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辅导员素质建设探析

2009-09-02

中国科技财富 2009年14期
关键词:素质建设科学发展观辅导员

马 军

摘要:推动高校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抓好高校辅导员这个关键角色至关重要。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多重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是多维度的,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辅导员素质包括: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开朗、和善、坚强、有亲和力的性格,深厚的美学修养。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辅导员,素质建设

高校是思想、文化、科技资源的聚集地,担负着为科学发展培养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使命。真正培养和形成科学精神、科学观念、科学方法,事关学生的缝康成长,事关高校的科学发展,事关党和国家的未来,而要做到这一点,抓好高校辅导员这个关键角色至关重要。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辅导员生活在学生中间,对学生政治思想实际,心理状态和生活规律最熟悉也最了解,辅导员通过组织各种主题班会、个别辅导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这样高校的学习实践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一定能不断增强。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总体上看,我国辅导员队伍建设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社会对学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工作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变量,国家对辅导员角色的多重定位决定了辅导员的素质是多维度的,而且辅导员的素质决定着思想教育的成效。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辅导员的素质建设对增强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辅导员素质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按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青年中的思想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说到底都是同理想信念有关。抓住了理想信念教育,就抓住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思想政治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占重要地位,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影响活动。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自身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准,有良好的师德形象和强烈持久的教育动机,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高校辅导员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辅导员自身必须树立共产主义的理想,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同教育事业的兴衰和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本着“经营事业、谋求发展”的宗旨,培养自己的使命感,在和学生的接触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给社会留下闪光的足迹,从而达到影响和教育学生的目的。

2、多元的知識结构和创新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的要求,决定了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是高校辅导员的必备素质。加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地不断涌现,就要求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辅导员必须具备多元的知识结构和创新精神,及时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参与教学与科研,扩大对法律、历史等知识的涉猎,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让自己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判断能力,以便能在工作中回答、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将一定的法律常识合理应用于工作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尽可能做到在各方面都能给学生以指导、影响、鼓励或支持,促进彼此间心灵的沟通,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能找到最多的共同语言,把话说到学生心坎上,真正实现为学生在经济上解困和生活上解难。

3、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把握高校发展规律,要提高高校办学质量和推进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改革,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是辅导员的必需素质。高校大部分辅导员都能以较高的工作热情对待本职工作,工作中尽职尽责,体现出较强的敬业精神。学生辅导员是教育者,“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教育者以什么形象出现在受教育者面前对教育者是十分重要的,他要求别人正确处理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对自己更要高标准、严要求,要多一些奉献精神,少计较个人得失,对自己的工作性质本着“知之好之乐而为之”的思想认识,采取“人情、入理、人心”的工作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服务,在学生教育管理态度上体现一个“爱”字,在学生教育管理行为上突出一个“导”字,尽己所能,以多为社会、学校做贡献为荣,以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为荣,这样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对所承担的义务和责任能认真履行并努力为社会做贡献的大学生。

4、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强健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是辅导员的另一必需素质。学生工作千头万绪,琐事很多。辅导员工作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从新生入学到毕业分配,需做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大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工作起来无时间概念,需要时刻做好准备。因而,充沛的精力、强健的身体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学生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体能锻炼,设法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体力,才能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成长。同时,在新的形势下,高校的办学模式由封闭性向开放式转换,学生的思想受到多种社会环境的冲击变化很大,快速的现代生活容易给学生造成各种心理压力,因此要求辅导员自身要有健康的心境,要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宣泄情感,疏导情绪,排解压抑,使学生成为知识丰富、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使高校教育工作有更高的效率。

5、开朗、和善、坚强、有亲和力的性格。按照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为了避免或及时处理解决工作中的矛盾冲突,辅导员应该具备开朗、有亲和力的性格。学生是每一所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办学特色的承载者和体现者。为了保证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辅导员必须要与各种类型的学生交往,和善、开朗、极具亲和力的性格有助于这种交往的顺利进行。一个内向的、粗暴的、严肃的教师是不会吸引更多的学生与之交心的。辅导员在工作中要宽宏大度,克制自己,力戒暴躁和动怒,要带给学生一张温柔、热情、温暖的面孔,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利于工作效果的体现。另外,辅导员还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耐挫的性格,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一次教育成功。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持之以恒,反反复复,决不能半途而废、知难而退。

6、深厚的美学修养。美育具有认识启发、道德感化、情感陶冶、智力开发、心理调适等作用。这些作用能从不同方面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所以说按照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要有深厚的美学修养,一方面要塑造自己的人体美,体现人体蕴含的力量和风度等等;另一方面,要着力塑造自己的心灵美,这是一个人的理想、意志、知识、道德和情感等方面的概括。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它直接诉诸于人的情感,通过它,可以以情感人、以情励人、以情悦人。辅导员把自己的美展现给广大同学,实质是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美育教育,这种美育教育能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总之,高校辅导员应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树立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终身化、个性化的现代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自己面对21世纪的教育发展所肩负的历史重任,全面加强自身素质建设,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培养出社会所需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收到“辅导员受教育、学生工作上水平、广大学生得实惠”的效果。

猜你喜欢

素质建设科学发展观辅导员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村镇规划方案设计思路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论现阶段煤炭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
关于转型期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研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科学发展观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实效性探析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