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2009-09-02何帝恩
何帝恩
摘 要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是一所充满活力的新校,教师既有近几年毕业于全国各地重点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基础扎实,思维敏捷。也有从各地招聘的学科带头人、国家级和省市级的骨干教师,因此,朝气与经验并存,它是我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客观条件。另外,实中人从办学初期就有了强烈的教改意识,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几年来,学校领导一直将“教师第一,共同发展”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仅八年办学历程就跨进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的行列。本文主要从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 之意义、内涵、策略、成果,反思等展开论述,旨在继续深化和完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研究
问题提出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实验中学创建于1999年,2000年招收普通高中学生。作为一所新校,同本区的其他中学相比较,无论是办学时间,还是社会影响力都处于劣势。而学校要生存,要发展,并尽快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对优质“学位”的大量需求,这一课题残酷的摆在实中人面前,怎么办?我们非常赞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观点,最有效的途径是借新一轮课改的春风,通过校本研究,全面地、整体地、快速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实现我校建校初制定的“新校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意义
(一)教师专业发展是课程改革的需要
1、角色转换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现代的高中生,智能已逐渐呈现出多元化,如语言智力、数理智力、反思智力、交流智力等;智商也由过去的IQ、EQ增加到AQ(逆商)、HQ(健商)和FQ(财商);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根据新课改的“三维目标”,现代教师的角色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五转”:
(1)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播者转变为促进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
(2)教师由教学任务的执行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
(3)教师由教学效果的检查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评价者
(4)教师由知识的占有者转化为学生学习成果的分享者;
(5)教师由教学者转化为教育者
2、面临挑战的需要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行为,即要求教师有关注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走向关注专业发展的提高能力。这对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挑战,必须设法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课程改革的需要
伟人毛泽东曾强调: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最可贵的,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创造出来。课程的变革实质上是人的变革,没有人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课程变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即没有教师的专业发展,就没有课程改革的发展,课改就寸步难行。
(二) 教师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趋势
步入新世纪,世界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的日益加剧,各国都认识到这实质是教育的竞争,把教育摆到了社会发展的战略位置,如美国政府在日本和德国经济腾飞的压力下,重新审视本国的教育状况,提出国家处于危急之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之策。而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真正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事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职业。
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内涵
1、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就是为了满足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由学校发起组织实施,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在教育专家的指导下,通过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来培训全体教师(含职工)的一种全员性继续教育活动,实质是一种“从学校教师中来,到学校教师中去”的在职培训。
2、特点:学者王受荣认为,教师专业角色应具有4个特质:(1)以学生的利益为前提;(2)强调专业的知识与技术;(3)信守教育理想献身教育工作;(4)参与专业决定负起专业责任。因此,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可归纳为:一是根据社会发展更新教师的学科知识;二是根据新的教学技术、教学目标、课程改革和教育科研来更新教师的技能、态度和方法;三是使教师能开发和运用课程与教学实践方面的新策略;四是使教师之间及教师与其它团体之间交流信息;五是帮助能力差的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六是培养教师对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技能。
三、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策略
综上所述,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没有现成的经验,新校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其灵丹妙药就是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校本研究,这也是我校新一轮课改成功的一大特色。
(一)主要策略
在短短的几年办学历程中,我们逐渐确立了“构建现代教育生态,培养自主发展新人”的办学理念和“因材施教,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其中教师的作用是最重要的,但我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是比较低的,主要体现在发展不平衡,既有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教育专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也有刚毕业的教坛新手;有勇于改革的“急先锋”,也有墨守成规的“稳重人”;多数教师缺乏课程改革所需的课程研究与开发的能力,因此,学校明智地确定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课题并进行探索,也明确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情感、社会责任感不断成熟、不断提升、不断创新的过程。
1、目标:通过校本研究,深刻理解新课改理念,坚定不移地进行新课程改革,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善于反思,热情关怀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敬业的奉献精神,提高教育教学的水平和研究能力。为我校早日造就一大批专家型教师,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积极探究。
2、内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首先是学校有明晰的指导思想
——教师第一,共同发展,并有较详尽的发展规划——师徒挂钩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新旧年级教师交流制度、专业引领制度等,这是校本研究的前提;其次是研究的主体是教师,要求教师学会反思和“觉醒”;再次是追求实效,它是研究的关键,包含校内各种培训,如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标培训、通识培训、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新教师培训、教科研培训、普通话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和英特尔未来教师培训等。
3、方法:“校本研究”的主要方法是“行动研究”和“反思研究”。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解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为指向,把课改理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研究与行动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不断改变自己的行为,研究目的必须有助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解决。注意强化“反思”意识,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与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达到专业发展之目标。
4、原则:“校本研究”必须体现“研究的主体是学校的教师群体”,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重要指向,努力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和主体意识,将教师的发展提升到与学生发展同等重要的地位,通过教师发展来促进学生发展,让两者在互动中共同发展。充分体现人本主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相互促进的原则。
5、计划:教师专业发展要有计划、规划化,校本研究有措施、制度化。在学术委和教学处的组织和指导下,实行低重心管理和研究,即由年级组、学科组和备课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教师自我制订三年计划及目标,人人争当研究型教师或教育家,新教师还拟订三年师徒挂钩计划及目标(包括指导老师),如对新教师要求“一年立足、三年出师、五年独当一面、七年成名师”的计划。
(二)具体措施
1、成立机构指导培训。建校伊始,我校就聘请了本地德高望重、经验丰富的特高级退休教师,组成专家组;校内的骨干教师组成学术委员会,专门负责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工作。
2、基本原则
统一领导、分科研究、分级指导、分层培训、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科学性、全员性、实效性、自主性、可操作性。
3、培训层面
(1)职业道德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灵魂
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天职,一般来说,教师的情感人格特点越丰富,对教育教学作用就越大。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历来是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问题和核心内容,教师应当形成职业道德的自我教育与提升的能力。培训的主要方式为:每年招聘的新教师,报到时就进行师德培训(教学处负责组织进行);利用周五的教师例会,对教师进行师德或业务培训,年级组组织对教师进行师德培训等,还有科组每周利用一单位时间,研讨师德问题与策略,意在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
(2)教育思想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
学校经常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学习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创新”的重要论述、胡总书记的“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思想等。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师德培训融合,利用每周五下午的教师例会,开始是由校长、主任开专题讲座,内容主要是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会议精神和有关教育教学的有关文件,结合学校的教师思想动态,进行剖析教育,同时,在级组和科组会也渗透思想教育,既采用集中学习,也要求教师自学相结合,学校注意给教师一个平台,让教育思想好,教学效果佳的老师也在教师大会上介绍经验,以点带面。
(3)教育理念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保障
时代在变迁,教育教学理论也相应变更,特别新课程理念和新教材,是新生事物。对于新课改,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指出: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程标准至少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理解和考虑;①课程评价趋向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②课程目标着陆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③从只关注教师教学转向关注课程实施过程、④课程管理从刚性转向弹性。
树立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由“文本课程”向“体验课程”(被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与思考到的课程)转化,教学方法即由以教为中心改为以学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彼此分享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感情、体验和观念,从而达到共享、共识、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和学习观,学习的材料主要有:《现代教育思想专题》、《教育新理念》和《走进新课程》等专著。
(4)学科知识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要一桶水”,从现代社会飞速发展来看,这远远是不够的,也不现实的,因为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是明天用的,所以,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显然教师首先要学会学习,“不断充电”,学科知识怎么培训呢?我们采用的是以科组和备课组为单位,集体学习、讨论和个人学习相结合,在岗学习,互相取长补短。在进行学科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训时,有时也采用校本培训与离职培训互补。校本培训中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在学校、教研组和教师个体各个层面进行。
①学校鼓励教师通过各种正规的渠道提高自己的学历,使全体教师的学历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为此学校为参加学习的教师提供方便,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三年来共有54名教师参加了研究生班学习。还支持教师们到外地考察学习、听课访谈。如先后委派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教师分别到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教育学院以及上海、北京等地进行研修与交流。
②制定各种奖励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如基本功比赛:教师基本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组织教师进行三笔一画(粉笔字、毛笔字、钢笔字、简笔画)比赛、课件制作比赛、朗读比赛、演讲比赛、说课比赛等,最大限度地的挖掘了教师的潜能,使课改的主阵地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其中,说课活动发挥了教师的集体智慧,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5)教学方法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心
优化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也是新课改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在关注学科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因此,新课程不仅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要转变,方法要改善。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采取集中培训与自我提高相结合的方法,互相取长补短,增强合作意识,共同进步。如多次邀请全国名校的教授、国家级优秀教师到我校进行学术讲座。以科组为单位,观摩名教师录像课和优秀教案,人人结合自已的教学实际情况,互相研讨,取长补短。
(6)信息技术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手段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势在必行。学校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采取了定期培训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有理论测试和上机操作,大大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很多教师有趣地说,我们真正吃了免费的午餐,多好呀!目前,我校90%以上教师能自觉把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在教学上。他们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地用多媒体技术编制图文并茂、视听同步的课件,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提高学习效率。这充分体现了生动形象、系统直观的教学艺术,又能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教育最优化。还把计算机技术运用在教学管理上,使课程安排、学籍管理、教学计划等方面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并把优秀课件放到网上邻居供各个老师参考,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7)教育科研的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工具
虽然离职培训对中小学教师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技术的整体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但中小学更需要有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与个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的培训。校本培训正是抓住了两者的这一区别,注重在岗培训,学以致用,既在培训中灵活、高效地渗透学校层面的教育理念,又通过培训直接为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如信息科组老师通过在学校开设讲座、集中上课,个别辅导、互相交流等活动,迅速提高了教师的现代化教育技术。
(8)师徒挂钩制度——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措施
根据我校教师专业发展不平衡的特点,为更好地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规定教龄不足三年的教师要从本校骨干教师中,请一位作师傅,对自己一对一地进行培训,三年后,经科组长和学校学术委员会全面考核合格,准予结业,学校为青年教师举行出师仪式。其中师傅由本校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比较高,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组成,有力地促进了年轻教师的茁壮成长。
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成果
(一)高考成绩。课改后的学生参加新高考,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上重点本科线85人,比去年增加10人,重点本科上线率10%;本科上线427人,比去年增加105人,本科以上上线率50%,创三水区历史新高,其中高三(13)班陈国笙同学以634分获三水区理科高考总分状元,语文、英语、理科数学、文科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生物、理科基础、文科基础共十一科平均分三水区第一,只有化学科平均分第二。政治、生物、音乐、体育获区的单科状元,其中陆敏仪同学以术科满分的成绩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各项指标均位居三水区第一名,也位于省同类学校的前列。
(二)学生竞赛。成绩更骄人,三年来在全国高中数学、化学、物理、生物、英语等竞赛中,共有163人次获国家级奖励,158人获省级奖励,286人获佛山市级奖励。其中2006届的胡晋豪同学荣获广东省中学生作文现场大赛第一名,胡永君同学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全省第一名。今年高二级参加的“广东省高中生物学联赛”中,有1人获得全国二等奖、1人省一等奖,是三水唯一的最高奖项,4人获广东省二等奖。在“南方杯”数学竞赛中,高二级4人获得佛山市二等奖,占三水区获二等奖人数的67%。高一级一人获得佛山市二等奖。
(三)学校荣誉。我校是2004年上省一级的,短短两年后的2006年就顺利通过了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初评、2007年以优秀等级通过了示范高中的复评,还被评为三水区唯一的“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活动课题研究实验基地、广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佛山市中小学德育先进单位等,我校教师还开发了10科校本课程,并投入使用,反映很好。
(四)教师发展。通过校本培训,学生优质发展了,学校跨越发展了,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主要体现在:从校长到教师的师德水平提高了,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再也不是那种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备课、上课、评课都围绕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师们的育人观、教学观、人才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学更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并且教师的科研水平也大大提高了,养成了反思习惯,科研已成为教师的一种生命状态,一种现代教育教学的工具,能引领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之路,让其生命价值得以程显。教师自觉地把科研当作自己的一种专业生活方式,不苛求于标准答案,善于引导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触类旁通,教书育人,鼓励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去;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尤其是促进了青年教师健康快速成长,青年教师已成为我校的一支生力军。
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之反思
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或效果上来看,方法和措施都是可行的,程序是可控的,但由于我们的研究水平有限,难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列举几例剖析之。
1、专业引领不足。专业引领是新课改的新理念,由于我们学校高层次的专家与骨干教师不多,特别是体育、美术和音乐是空白,故难以高效地指引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研究。对策是适当请一些相关专家来校开讲座和外出观摩学习;
2、理论水平不高。体现在撰写论文不主动,发表在国家级或省级的不多。对策是继续培训,以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并制订奖励措施;
3、科研能力不强。虽然我校立项的课题不少,但级别不高,没有一项是国家级的主课题。研究的方法也很少采用规范的、定量的科研法,形成的成果多数是操作层面,少获得高层次的奖励或发表。对策是邀请科研专家作报告,鼓励教师多学习,多探索、会反思、勤动笔。
4、反思思维不活。客观上教师的工作压力大,主观上有些老师还没形成思考的习惯,如要求教师常写教后感,但事实不多,理由是没时间。对策是使教师理解好反思是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提高反思能力。
5、研究经费过少。不管是请专家还是外出学习或搞科研都需要钱,实际上我校没有专项经费,有时只能从办公经费提供部分,由于实行一费制,学校经费比较紧张,难以保障。对策请上级支持,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多渠道筹集。
另外,在同伴互助方面,要充分利用教师同侪之间的专长或经验,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并希望青年教师自觉地与老教师多沟通,虚心请教,同时老教师也要向青年教师学习,互教互学,共同提高,这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非常有利。
还有,就是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强教师与外界联系,把握教学与改革的新思想、新动向,进一步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使教师专业发展朝着健康、实用、高效和符合新课标的方向快速前进!
主要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
2、《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 广东教育出版社
3、《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