,学生从确定题目,到查阅资料,撰写提纲,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每个学生自行选定的论题不一样,但都在同一个时段里,所以提出的问题往往有互补性,可以形成一些讨论的热点。通过讨论,对热点问题的认识得到了深化,又能涉及该时段里的广泛现象,使学生对这一时段里的文学发展情况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学生每人发言时间大约15分钟,不能念稿子,要用口头表达的方式介绍自己的主要观点,并做必要的论证。然后导师组进行评点,学生也可参与讨论。这样,经过两个学期共计6次的集体研讨,博士生实际上对整个学科进行了一次系统深入的回顾,写出了总计6篇的发言提纲。这些提纲,吸收了老师的评议意见后,可以写成学术论文发表。研讨课的考核方法,就是由学生提交6次讨论中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导师组综合参照6次讨论中的学生表现,经协商给每一个学生打出一个分数,作为这门课程的成绩。
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博士生的招生规模扩大,研讨课遇到了新问题。一是每个学期3次讨论,每次讨论一般花一个月的时间准备,这几乎占了一个学期的四分之三。学生反映压力太大,并且限制了他们的研究个性,没时间去研究个人感兴趣的问题。事实上,由于现在的博士生大多是从硕士直接考入的,学术积累不如以前有工作经验的学生,要他们在一个月时间里完成一个专题的研究确实有难度。二是由于人数增加,每人15分钟发言,就得花三四个小时,老师评点和同学讨论就没有时间了。如果改成上下午连续进行,则又太疲惫,效果不好。
针对这些新情况,我们对研讨课的形式做了改进。
(1)把研讨课的总量减为4次,同时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分为四个时段:20世纪初和五四文学、三四十年代文学、“十七年”及“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每次仍然讨论一个时段中的问题,每个学期讨论2次,持续一年完成。这样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使他们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来搜集资料,进行准备,也使他们能够研究一些自己更感兴趣的课题。一年下来,既保证了学生对学科的总体情况进行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和总结,同是又增加了他们个人选择的自由。
(2)对学生的发言方式做了改革。一是实行分组发言,即不像以前学生人数少时要求每个学生都发言,而是把学生分成两组,每次由其中一组做中心发言,其余学生和导师一起参与讨论。没有发言的,下一次做中心发言,交替进行,这样就减少了发言人数,给研讨留出了足够的时间。按十几个学生的规模计算,每个学生发言15分钟,加上师生的研讨,能够保证在半天的时间里完成。二是要求发言的学生向全体老师和同学提交一份打印好的发言提纲或者完整的文章,这就要求发言者做更为充分的准备,从而提高了研讨的质量。三是对导师参与研讨的方式也进行了改革。原先老师主要是评点,学生是聆听和记录。后来我们发现这样做气氛比较沉闷,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而且老师事实上只是提出问题,没有真正参与讨论。我们的改进是让老师直接参与讨论,在学生发言后带头把论题引向深入。这样做效果非常好,不仅活跃了气氛,而且提高了研讨的水平。
(3)引进了新的研讨方式。早期,我们基本是由学生在规定的文学史时段里自行选择研究题目,这样做的好处是学生有自由选择权,但缺点是各自提出问题,不大容易形成讨论的焦点。虽然经老师的引导可以加以弥补,比如引导到一个有意义的方向上去,但学生毕竟不能事先自觉地来讨论一个共同感兴趣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后来采用了一种新办法,即先由导师组根据国内学术动态和本学科点学生的实际情况商定一个既具有学术含量、又可能引发争议的题目布置给学生,规定要围绕
这个题目来讨论。这样做效果很好,不仅话题集中,便于相互质疑,使气氛十分热烈,而且由于这类问题往往具有重大的意义,讨论中虽然不能达成共识,但可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事先布置中心议题的讨论,往往可以产生实际的成果。有很多次这种形式的讨论,最后形成了一组笔谈,在刊物上发表后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4)举办学术沙龙。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们要求在整个研讨课程结束前,由博士生利用在研讨课中所取得的成果组织一次学术沙龙,作为最后的检验。沙龙面向全体专业课老师和学院全体研究生,由学生自己主持,并且打出广告欢迎全校有兴趣的学生和教师参加。每个博士生都要在沙龙上报告自己的研究成果,由专人进行评点,而且留出时间让听众提问,进行互动。有几次学术沙龙吸引了四五百人的听众,这既锻炼了博士生的组织能力,又活跃了校园的学术气氛。
二、研讨课的优势
研讨课开设十余年来,成效是明显的。有一组数据有助于说明问题:我们学科点的博士生在读期间在研讨课提纲基础上吸收老师的意见修改后写成的文章,发表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外国文学评论》上的有十多篇。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学术月刊》、《人文杂志》、《天津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江汉论坛》、《外国文学研究》及《武汉大学学报》等重要刊物上的文章,按2000年至2002年的统计数据,3年里达到120余篇,年人均2篇。这一成果有多方面的背景,反映了博士生个人的努力和导师的有效指导,但研讨课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研讨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发挥导师组的集体智慧,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博士生的培养以前曾流行师傅带徒弟的模式。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落实了责任制,便于指导,但它的缺点是导师的知识结构和治学方法带有个人的特点,有时就是局限,不利于学生拜多人为师,开拓学术视野。集体研讨的方式,则可以把所有导师集中起来,对博士生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导师的知识及治学方法彼此互补,分别从各自的立场和角度进行评点,提出不同的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便于争鸣。这样透露出来的信息和提出的建议,远远地超出了一个导师所能提供的范围和水平。对博士生来说,这成了一次思想盛宴的享受,他们从中受到启发和锤炼,有利于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2)导师能够了解一届学生的全面情况,从而能在比较中更有针对性地制订自己所带学生的培养计划。一个导师带学生,他一般很难了解其他导师所带的学生,这不利于导师从横向比较中准确评价自己所带学生的特点。失去了横向参照,也就没有了全局观点,指导学生也就只能凭经验。有了研讨课这一平台,情形就不同了。研讨课,所有导师和学生都要参加,而且要发言。通过交流,所有老师和学生相互都很熟悉。导师掌握了全体学生的情况,对自己所带学生的优点和不足了然于心,因而也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显然有利于博士生的成长。
(3)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相互质疑,这成了激活学生思维、强化其问题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研讨课的目的,主要不是达成某种共识,而是让学生经历一种有意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术积累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论题,并来陈述研究成果、接受师生共同检验。首先是选题。选题的范围有规定,但具体的研究课题得自己寻找,这就需要他们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以便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来。寻找问题的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找到有学术含量的问题,是跟提问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关键是看你面对同一对象,能不能从新的角度切入,使提出的问题既具有新意,又具有分量。发现这样的问题,是研究取得实际成果的关键一步。要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己去选题,这既是给他们在这一范围内发挥自己学术个性的自由,但同时又是考验并锻炼他们提出问题、或从新的角度去发现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在研讨课的平台上报告研究的成果,其实也是要求他们在限定的时间内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并提出关键的证明。这要求发言者能把握住自己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同样,在讨论中,作为聆听者要对发言进行评价,或提出问题,甚至提出反对的意见,这也需要有能力在交流中抓住关键的问题,并把这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这样的方式,实际是对博士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强化训练,也是对其思维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有了自觉的问题意识,不仅能发现和提出新问题,而且能把思维引向有意义的方向,从而保证取得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研讨课中的寻找问题,提问和讨论,都是很有效的强化问题意识的方法,对于提高博士生的科研能力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4)公开的亮相,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压力又可以转化为学习的动力。研讨,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次公开的亮相,不仅要面对全体导师,而且要接受全体同学的检验,这是一种压力。发言者都希望能拿出有价值的学术成果,给老师和同学留下良好的印象,决不希望把发言搞砸了。因而参与研讨,就成了一种友好的竞争,竞争又是建立在拿出更好的学术成果的意图上的,这就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十分认真地对待每次发言,从选题、查阅资料,到拟定论文的提纲,直到写成论文,进行精心的准备,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这种充满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都是准备好接受不同意见的碰撞的,他们由此得到的指导性意见乃至批评性的意见,对他们的帮助都是直接的,而且是十分有效的。这是因为他们已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不同的意见会引导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研究成果,从而把思考引向深入。
(5)师生互动,彼此都能从中受益。导师的学术水平,总体上当然要超过博士生,他们的治学经验也比博士生丰富得多。但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当老师的不可能样样精通,所以不能说导师在所有方面都比博士生强。尤其是在具体的研究课题上,由于博士生已经投入大量精力做了充分研究,他已经成了这个课题上的专家,导师不一定比他更有发言权。在研讨课的平台上,博士生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其范围和方式常常超出导师的预期。当然,他们提出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合适,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不一定达到理想的深度。甚至有可能缺少历史感,经不起推敲,但他们提出的这些五花八门的问题,给老师提供了许多有趣的信息。当老师的,在帮助学生分析其研究成果的得失时,自己也会从中受到启发。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有学生在研讨课上报告研究成果时,提供了新的资料线索,介绍了新的研究动态,甚至是国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参与讨论的老师的兴趣,当老师的当场向学生请教这些资料的来源,甚至请学生帮忙借书来读。这时,研讨课就从通常的由老师向学生单向度地传授知识和治学经验,变为在平等的对话中的双向交流。双向交流,是一种信息不断地双向反馈的知识交换
过程,有助于把问题引向深入,因此不仅是学生从中受益,老师也会受益匪浅。
研讨课其实还能成为参与讨论的导师之间的多向度的交流平台。高校教师,学术交流的途径不少,但大多限于正规的学术会议,平时同事之间不大会就学术问题进行沟通。学术会议上的交流,水平当然高,但交流的深度有限,不大可能展开实质性的讨论,更不用说是争论了。但在博士生的研讨课上,通常的顾虑全都可以打消。老师不可能不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之间有互补性,但也难免发生冲突。即兴的评议,反映的是导师已经形成的学术观念和评价标准,而他们的学术观念和评价标准完全有可能是不同的。于是观念与观念之间,标准与标准之间发生了碰撞。有时参与讨论的老师之间争论起来,热火朝天,学生喜形于色地坐在旁边静观,十分有趣。其实,这样的情形是既对老师有益,也对学生有利,因为它创造了一种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学术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可以饧所欲言。不同观念和不同标准的碰撞,不一定达成共识,但无疑可以让参与者享受研究和思考的过程,领略不同的提问方式的效果,从而激发人去思考,并捕捉思考过程中的思想火花。这样的交流平台,是激发人思考的平台,是追根刨底的创新平台,也是增进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基于学术平等的信念而建立起来的感情和友谊的平台,从而开创了师生互动、携手共进的可喜局面。
(6)集思广益,有助于学生确定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研讨课的范围覆盖整个学科,学生在学科的某个时段所做的专题研究经过研讨课上师生共同的评议和切磋,会引出不少新的有意义的话题,促使学生去做进一步的研究。在评议中,老师们会从不同的角度评估一个选题的价值。如果某个选题有价值,甚至可以做成一篇博士学位论文,他们就会建议学生调整思路,重新规划,按博士学位论文的标准来准备。如果多数教师持有同样的看法,一般说明这个选题的确能够成立,可以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选题来做。这时,研讨课实际上就成了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预审议了。我们学科点,确有一部分博士学位论文是在研讨课中获得老师的肯定,然后调整研究计划,确定为正式选题的。
三、所需的几个条件
研讨课,在实践中被证明是一种出创造力、出成果、出人才的培养博士生的方法。当前,在读博士生大多是应届毕业的硕士,学术积累不深厚,缺乏科研的经验,更需要在问题意识及创新思维方面对他们加强训练,因而由师生共同参与的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创新性思维的这种研讨课形式,对现在的博士生更加适用了。
不过研讨课的成功也是有条件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的条件必须具备:
(1)学科点的导师必须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自己的学生,不分亲疏远近。这实际上是要求所有导师都要突破以前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中形成的那种特殊的师生关系观念,与所有的学生建立起亲切平等的联系。在研讨课上对学生的报告进行评议并参与讨论,主要地不是讲好话,而是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直率一点,就是以批评为主。如果不是把所有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学生,就不好发表批评性的意见了。而如果只说恭维话,那又与研讨课的初衷大相径庭。从某个学生的导师角度看,他也必须把别的老师对这个学生提出的批评意见理解成是把这个学生当成了他自己的学生来要求,是一种责任心的体现,而不是故意与我为难。否则,对学生的批评性指导,就会变成导师之间的互相对立,研讨也就无法进行下去。对学生来说,同样如此。博士生与自己的导师的关系当然要密切一点,但这不应妨碍他们与别的导师建立起学术上的良性互动的关系。我们经常要求学生与别的导师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就某个专题请教这方面有研究的老师,由此建立起良好的私人关系。有了这样的基础,研讨课上学生就不难接受老师提出的批评性意见,有些批评性的意见甚至是非常尖锐的,也不能保证没有片面性,但学生都能从正面来理解,吸收其中有启发性的成分。
(2)老师之间必须具备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学生一视同仁,实质上是要求老师之间在培养学生问题上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不把可能存在的个人意气带到研讨课中来,一起为研讨创造一种学术平等,能够畅所欲言的氛围。我们学科点,老师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在学科建设等大的问题上能达成共识,并且都有一种相互尊重的态度,这就为研讨课的顺利实施创造了条件。如果老师之间存在重大的分歧甚至有对立情绪,自然要妨碍研讨课上对学生进行评议和参与讨论。有了成见甚至对立情绪,很容易会把别的导师对我所带的学生的批评看作是故意与我为难。如此一来,研讨也就无法正常进行下去。从更为根本的意义上说,这其实也是一个现代化的教学理念问题。如果能把培养优秀的博士生当成大家共同的事业来做,个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分歧就不会影响到对学生的培养。只要认识到以前师傅带徒弟式的培养方式存在局限性,认识到一个专业基础扎实、理论素养好的优秀博士的培养需要全体导师的集思广益,一起栽培,就会把个人的关系与培养学生的问题分开来,置学生的利益于重要的地位,不以个人的情绪影响研讨课的正常进行。
(3)研讨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研讨课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准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向学生布置任务。如果是集中研讨某个前沿性的问题,则需要全体导师事先商议好研讨的题目。实践证明,要找到一个前沿性的有价值的讨论题目并非易事。它一般是当前的热点问题,存在着争议,而且关系到整个学科的发展,比如评价标准的改变、审视角度的调整、侧重面的变化等,往往反映出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调整和时尚的变化。再说得具体一点,比如对五四文学的评价,在新保守主义思潮的背景中现在正在发生某种微妙却又十分重要的变化,你如何看待这样的变化?又比如对左翼文学的评价,已经经历了大起大落的过程,现在如何给出一个比较公允的评断?“十七年”文学和“文革”文学有没有可取之处,对它应该如何把握?新时期文学曾经被认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可是现在回过头去看,好像也不尽如人意,甚至已经有人提出它是相当幼稚的,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评价?这些问题,不可能达成共识,但确是十分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不在其自身,而在于它们背后的观念。观念的变化,直接关系到对文学的评价,影响到当前文学的发展。围绕这些问题来讨论,主要的意义不是得出一个结论,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去深刻地理解价值观念与文学评价的关系,深刻理解标准的变化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学,更深地理解文学与人的尊严的关系。归结到一个根本点上,这就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的能力。
准备工作的第二方面,是要求学生认真地从资料做起,找出有价值的论题,写出详细的提纲,甚至写成正式的文章来。对草率从事,马马虎虎的行为要提出批评,树立刻苦用功的正气,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学术风尚。事实证明,只要选好讨论的题目,学生又进行了认真的准备,研讨课的效果一定会很好。
四、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事物总在发展和变化。博士生研讨课虽然富有成效,但它也在遭遇新的问题,需要不断的探索。探索的过程,也就是发展的过程。
我们学科点博士生研讨课目前碰到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如果集中讨论一个学术问题,那么论题就不容易选择。一届届博士生研讨中国现当代文学将近百年的发展史,要找到新的具有前沿性的学术问题不容易。二是由于扩招,博士生人数增加,组织一次研讨如果仅用半天时间就显得紧张,那么如何安排学生的发言方式,老师又如何进行评点并参与讨论?三是现在博士生研究水平高低不齐,如何在讨论课中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发挥研讨课的优势,也成了一个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针对这些新的情况,我们的解决办法也有三点。一是如果讨论一个具体的学术问题,就由导师组先行商议讨论的题目,发挥集体智慧,找到既具学术前沿性又便于联系实际的论题,保证研讨的质量。二是在学生准备研讨论文的过程中,导师先行介入,有针对性地加强指导。也就是说,导师直接参与到学生的准备过程中去,而不仅仅是在研讨课上进行评点,这保证了学生写出的文章能达到基本的标准。三是改革学生发言的方式,比如压缩发言的时间,视情况指定学生轮流做重点发言,其他学生一起参与讨论等,目的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重点发言的机会。
博士生研讨课是一种探索中的形式,我们的方法和经验肯定有局限性。提出这种方法,并进行一些理论探讨,目的仅仅是进行总结,以期做得更好一些,并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责任编辑陈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