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及对策思考
2009-09-02王玲
王 玲
摘要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历史任务中,教师始终肩负着非常重大的责任。如何加强师德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应有的作用,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的问题。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很多,这里主要探索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存在的两个重要因素,并且提出加强师德建设的相映对策。
关键词师德 人格因素 制度因素 师德内化
当今社会表面上看“人才过剩”,实际上我们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却供不应求。人们重视技能的培养,而真正“人才”的培养却越来越被忽视。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刻不容缓。
一、影响师德建设重要因素
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最根本建设。古人说“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师德兴则教育兴,教育兴则民族兴。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要求为人师者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全心全意为培养、教育学生服务,自觉地遵守各项道德规范;师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上层建筑,要求为人师者必须明确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的目的,正确处理教育劳动过程中各种道德关系,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师德最核心的本质是给学生以实际教益,最本质的内容是热爱学生,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我们首先探讨影响师德建设的两个非常重要因素。
1.教师自身的人格因素
前苏联的教育家加里宁赞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种比喻恰当地说明了教师职业的本质和灵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灵魂的塑造者。从教师的劳动特点来看,它是师生双边活动过程,一方面是以渗透知识、能力与品德的教师本身的言行直接影响学生;另一方面,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的学生能动地从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尤其从教师本人身上,去接受人类知识和经验,受到启迪和教育。因此,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职责,教师不仅要用自己的学识去教人,而且要用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理想情操去影响人;不仅要通过语言去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心灵和行为去塑造人的品格。因此,教师的思想、道德、情感、意志等人格因素,对教师劳动的质量与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19世纪俄国民主主义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教师个人对学生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替代不了的。”所以,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提升自我人格品质,无论如何都应该是师德建设的首要内容。
2.影响师德建设的制度因素
人的道德从来都不是在真空中产生的,现实的制度性环境会对教师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产生实际的影响。好的制度会激发人的善,抑制人的恶;而坏的制度则极有可能伤害人的善,滋生人的恶。而且,人的道德在现实中不是一种静态的存在,而是随着现实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变化。教师在现实学校制度环境中的生存和体验,会对教师的专业道德的养成和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富有人文精神、内涵人文关怀,以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追求目标的学校制度,会使教师焕发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对职业强烈的热爱和忠诚。然而,在更多的学校现实中,我们感受的却是教师在制度环境下的挣扎和困境,教师专业道德的不到自由实现的时间和空间,使得教师在现实生存预期理
想的教师职业所拥有的自由和资助、创造与激情,渐行渐远。制度的和谐、合理是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的内在机制,同时也是推动师德建设的直接动力。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设想
1.师德建设首先是师德的内化过程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同时道德也需要他律的辅助才能实现。教师的道德,在本质上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对职业和对学生的热爱和忠诚,需要在职业良心和职业义务感等自律精神的驱动下实现。因此,加强师德建设首先应该是师德内化的过程。师德内化的目的是把他律的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教师个体内在的道德品质。对教师个人来说,它是一个自觉认识和行为选择的过程,是一个有道德认识、道德意志、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即道德品质的各个方面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过程。在师德内化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道德认识问题。这是履行教师职责,调整教育活动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个人与事业关系以及自身品德修养等方面的行为基础。具体包括教师职业道德观念的形成、职业道德知识和概念的掌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信念的形成等等。其次是教师道德情感的培养过程。教师的道德情感,就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他人和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师德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执著、眷恋和对学生的关怀、热爱以及教师的自尊心、责任感、荣誉感等方面。这种高尚的、强烈的职业道德情感形成之后,便成为推动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使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变得更为深刻和迅速。缺乏职业道德情感的体验,他的职业道德观念是肤浅的、容易动摇的。三是教师道德信念的确立过程。教师道德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对于师德理想和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和正义性深刻而有根据的笃信,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某种道德义务的强烈责任感。它决定着教师行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影响着师德内化的程度。只有认识到、体验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重要和高尚、意识到自己肩上担负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从而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他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不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都始终不渝的默默奉献自己的一切。四是教师道德意志的锻炼过程。教师道德意志,是教师在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过程中,自觉地克服困难并做出行为抉择的毅力和坚持精神。它是克服行为中各种困难的内部动力,是教师道德信念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道德行为的自觉性、坚持性、果断性、自制性等方面。
应该看到,教师热不热爱自己的职业,有没有职业的追求,很重要。历史上许许多多优秀的教师他们追求的是事业,现在不少教师追求的是谋生,学校更多地靠外在考核、评职称、奖金绩效等手段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并不能真正转化教师的工作热情,从而影响教育质量。因此,师德建设呼唤教师源于自身的对教育工作、对学生的热爱之情。
2.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由于教师承担着传播人类文明、开发人类智能、塑造人类灵魂的神圣职责,由于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思想观念、道德境界、理想信念都会对学生以至整个社会起着直接的、重要的示范作用,决定了教师比其他从业人员要有更高的道德修养和情操。西方哲学家柏拉图说过这样的话:“一个国家,如果鞋匠是拙劣的,其损失不过是公民穿几双坏鞋子而已,但如果教师履行自己的职责很糟糕,国家就会因此而出现整个一代不学无术的无用之人。”由此可见,做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升华自身的道德人格。
可是,当外在的各种制度将管理、强制、控制、压制的触角伸进教师专业生活的每一块空间,对教师的专业行为事无巨细的进行规定和评价,对教师的专业服务进行缺乏专业水准的评估和奖惩,就会使教师失去应有的专业自主和自由,也失去了专业自信和自尊。因此,我们呼吁整个社会对教师管理制度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有利于人才的培养。目前,“在效率优先、技术至上,管理机构未曾得到有效精简的现代社会,学校管理者开始移植企业管理模式,实行定岗、定编、定责,按照统一的规范,对教学进行全过程、封闭式的量化管理,并将奖金发放、评优、职称晋级乃至聘用同量化考评成绩挂钩。这常常被视为‘科学的管理,总是自上而下,逐层布控,遵循统一的规范,譬如备课,须按统一的格式进行,少了某一项,就会被扣分,处处有规范,时时有监控,办公室、教室成了相互监视、比较、竞争的场所。一切被量化,教学被异化为量化操作的技术活动,教师变成了‘技工,变成了一队可以描述、度量并能相互比较的数据。这里制造了一个‘全景敞视场域、一个被‘宰制的空间、一个权力滥用的陷阱、一个‘管理主义盛行的时代。”③这样的学校管理制度下,怎么能找到应有的自主、自由,又怎么能唤醒教师的自信和自尊!所以,学校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是师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良好的制度环境既包括学校内部的管理制度,也包括国家对于教师职业的引导和调控。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我国教育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明确提出对师范生的免费教育。这实际上是对整体教育工作重要性、规律性和特殊性的认可,明确了教育工作不同于一般职业工作,其公益性、恒常性、时代性、方向性等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千家万户的幸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市场化的发展,学校对于“教师的专业性”要求越来越弱化:由于功利的驱动,有的地方盲目攀高升格,选用教师往往存在“学历虚高,所学非所用”“技术主义至上”“师范性失落”等问题,这样反而会造成一些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所以,国家应当出台一定的对教师资源的管理政策,以保证教师职业的纯洁性、专业性,从而保证教育质量。比方说对教师资格的认证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学校聘任教师的基本条件还应该给以硬性规定等。教师的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依靠管、卡、压,是难以奏效的。应当大力倡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和奉献精神,同时,在“按劳分配”为主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应该为教师创设一个民主的、宽松的、能够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制度环境。像我国目前提出的“师范生免费教育”就是一项有力的措施,还要考虑到这些师范生毕业后能否真正找到他们合适的岗位,发挥其专业特长。
参考文献
[1] 孙文山等主编. 师德教育与修养. 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12).
[2] 鲍德鹏. 新课程实施背景下教学管理制度的反思与重建. 教学与管理. 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