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模式
2009-09-02汤臣建
汤臣建
【摘要】在当今21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不懂得信息技术知识,必将被这个社会所淘汰。针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学生今后学习的基础,因此对中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新课程的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必将引起我们广大信息技术教师的思考。在这个新的形势下,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决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应有其独特的教学模式。作为一名从事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教师,应探讨新型的教学模式,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多年的学科教学中,我在改进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上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 新课程 教学模式
浙江省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在2006年全面开始实施,在新课程标准思想的指导下,旧式的教学模式已经完全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教育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随着网络教学资源的日益丰富,原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探讨适应信息技术新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模式,加快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是开展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加强学科知识整合
整合就是指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发挥最大效益。教学系统内的整合有两层含义:广义上,整合是指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的各要素及其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狭义上的整合,是指以学科科目为中心的整合,即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内容改革,目的在于建立学科之间有机联系的理论体系。我们所讨论的整合是指狭义上的整合,这种整合思想把各学科课程作为教学系统的组成要素,它并不是简单的把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强加在另一门课程上,而是在考虑到学科特点的基础上,把几门相关学科综合起来加以考虑,使各门学科相互协调,相互渗透。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正是基于上述理论,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将学科学习任务融入信息技术课程,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丰富其它学科的知识。另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例:(1)程序设计与数学的整合
数学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通过程序设计来解决,在讲程序设计这一章节中,教师完全可以整合数学学科,利用程序设计来解决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又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一举两得。
(2)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也是密不可分的,信息技术中很多的词语都是英文,计算机的应用中也有很多需要用到英语知识。
一些命令都是英语,要正确理解这些命令的含义,必须借助英语。在DOS下,“复制”命令为COPY,“格式化”命令为FORMAT等。
而英语教学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加明显。我们在教学《多媒体基础知识》这一章节中就可以让学生当一回老师,利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多媒体英语教学课件,然后进行评比,评出最好的作品推荐给英语教师使用,这样,既让学生体验了成功,增加了自信心,又增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
二、新课程的教学模式必须有任务驱动的思想
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理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带着任务学习,以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来驱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实现知识的迁移。任务驱动是我们新课程必须采取的教学方法之一,把知识转化成任务,这样既减少了教师枯燥的讲解,也保证了学生的操作时间。
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任务难度适中,要使95%以上的学生能顺利的完成预设任务。如果难度过大,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但如果难度过于简单,学生很快完成任务后就会玩游戏或是做其它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2)要有进阶任务,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时常存在学生个体差异很不平均的现象,有的学生从未接触过电脑,而一些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从小就开始学基础很扎实,针对这样的情况,要求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必须设计进阶任务,有层次的进行教学。
(3)大型的任务要有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
(4)任务要灵活多变,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案例:《文字处理》任务设计
引入:展示漂亮的电子板报作品,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平时大家都是在黑板上制作主题板报的,那么大家想不想用电脑制作图文并茂的电子板报呢?
2009年我国建国60年周年马上就要来了,让我们来制作有关2009国庆主题电子板报吧!
基本任务:利用WORD制作一个有关2008北京奥运的电子板报。
① 确定板报的主题和呈现的内容;
② 利用刚学过的搜索引擎从网上找到板报所需要的素材;
③ 确定板报的框架;
④ 启动WORD开始制作板报;
⑤ 保存作品,进入自我评价平台完成自我评价和上传作品。
要求合作完成板报,组内学生分子任务,既分工又相互协作;教师巡回指导,提供帮助。
进阶任务:将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上。
教师帮助信息:
①标题可以用艺术字,效果更好。
②插入图片:“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图片。
③板报框架分栏可以用表格或文本框。
④可以使用绘图里的自选图形,添加文字。
三、新课程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中心,是主体;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者。在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长期依赖于教师的安排,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一点创新意识。常此以往,养成了学生懒惰的学习习惯,没有主动性,缺乏创新性。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新课标中,教师的重要作用是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在课程中已不只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在不同的情况下,担当不同的角色。教师应该努力做到:
1、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自学环境,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自流,完全不管,实际上教师的任务更重了。需要教师有较高的学科前瞻能力,能够给学生营造自学的平台。
2、教师必须保证学生的操作时间,不能讲解得太多,而应让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与促进者,在课堂上,应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探究的要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探究、协作学习,即使教师讲授,也应抓住要点,不可太精雕细琢,陷入各种细节中,使学生丧失锻炼的机会。对于技术课程,各种知识技能不是讲会的,而是练会的。
当然,适当的辅导是必要的。学生正处在认知心理、情感心理的发展阶段,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大部分学生对于自主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过程,教师的辅导能帮助学生更快地适应学习方式的转换、更好地主动学习。实际上,教师不仅要面对知识,更重要的是面对“人”。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
四、新课程教学模式中重视网络的运用
随着网络的应用和普及,网络已经越来越重要,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方式。学生对网络也比较感兴趣,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网络应该得到重要运用。在实现网络化教学的时代,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从网络获取、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鉴别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教师在校园网上提供一个空间,作为教学和交流的园地,经过必要的注册和认证,形成一个虚拟的校园网络教学社区。教师上课用到的教案、课件和音乐、图片等教学过程中所需要的素材都提前发布到网站上去。学生可以对教师的教案作出评价,学生之间可以任意交流,可以上传自己学习心得,提出疑问,以及帮助教师来解答其他学生提出的疑问。
学生的任务作业都上传到网上,学生自我评价也在网上进行,然后教师在网上对学生作业进行评价,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做到学以致用。
五、新课程教学模式中必须重视信息道德教育
由于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正以数倍的年增长率成为网络的主要群体。根据调查,在上网的学生中只有少数的人在利用网络做有益的事(比如:浏览新闻,搜索资料等等),而其中有将近40%通过网吧或家庭宽带上网聊天,30%通过各种机会玩游戏,30%在浏览新闻和学习,当然也有少数同学由于好奇浏览一些不健康的信息。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判断能力的限制,同时又由于目前在校学生的父母大多对网络比较陌生,所以无法对子女的网上行为作出正确的指导,而学校对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又相对滞后,网上成千上万的不健康信息对他们的学习、身心、品质都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了严重的网络道德问题,同时也诱发起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而大部分学生是从信息技术课上学会上网的,从这一方面讲,我们信息技术教师责任重大,所以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应只局限于书本知识,而要主动学习各种新的网络知识,充分了解网络,同时提高自身的网络道德修养,做学生的表率。
另外,要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学生中普及网络法律知识和有关规定,在课堂上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使他们养成道德自律的良好习惯;给学生提供一些优秀的网站;鼓励、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自己设计制作网页或网站,引领学生正确地使用网络。
六、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中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学科应主要从认知、操作两个领域进行教学评价,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认知领域以书面考查为主(如作业、课堂提问),操作领域以上机操作考查为主。学生成绩核定由学生电子作品和个人学习档案进行综合评定,成绩评价采用等级制。采用成果与过程的评价方法相结合的评价体系。电子作品集评价多采用学生间的主观评价,如让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作品,集体评价。要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习知识,认识自我。研究一套自评与互评相关联的评价方法,采用数据库和网络技术于评价过程中,使每一位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对他人的评价都体现在自己的成绩之中。过程评价则要求教师以每5周为一单位对学生各项学习要素进行评价记录,一般在上课时完成。并对学生的能力提高进行评价,把记录下的原始数据提供计算机自动测评和主观评价、定期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使评价成为学生学习、协作的激励机制之一。 另外,我们还可以对把学生每次的电子作品进行筛选,分类,找出优秀的,与各学科相关的各种文件,放于学校资源库,或刻录光盘保存。还可以建设一个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网站。这样,我们通过把学生学习成果放于互联网上,积极宣传,助学生产生“成就感”,以更大的热情进行学习,这也正是新课程评价的意义所在。
在新课程的冲击下,旧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改变、利用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才刚刚实施,教学案例和教学经验都比较少,这要求我们广大的信息技术教师应加强交流,共同探讨出一种符合新课程的新的教学模式,更好地完成新课程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陈纯《信息技术》(必修)浙江教育出版社
[2] 黄埔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法》载《课程、教材、教法》1996年第10期
[3] 韩振锋《警惕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河北日报
[4] 李红梅《网络环境中的信息道德教育》
[5] 王晓芜《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与实践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胡济良 李尚仁 《高中技术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