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国时期社会力量建设图书馆分析

2009-09-02侯玮辰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09年4期
关键词:申报图书图书馆

侯玮辰

摘要民国时期中国的图书馆事业经历了一段飞速发展,社会力量起到了重要作用。该文基于《申报》1925—1927年的报道,即主要根据上海地区的案例,分析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4种主要形式,并对其原因作了分析,发现了社会背景和图书馆自身努力在其中的作用。

关键词民国时期图书馆建设社会力量

1873年在上海创刊的《申报》是民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发行几乎遍及全国,报道内容虽主要集中在上海及周边地区,但也有相当篇幅的全国新闻,影响力甚大,乃至现在南方的一些地区还将“申报”二字作为报纸的代名词。笔者对20年代中后期的《申报》进行了考察,发现了相当数量的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事例。这些事例证明此种行为是有历史传统的,而近年来,图书馆又开始尝试通过借助社会力量的帮助来加快自身发展。因此,通过对这些事例的分析,或许可以为现在处在摸索中的一些图书馆提供启示。

1《申报》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报道数量

民国时期作为现代图书馆引入阶段,图书馆在数量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同时也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图书馆学家。特别在当时就被称为“新图书馆运动”的时期里,上海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开放商业城市,其中西文化交点的特殊位置和发达的经济,将它推向了“新图书馆运动”的中心。根据1935年出版的《全国图书馆调查》,上海是全国拥有图书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有公立图书馆34座和私立图书馆114座,共计148座,远高于北平的79座(公立图书馆36座、私立图书馆43座)。而上海的图书馆不止拥有庞大的数量,无论是东方图书馆、上海市总商会商业图书馆,还是暨南大学、沪江大学或南洋大学等高校中的图书馆,都拥有数万册藏书和现代化的图书馆管理,这些都使得上海的图书馆代表了当时中国现代图书馆的发展水平。而笔者将着重以1925年到1927年这三年间《申报》的报道来进行分析。选择这一时间段,主要是因为1925年发生了一系列重要事件,如鲍士威博士访华和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同时图书馆在这一时段内也经历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使得报纸给予了图书馆更多的关注和报道。而1928年开始,上海市教育局开始对原有的私立图书馆进行统一管理,使得政府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上开始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因此,以1925年到1927年这一段相对独立且充分的发展阶段为例,可能更能说明一些实际的状况和问题。

《申报》在1925之后每日大致有4—6版,其中国内要闻和本埠新闻分别占据一版,另外还有商业信息、教育消息和戏剧综艺等多种版块,以及大量的广告版面。《申报》上关于图书馆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教育消息专栏内,也有一部分关于地方图书馆的信息会出现在地方通信这个类似快讯的部分中。由此看来,图书馆在当时的社会认识中,是作为教育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1925—1927年,《申报》上关于图书馆的各种报道一共有264条,其中81条跟各种图书馆的建设相关,这类新闻报道大致包括了新建图书馆、旧馆的修缮、图书馆书籍的增添这几大类。从数字上来看,这3年间接近三分之一的图书馆报道是与图书馆建设有关,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从表1来看,我们可以进一步发现社会力量参与更是在整个图书馆建设报道中处于绝对多数。其中,49条明确提及社会力量对图书馆建设的参与并且是建设的主体。另一方面,政府力量在前两年参与图书馆事务很少,只有18条是以政府为主体建设图书馆的报道。到了1927年下半年,由于上海市教育局开始筹办民众图书馆才使得这一年政府力量建馆得到了一些重视。1926年,有4条报道是关于使用返还的庚子赔款建设图书馆的情况,北平图书馆是主角。同时,有11条关于学校图书馆建设的报道没有明确提到建设经费的来源,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学校的图书馆建设乃至学校自身的建设都大大依靠社会力量,由此看来即使是学校图书馆,社会力量也与它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尽管到了1928年以后,政府更多地介入图书馆建设活动,依然需要不断向社会广泛征集图书来支持图书馆的建设、发展。

从这些报道的来源地来看,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上海及周边地区,其中上海本地的报道就有49条,超过报道总数的50%。剩余的主要来自南方的苏州、厦门、嘉兴等地,只有三条来自北方。《申报》作为在上海出版的报纸,尽管它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力,但毕竟无法完全摆脱报纸出版地的影响,更关注本地和周边地区。另外,这种报道上的不平衡,也确实与上海及周边地区图书馆事业较发达这一事实密不可分。

2《申报》报道中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形式

从49条社会力量参与建设图书馆的报道中大致可以总结出几种不同的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形式。这些形式包括了群体集资建设图书馆、个人或组织建设图书馆、图书捐赠以及旧有图书馆对外开放。前面两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建设经费的来源和管理有所不同。而这几种方式还是经常同时出现,比如宜兴图书馆的建设就是当地居民集体筹资和广泛捐赠图书的结果。

2.1集资建设图书馆

这里所说的集资建设图书馆主要是指通过大范围的募款和捐赠等建立起来的图书馆,如上海的通信图书馆、1927年之前的民众图书馆、暨南大学图书馆和宜兴、嘉兴与宁波等地建立的公共图书馆。

这种图书馆建立的方式一般是这样的:首先由一些人士发出建设图书馆的提议,然后成立相关的建设筹备委员会对专门事宜负责,之后通常会组织较大范围的募款行动,最后用筹得义款进行实际的图书馆建设。当然,也有一些图书馆是先行向地方政府借款进行建设,然后再广泛筹款以归还借款。

在集资建设图书馆的过程中,募款是最主要的环节。从《申报》的报道中很难看到太多的细节,不过可以了解到这种募款的基本做法。首先募款的对象必然是未来图书馆建成之后的受益者,比如暨南大学图书馆的筹建首先是在校内学生中进行募捐,募捐款额达到1万余元,这一数额相当于一个图书馆馆长10年左右的工资。但是集资并不只是局限于此,发动老校友和旅居外地的同胞都是筹备委员会经常进行的活动。而且在地理上也所涉甚广,1928年沪江大学图书馆的筹款活动就组织了多支募款队,赴长江流域各地甚至是南洋募款,历时三个月。而暨南大学图书馆也同样有过向南洋华侨募款的活动。

对于集资所建的图书馆,最初所募得少则几千,多则十余万的款项一般用于馆舍建设,然而对于一个图书馆来说,它的投入是长期的。一般的大学图书馆由于有学校经费的支持,其日常运营费和购书费还是有一定保障的。也有一些图书馆,它的初次募款非常成功,远远超过了馆舍建设的经费要求,于是多余的部分会成立一个基金会来进行管理,用于图书馆日后的长远发展,如总商会图书馆每月从基金可以得到3500元的经费。但是还有一批图书馆,需要将集资募款活动不断持续,用来维持日常开

支。如上海通信图书馆,就是一个由社会团体集资建成的公共图书馆,对它进行管理的上海通信图书馆共进会的13位成员一直以个人的财力支付图书馆所需的各种费用,并轮流在图书馆内服务,维持图书馆的运转。

2.2个人或组织建设图书馆

这种形式与群体集资建馆的区别在于建馆的出资人相对比较单一,可能是一个人或者是一个特定的组织。在3年的新闻报道中个人独资建设图书馆的事例很少,只有著名的华侨教育家陈嘉庚出资50万在福州和厦门建造图书馆、奚萼铭出资建造苏州图书馆、杭州湖墅邮政局长变卖家产建流通图书馆以及苏州乡绅自建大苏平民借书处。以陈嘉庚为例,他是旅居南洋的华侨商人,一直热心于教育事业,先后在新加坡和福建建立几十所学校,1925年底他决定用自己在橡胶行业里的盈利建造两所图书馆。他原本在1925年春就有意捐资创办大规模图书馆,但是未果。他认为福建省上下没有一座完备的图书馆,对于学校和社会教育影响甚大,实为一大憾事,因此借年底企业大量赢利的时机,投巨资创办两馆,用以培育民智、发展教育。而在他所建立的集美学校内也配有图书馆,此馆至今依然存在。

这种个人出资建馆的行为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图书馆建设的投入较大,参考其他报道中的数字,一般建设一座新式图书馆馆舍需要万余元的投资,一般的个人缺少这样的经济实力,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地区建设图书馆时会采用大范围的集体捐款形式。而社会组织建设图书馆的案例则相对较多,其中最重要的自然是上海东方图书馆。东方图书馆从其馆舍建造到日后的图书采购和日常维持,经费全部都由商务印书馆承担,每年经董事会议通过预算。其最初的开办经费是由商务印书馆的公益基金中划拨出来的,光建筑馆舍的花费就达到10万余元;1926年商务印书馆拨给东方图书馆的预算经费也达到了22000元。

2.3图书捐赠

图书捐赠是几种社会力量参与形式中最频繁出现的一种,3年间与征集图书相关的报道一共有13条。无论是一个新馆开幕还是旧馆进行扩充,图书馆都会向社会寻求帮助,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教育局在筹建民众图书馆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呼吁社会各界捐赠图书,一个月之内呼吁3次之多。而他们呼吁捐书的对象也不仅仅是个人,同时也会向各大书局、报馆请求捐赠新书和报纸。

从媒体报道来看,社会各界对图书馆的捐赠还是很积极的,以上海的总商会商业图书馆为例。1926年5月12日的一则《总商会图书馆新到各处赠书的报道》中提到:

总商会图书馆自征集全国各县县志后,现悉各县陆续送到者,计有邳州、沛县、奉贤、海州、东海、青浦等县志,罗鸿涛特将手抄乾道临安志割要惠存……又美国政府出版图书均寄赠江苏交涉公署,该馆特请交署关于商业图书遗赠商业图书馆藏置……该书已于日前取到二大箱共计300余册。

类似的报道还在1926年6月11日、1926年11月15日和1927年4月11日分别出现,每一次接收的图书都在百余册。而根据另一些数据显示,总商会图书馆初创时期自购图书占20%左右,其他均为捐书。

在这些关于图书捐赠的报道中,比较引起笔者注意的是一则中华书局关于其出版的四部备要的广告。这条广告提到如下内容:

奉天省当局订四部备要五集全预约九十余部,分颁省立学校及各县图书馆;京津沪粤各埠绅商有多人订购四部备要五集全预约捐赠故乡及有关系之学校或图书馆;各地旅沪商学界颇有筹资订购四部备要五集全预约捐赠故乡学校或图书馆;各校校友亦有筹资订购四部备要五集全预约捐赠母校图书馆……捐赠之书如加购书籍可于箱上刻捐赠人姓名不另加费。

这则广告中列举了很多人购买四部备要捐赠给各地的学校和图书馆,而一部四部备要当时的订购价格为1200大洋,全部五集则有两千册之众。如果真如其广告所言,那么将是一次非常可观的捐赠活动。而这样的状况在1929年《万有文库》出版发行的时候又一次出现,《万有文库》第一集2010册,预约价为360元。在1929年4月开始预订之后不久,就出现了“浙江省政府一次整购一百零五部,湖南教育厅一次整购七十部,辽宁省教育厅亦拟定购百部,陕西省党部已编列预算为各县党部图书馆各购一部”。

但这篇广告之所以引起笔者的注意,并不是仅仅因为它列举了捐赠状况,而在于出版社将向图书馆捐赠图书的行为作为其出版物销售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是否可以由此得出在这一时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援助图书馆建设的风气这一结论呢?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笔者只着重考察了上海地区的状况,但是这种局面不是单一的,国立北平图书馆每年万余册的新增图书中,有3千册以上也是来自于社会捐赠,所以在北平图书馆的馆务报告中,每年都会用大量的篇幅来列举捐赠人的名录。这种状况在1932—1936年的报告中都一直持续着。

2.4旧有图书馆的社会开放

将原来的有范围限制的开放,变成更广泛的公开阅览这种行为,在笔者看来,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方式,它增加了公共图书馆的数量并扩大其影响范围。这种扩大开放范围的图书馆一般是一些学校的图书馆,比如商业大学图书馆、广肇公学图书馆和坤范女学图书馆。这些学校图书馆的开放多是出于社会教育的需要和改进娱乐方式的目的。以广肇公学为例,其为泰国华侨在沪建立的学校,图书馆原本为师生参考所设,而其校长卢仲虔“鉴于社会教育之重要,特将该馆开放,以便各界男女前往浏览,并不取资”。

但是这些图书馆毕竟不是作为公共图书馆所建,它的开放程度还是有限的,比如广肇公学图书馆,在上午开放时间入馆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但是下午进入需要上海图书馆协会介绍信。而坤范女学的图书馆是面向学校低年级儿童开放的儿童图书馆,它扩大开放,允许外校儿童来馆也只是在放寒假的这段时间内。尽管这种开放并不全面且有一定的限制,但是这种尝试是有益的,在当时整个社会重社会教育、兴图书馆的氛围之下也不应被忽视。

3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因分析

从上文对《申报》报道的描述来看,1925—1927年问,上海及周边地区社会对于图书馆建设还是给与了多种形式的有力支持。而且像东方图书馆、通信图书馆以及总商会图书馆,它们在上海图书馆事业发展史上都是具有重大意义和巨大贡献的。而那些通过集资建设起来的图书馆所发动起来的人员数量也是相当可观的。那么,到底是什么激发起了社会如此大的热情来参与到图书馆的建设中呢?

3.1社会兴教的风尚

整个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以及切实的教育建设行动,应该是这种社会参与的重要社会背景因素。报纸这种传统媒体作为社会主流意见的重要传递途径,其大量的、持续的新闻报道恰好充分体现了社会上的这种风尚。笔者在翻阅这3年的《申报》的过程中,感觉当时整个社会对于教育问题给予了相当大的关注,对于各地教育状况的动态的报道较多,这几

年正好处于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使得政府连续不断地大力推广教育很难实现,但是对于通过教育来培育民智、借以强国的意识并没有丧失,新闻报道的旁敲侧击则不断唤醒和加深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同时,教育兴国这种从晚清以来就一直存在于中国广大的知识分子之中的意识,已经得到了很长时间的实践。在《浙江流通图书馆筹备就绪》这一篇报道中转载了筹建图书馆的陈涤新的建馆申请,其中提到“然处今之世,欲挽回道德,振救人心,非提倡人人读书不可”,而图书馆之建立就是实现愿望的重要途径,类似的表述也经常出现在图书馆向社会寻求捐赠的报道之中。可见,社会人士对于关注教育、协助发展教育是有普遍共识的。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当时社会对于其他教育机构的捐助也是非常可观的。还是以陈嘉庚为例,在他看来,“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拙”,而“欲尽国民一份子天职,以一平凡侨商,自审除多少资产外,绝无何项才能可以牺牲。而捐资一道,窃谓莫善于教育”。所以,他在中国建立了集美学校和厦门大学,而投资50万再捐建两所图书馆实际上应该说是在完成他所建立的一套教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社会整体对于教育的关注和积极投入为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中国千年来的伦理道德中,一直存在着通过为社会众人谋福利,以求得社会口碑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名垂青史的观念。孟子有言,“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办教育、通民智对当时的中国社会而言,无疑是最符合社会需求的一项。因此,在传统伦理依然有着重要影响的民国时期,社会参与教育事业,包括参与图书馆的建设就成了知识分子和普通大众乐于参与的公益事业之一。当然,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其他的公益形式。在《申报》第一版和第二版的公告部分,刊登着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捐赠公告。既有对于某个受灾地区的赈灾捐赠,也有对本地孤儿院的捐赠,每一天都会有数量不等的捐赠信息,而当遇到特大的自然灾害的时候,各种捐款呼吁更是此起彼伏。由此看来,中国人对于捐赠还是有很大热情的,而这种热情配合上社会兴教之风,转向图书馆之后,就形成了社会广泛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局面。所以,精神传统的因素也不应被忽视。

3.2图书馆的财政状况

图书馆自身尴尬的财政环境,迫使它去寻求社会上的援助来维持自己的生存。在军阀混战的年代,教育经费一直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教育建设缺少全国性的财政支持,基本上都是各地方政府出资,但是地方财政的能力毕竟有限。从1925年《申报》教育消息版块内的报道就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全国各地教育经费短缺,各地不时会出现教员因欠薪而罢课的情况。同时,各地教育局也在不停地尝试从各种税收中争取自身的必要经费。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图书馆的财政也很成问题。通常各省都有省立图书馆,这是唯一可以直接得到政府经费支持的,但是金额有限①;学校图书馆则可以适当从学校的教育经费里获得支持;其余的图书馆则只能自力更生了。但是,实际情况是图书馆处在重要的上升期,且社会也确实对图书馆存在着相当的需求,就必然会使图书馆寻求一条不需要过多依靠政府财政的独立发展的道路,而向社会求助就自然成为了一条有吸引力且现实的道路。

3.3图书馆自身的努力

《申报》中关于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消息,很多都是由图书馆自己提供的,图书馆一面向社会呼吁资助,一面将自身得到的资助公之于众,以示感谢。所以,对从这些报道切入的笔者来说,深切地感受到图书馆自身在获取社会帮助上的努力,这种努力可以大致分成两种。

一种是图书馆对于自身价值的塑造。一方面是图书馆强调自己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具体活动来展示这种价值。1925年,鲍士伟博士来华考察期间,曾多次发表演讲,一直强调图书馆对于个人学习的重要,即“教育为永久之事务”,“而人离校后继续接受教育之方法,莫如图书馆”。而上海图书馆在一次开会公告中日:“图书馆业原与文化极有关系,第在今日训政建设之初,尤见重要,凡在建设上之障碍如人才之缺乏、社会之顽固、科学之不进、实业之不兴以及世道陵夷、人心侥薄,需赖图书馆事业为之补救”。种种言论都是在凸显自身的社会地位与重要功能。而东方图书馆和总商会有时会将市民利用图书馆的情况进行统计并公布出来,这些也都展示了图书馆的价值。但是,仅仅有这些言论是不够的,要靠图书馆的实际服务增强人们对它的直接认识。总商会图书馆在每年春节期间都会提前开放,供公众阅览;民立中学的图书馆将藏书借给医院和监狱;几家学校图书馆向公众开放。这些都是实际的服务行动,可以让社会大众切实感受到图书馆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影响,有助于市民产生对图书馆的好感。

图书馆的另一种努力就是不遗余力地向社会呼吁捐赠并对接受到的帮助给以回应。图书馆在面对广大的社会力量的时候,并不是单纯被动地等待援助上门,而是主动走出去。比如捐赠图书,图书馆会纷纷在报纸、媒体上刊登征求图书的要求,而且这种征书讯息确实是全国性的呼吁。位于北京的京师图书馆在1926年决定迁到由中华文化基金董事会用庚子赔款建造的高大图书馆之后,向全国各地征集图书、扩充馆藏,这个请求也发送给了上海市总商会,并刊登在《申报》上。为筹集捐款建设图书馆而奔走于各地的筹款队,则是一路走到了南洋。想来,也正是这些积极地四处奔走和呼吁,才使得图书馆能够收到为数众多的捐赠。

同时,图书馆对于所收到的捐赠给予的回应也很好地保证了捐赠人热情的持续。虽然并不是所有人在捐赠之后都有所求,但是当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被回应和认可之后,自然会更加愉快,也更容易再一次向图书馆伸出援手。而这种回应最通常的形式就是在报纸上刊登专题报道,比如之前引用的总商会图书馆新增图书的报道,不止说明了最近收到了哪些新书,实际上也点明了给予捐赠的机构,这种公告也是一种回应的方式。有时也会出现一些专门的捐赠报告,如《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报告》。此篇报告中列举了大量的人名和他们所捐赠的具体数额,这些捐赠包括捐款和图书。其中不仅有捐赠几十元甚至几百元的人士,也有像“李禹封君捐助大洋一角,无名氏四人各捐洋八分共计三角二分”这样贡献甚微的人们。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受捐赠的图书馆看来,所有愿意出资出力的人都是一样的,应给予同样感谢。

图书馆自身的努力激发起了社会对于图书馆事业问题的重视并切实地展开了援助行动。当然如果缺少了这方面的原因,图书馆也依然会得到社会力量的帮助,毕竟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发展图书馆是社会的要求,自然会有有识之士进行努力,但是不一定会发展到这样的规模。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图书馆在这两方面的努力是非常重要的,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现在图书馆所欠缺的。

不过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媒体对于这些内

容报道给予的积极配合。媒体的配合,一方面是来源于上文已经提到的社会思想背景,另一方面,笔者认为与当时媒体自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也颇有联系。比如《申报》馆在1932年间就出于对上班族阅读的关注,自行创办了申报流通图书馆。正是图书馆与媒体双方良好的配合,使得图书馆寻求社会援助的愿望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支持。

4结语

从对1925—1927年的《申报》报道的考察来看,上海图书馆事业红火发展的局面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社会力量的广泛支持,如果去除了社会人士的图书捐赠和建馆捐款,仅仅依靠当时的政府,图书馆是不可能有那么惊人的发展的。社会各界发展出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参与方式,给予了社会大众更多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可能,使热情的民众不会因为途径过少和门槛过高而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形成了可观的社会影响。当时造成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的因素,大部分现在依旧存在着,尤其是图书馆的财政状况,尽管现在的财政比当时有所改善,但是不可否认地方图书馆依旧面临着严峻的经费问题。面对这样的状况,图书馆需要一些契机将社会对图书馆的兴趣激发出来,使它们转向对图书馆有利的方向。笔者认为当下图书馆在寻求社会帮助上与“前辈”最重要的差距可能存在于图书馆自身,图书馆的主动性相较于民国时期大有退步。而这篇论文希望能引起图书馆更多地考虑引入和发动社会力量的帮助,毕竟完全依赖于政府的发展道路在现在和未来都是不切实际的。

参考文献

1许晚成,全国图书馆调查,上海:龙文书店,1935:1

2暨南大学图书馆之筹建,申报,1926—7—8(3)

3沪大募建新图书馆闭幕,申报,1928—9—27(3)

4同2

5总商会今日开会董常会,申报,1925—3—28(4)

6上海通信图书馆,申报,1925—10—31(本埠增刊)

7陈嘉庚将在厦门福州建图书馆,申报,1925—12—29(2)

8图书馆正式开幕,申报,1925—8—3(3)

9浙江流通图书馆筹备就绪,申报,1925—8—30(3)

10苏州大苏平民借书处之设立,申报1926—7—7(3)

11李歆,东方图书馆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北京大学,2006年:24

12总商会图书馆新到各处赠书的报道,申报1926—5—12(3)

13上海图书馆事业,

14捐赠四部备要,申报,1926—11—21(1)

15万有文库预约展期两个月,申报,1929—9—70)

16广肇公学图书馆公开阅览,申报,1925—3—12(3)

17同9

18陈天绶、蔡春龙,陈嘉庚之路,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96

19鲍士伟博士已莅杭,申报,1925—5—2(3)

20上海图书馆协会定期开大会,申报,1929—3—21(3)

21上海复旦大学图书馆捐赠报告,申报,1925—3—22(3)

猜你喜欢

申报图书图书馆
“少年工程院活动校”暨“航天未来人才培养校”共同申报
图书推荐
国际收支间接申报问答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申报》与上海民国时期禁戏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