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中考有效教学复习的几点体会
2009-09-02周逊
周 逊
摘要面对如今的思想品德中考,大部分地区实行开放性考试,命题比较灵活,并紧密联系时事热点问题,注重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考查。由于是开卷考试,导致许多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简单地翻翻课本,照搬照抄就行,思想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同时教材本身所讲授的道理有的抽象,有的深奥。如果教师讲起来比较空洞,学生听起来也就比较乏味,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出现了思想品德课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不良状况。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领会新课程理念,努力钻研教材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驾驭课堂的能力,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有效教学和复习,着实提高课堂效益。
关键词思想品德 中考 教学复习
近几年我一直担任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研究思想品德课教法、学法,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中考成绩也比较理想。下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复习浅谈自己的几点体会和建议。
第一:完善教学计划
每学期的开学前,我们思想品德教师都要进行集体研讨,梳理教材,解读确课程标准,研究教学方法,研磨历届中考试卷,捕捉中考信息,了解时事热点问题,计划开展实践活动,从而制定一个学期的教学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教学。制定和完善教学计划,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不可缺失的一环,这也是正常开展教学的有效依据。
第二:潜心研究课标
课程标准是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实施教学的方向盘。对于每一课时的教学,课程标准都有明确的要求,为此,我们必须通读教材,认真研究,找准与教材知识的衔接点,努力将课程标准要求与教材知识揉合在一起,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第三:备课不可马虎
备好课是我们进行教学的重要一环。备课进行得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激发,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学效果的检测。为此,课前必须备好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寻找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必须充分研习教材,把握好课程标准,研究科学合理的教学环节;必须注重课堂导入的情境设置,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必须细致梳理好教材,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条理性,便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必须研究驾驭课堂的艺术,创造和谐的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我一直坚持三级备课,一级备课就是针对上述要求,查找相关资料,理清知识体系,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和教学方法,书写初案;二级备课是在教研活动中将初案进行集体研讨,集思广益,指出不足,结合大家讨论的结果进行修改,形成二级教案;上课时根据班级状况和学生特点,随机应变,充分张扬个性教学特点,实施有效教学,形成三级教案。这样,既加深了对教材和课标的理解,又增强了驾驭课堂的能力。
第四:注重课堂效益,优化教学手段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现状是学生往往只注重机械记忆,忽视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总以为只要会“背”就行,结果是背过就忘,一做就错。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课堂效益,向四十分钟要质量。要吃透教材,把握好课程标准;研究教法、学法,严格按照新课程理念开展教学;精心设置教学情境,优化教学手段;增强教学互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做到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努力实现课堂效益的提高。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值得借鉴。
1、用歌曲碰撞学生心灵。如讲授“辉煌的历史篇章”时播放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讲授和谐社会专题时播放《和谐中国》等等。通过让学生欣赏歌曲,或者参与演唱,激发情感上的共鸣,增强了领悟能力,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且不容易遗忘。
2、开展课堂辩论,巩固所学知识。在讲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时,我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家长”与“小孩”的角色,让“小孩”去说服“家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口才,从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大道理谈起,说到法律知识,再到“家长”的自身利益,直到“家长”被说得心服口服,无言以对为止。学生在与“家长”辩论的过程中不仅把书本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而且能从多角度去联系,可谓是现学现用,讲得有理有据,不仅加强了对教材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利用比喻来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把“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比喻成车之双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的关系比喻成一艘航船顺利到达目的地,离不开导航系统和动力系统。“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关系比喻成游客登泰山时的中天门和南天门等。这样形象的比喻能让学生学得很轻松,铭记在心,很难忘记。
4、运用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条理性、容量大等特点。我们在讲授新课、复习课时,都可以使用多媒体课件,将声音、图像、资料和问题等直接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认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有助于渲染课堂气愤,增强课堂互动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五:理清复习思路,有效应对中考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进行复习,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以便于检测教学效果,为此,理清复习思路也就至关重要。首先,对照课程标准要求,找出复习要点;其次,我们要对复习的知识进行网络构建,形成知识的系统性;再次,总结对所学知识的记忆技巧和理解方法,便于学生掌握和应用;第四,还要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加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复习过后还要及时检测,以便更好地巩固教学效果。
对于中考复习,至少要进行三轮。第一轮,梳理教材,实行教学同案,内容包括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结构、经典回顾和随堂检测几个环节,做到讲练结合;第二轮,精讲中考复习指南(先做后讲),结合教材知识、中考复习指南以及社会热点精编几个复习专题,进行系统复习,并进行规范化答题指导;第三轮,开展实战模拟训练,进行查漏补缺。这样可以更好地为教学和中考服务。
第六:开展专题研究,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是每年中考试题中必然出现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高度重视。通过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通过研究各地的中考复习资料了解对时事热点的典型命题,自己再结合教材知识和地方实际,精心设计问题,多讲多练,才能出效益,见效果。比如今年我们就比较重视党的十七大报告,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生问题,两会,北京奥运会,生态文明,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等。
在平时的教学复习中,要注重对教材知识体系的梳理。以一个或者几个单元为单位;或者以某个社会热点问题,结合教材知识;或者是某种社会实践活动来确定专题。专题的内容要涵盖教材重难点,社会热点,中考考点,且要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并结合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每个专题一教时,精心设计5—10道题目,主要让学生参与讨论回答,教师作适当的点拨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今年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导读;关注民生,共建和谐;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创新型国家;唱响文明奥运,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等专题。
第七:重视教育实践,注重考查训练
组织学生参加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将教材知识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陶冶学生情操,感悟劳动的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还能有效地针对中考,取得理想的成绩等等。这也是近年来中考的热点。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引起高度重视,结合教材和社会热点问题,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或是组织学生分小组申报小课题,通过小组内部分工,团结协作,开展调查研究、总结交流、撰写调查报告等一系列活动揭题。
老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需要考查进行了解和验证。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高度重视考查训练。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譬如:随堂练习,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倡议书,举行知识竞赛,组织考试等等。考查要结合课程标准要求,突出教材的重难点,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试题要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题目设计不能过难,特别是主观题,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要帮助学习困难生树立自信心。尤其在中考前,要精心打造几套模拟试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战演习,将会获得较好的效果。
第八:优化中考资料,进行考前指导
为了有效地针对中考,还必须对我们手中所掌握的中考资料进行优化,有效取舍,不能囫囵吞枣,一味地照搬照用。这就要求多研究中考动向,特别要研究近几年的各地中考试卷和调研考试,对提取的有效信息要精讲精练,参考答案要仔细斟酌,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的考试指导,这是学生有效应对考试的重要一环。对学生进行考前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考试信心,端正考试态度;教会学生应对考试的策略和应做的准备。如自我减压,换位思考,沉者冷静,先易后难,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等。还要求学生能背诵教材目录,自己制作目录索引,便于考试时快速查找。教给学生辨析题的解题技巧,那就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去解题,这样可以尽量少失分。我在中考前还编写了《开卷考试的应试策略》和《中考备忘录》,收集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一些典型例题的解题技巧和几种常见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试题的命题与解题,便于学生在开卷考试时借鉴。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的教学方法,不管是采用何种方法,都要以学生的充分理解和掌握为前提,都要以课堂效益的有效实施和提高为目标。只要探寻到适合自己的有效教法,并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就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以上仅是我个人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复习教研以及总结近几年中考的一些心得体会,望能与各位同行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