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寒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009-09-02谭铁成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资源型寒地气候

谭铁成

寒地城市是根据所在地域的冬季气候特征定义的,通常只因冬季漫长,气候严酷而给城市生活带来不利影响的城市。由于我国的寒地城市多分布于三北地区,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广阔,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影响极大,这些城市地理位置特殊,自然条件严峻。寒地城市一年中很长一段时间,总是与严寒、黑暗、冷风和冰雪相伴,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建立在可持续利用的资源和环境基础之上的。面对21世纪全球性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资源问题更成为可持续发展最为关注的主题之一。从92年联合周环境与发展大会以来,持续发展已成为联合国环境与开发署等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主题,而城市和自然资源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要焦点。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的发展之路。作为集两个问题于一身的寒地资源型城市的持续发展问题急待关注。

针对寒地城市的气候特征和地缘特点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方略是必要的。因此我们要针对我国寒地资源型城市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加强我国寒地资源型城市在规划建设方面的应对。

一、我国寒地资源型城市的地缘分布与气候特点

阿瑟·刘易斯在《经济增长理论》曾指出:“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淡水、肥沃的土壤,有效用的矿产以及便于交通运输的地形。这些特色没有一个在任何绝对意义上可以确定为丰富或贫乏,因为其中任何一个类目在今天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可能到了明天会被认为一文不值。一项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它的效用,但它的效用却随着兴趣的变化、技术的变化或新发现而时时产生变化。……因此当我们说一个国家资源丰富,这只是根据当代知识和技术而言。同样,一个国家今天被认为资源贫乏也许在一段时期后却被认为资源极其丰富,不仅仅是由于发现了未被发现的资源,而是由于已知的资源有了新的用途。”

(一)地缘分布

在深入探讨资源与增长的关系时,较根本的问题是研究资源的贫富与人的反应质量之间是否有关联。假定人类做出努力、同样的努力在富国产生的增长速度会快于穷国。然而是否还有某些规律可以表明较富国家付出的努力会大于较穷的国家,抑或是恰恰相反?

回答这个问题时只有一种“资源”是肯定的,即进出通道,至于其他资源则肯定性差得多或完全不能肯定。进出通道作为资源意指它的地理特征——一个国家的地面形态、它的河流、它人海的通道、它港口的数量和质量以及这个国家与其它文明世界之间有无不可逾越的屏障,尤如高山峻岭、沙漠地带或无法穿越的丛林。进出通道在刺激经济增长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它刺激贸易,从而扩大需求的范围、鼓励努力和促进专业化。它还最终使具有不同习俗与不同思想的人混合在一起,从而使人们的精神意志保持生气,刺激知识的增进以及有助于维护制度的自由和灵活性。进出通道的方便程度在解释任何国家人民的经济活力方面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二)气候特点

人的身体在温度华氏60到75度与中等湿度的情况下其功能发挥得最佳,但气候对人的智力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并不明显。但温度太高或太低都是不利的,这点是明显的。尽管如此,在以往的岁月里,文化昌盛的国家在气候方面差异极大,从亚热带的炎热江河流域到墨西哥和秘鲁的高原地带,或者是欧洲西北部的又冷又黑的冬季气候都有。由于温带地区近年来经济增长最迅速,于是就流行经济增长需要温和气候的说法,但是增长与温和气候相关只是人类历史上最近年来出现的现象。

国际上早在1959年就成立了“城市与建筑气候学研究小组”。1977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开会时,由世界气象组织、国际生物气象学会及国际建筑与规划联合会组成“城市及建筑气候常设委员会”,每三年举办一次讨论会。1985年12月第9次气候委员会对城市气候及其应用又作了若干决议。如决议认为需要考虑把气候与人类居住区的生活、经济和环境生态等方面联系起来,应当促进气候在土地利用,城市化和建设中的合理利用。关于城市气候研究工作,委员会认为,应努力推进热带城市气候工作,最终把重点放在应用方面,同时,在此基础上,城市气候从定性摘述转而更物理化、定量化,最终达到能够预测。世界气候计划(wcP)中的世界气候应用计划(WCAP),其中包括有城市气候研究计划。

建筑气象学是研究建筑与气象的关系,进行建筑气候区别,提供各地区的建筑气候特征,促使建筑适应当地气候条件,从而提高建筑技术质量的学科。它是一门以气象学、建筑学、建筑环境工程学等为理论基础的综合学科,研究各地区的气象及气候条件,以便合理利用各地区的气候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发挥建筑功能,保障人们生存安全和生活便利。它不仅为城市规划、环境设计、建筑设计提出了可靠的资料,而且为建筑法规、甚至建筑技术政策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对指导建筑业生产,加速建设速度,也有促进作用,此外,建筑气象学在给排水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邮电工程以及国防建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

二、我国寒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资源型城市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和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体现最显著的城市类型,其自身的发展也受到这两方面因素的严重制约,所以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的演进,切实地从思想到实践积极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资源型城市摆脱困境、重振雄风的既具现实意义又具长远的发展之路。

(一)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策

1、更新观念,科学谋划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新方略,重新認识资源型发展方针。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发展与环境结合起来,使我们取得的经济发展既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未来子孙后代满足他们自己需求的能力。

2、促进寒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寒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轨时期,处理得当其经济系统将很快进入稳定增长的持续发展阶段,反之资源剩城市将面临一个长期的经济调整期。如何由单纯资源产出的矿区型经济结构转向具有良好发展弹性的多元化经济结构将成为寒地资源型城市未来走向的关键。

三、寒地资源型城市经济发展道路选择国内外寒地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充分说明经济调整的主要动力来自市场,也就是说市场对经济调整起决定性作用,资源是经济调整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性因素,许多寒地资源型城市和重工业基地不是由于资源的减少或枯竭引起的经济调整,而是由于市场(包括当地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变化而引起的。

猜你喜欢

资源型寒地气候
綦江:资源型城市创新升级
国内首个“海水稻”寒地育种站设立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寒地芹菜育苗技术
PPP与资源型经济转型策略探究
寒地城市公共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