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莎士比亚悲剧作品中蕴含的基督教精神

2009-09-01崔银春

飞天 2009年8期
关键词:哈姆莱特麦克白天国

崔银春

艾略特曾经这样写道:“信仰的问题很可能是不可解决的问题。”因为人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坚守他们所声称的信仰,这是没办法定性量化的。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作家所遵循的信仰能隐约地闪现在他的作品中。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中,主人公的结局都是死亡: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双双殉情,哈姆莱特被刺中毒而死,李尔王在经历了苦难之后痛苦地结束了生命,奥瑟罗因悔恨而自杀身亡,麦克白因野心、贪欲而被杀害,泰门在帮朋友散尽钱财之后独孤而亡……死亡成了莎士比亚悲剧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这种死亡的悲剧意识里蕴含着浓重的宗教情怀,这种宗教精神具有一种文化层面上的深刻意义。

英国当代莎学家威尔逊·奈特在研究莎士比亚的作品后指出,莎士比亚的作品,无论喜剧、历史剧还是传奇剧都几乎像宗教仪式一样,“至于他的悲剧,则总是或隐或显地透露着耶稣基督受难神话的反光”。他认为“莎士比亚把人类的悲剧主要看作是一场牺牲”,并且“莎氏笔下的英雄,每个都是一个小型的基督”,奈特得出结论说:“在莎氏的悲剧世界里,基督的这一独一无二的牺牲行动占有中心地位。莎氏的作品就是对这种牺牲仪式的诠释,把它解释成为人的各种各样的牺牲行为。”

《哈姆雷特》中,克劳迪斯去教堂忏悔自己的罪孽。忏悔之际,哈姆雷特晗巧走到了他的背后,这是哈姆雷特最方便的报仇机会,然而他把剑拔出来又插了回去。在痛恨中他说出了这样的理由:报仇要彻底,不能便宜了他,要在作恶行径的时候再杀他。“现在他正在洗涤他的灵魂,要是我在这时候结束他的性命,那么天国的路是为他开放着的,这样还算复仇吗?……”此外,哈姆莱特对肉欲的恐惧,对母亲不贞的唾弃,对死亡的思考,都渗透着基督教对待“肉体”和肉体罪孽的精神。“短短的一个月以前,她哭得像个泪人似的,送我那可怜的父亲下葬:她在送葬的时候所穿的那双鞋子现在还没有破旧,她就,她就——上帝啊!一头没有理性的畜生也要悲伤得长久一些——她就嫁给我的叔父,我的父亲的弟弟,可是他一点都不像我的父亲,正像赫刺克勒斯一样。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她那流着虚伪之泪的眼睛还没有消去红肿,就嫁人了。啊,罪恶的匆促,这样迫不及待地钻进了乱伦的衾被!那不是好事,也不会有好结果;可是碎了吧,我的心,因为我必须噤住我的嘴!”(《哈姆雷特》第一幕第二场)

《奥瑟罗》中的苔丝狄蒙娜是圣洁、和谐的化身,奥瑟罗具有人文主义者的理想品质,他襟怀坦白,忠于爱情和友谊,他曾说:“可爱的女人!要是我不爱你,愿我的灵魂永堕地狱!当我不爱你的时候,世界也要复归于混沌了。”苔丝狄蒙娜是圣洁、和谐的化身。她身上散发的贞淑、纯洁、热情、真诚的光辉,深深地打动着周围的人。连恶人伊阿古都不得不承认“她的性情是那么慷慨仁慈,那么体贴人心,人家请她出十分力,她要是没有出到十二分,就觉得好像对不起人似的”。但是她的美德却被坏人利用,奥瑟罗怀疑她和别人私通,于是,新婚的床榻成了爱情的祭坛,苔丝狄蒙娜被奥瑟罗生生扼死,成为了奥瑟罗献祭的“牺牲”。这样的结尾就像耶稣降世是为救世,却被所要拯救的人们送上了十字架,苔丝狄蒙娜也被自己所挚爱、所要拯救的人,送上了祭台。

《麦克白》中基督教善的精神仍闪射光芒。国王邓肯宽厚仁慈,总是拿善良的天性衡量别人,对麦克白没有任何的设防,最终被害。但即使具有野心的麦克白,在他的邪恶中也有善良的一面,他在杀国王之前缩手缩脚,心惊胆战,甚至失去常态,最终受到良心的折磨,变得越来越脆弱。另外在恶魔似的麦克白夫人的简短台词里也流露出善良的一面。“哪知道,一个母亲是怎样,怜爱那吮吸她乳汁的子女。”

《雅典的泰门》是莎士比亚的最后一部悲剧。主人公泰门生活在一个以金钱为杠杆的炎凉世态的社会中。但是他乐善好施,对朋友慷慨相助,当他为朋友花尽钱财需要帮助时,却没有人理会。后来他离开了他再也不能忍受的城市,躲进荒凉的洞穴。有一天他在挖树根时发现了一堆金子,他把金子发给过路的穷人、妓女和窃贼。这些行为都是基督教仁爱精神的典型体现。即使他被朋友冷落,他还依然坚守着乐善好施的信条。

但是,莎士比亚又在他的悲剧里表示了对宗教思想的怀疑,如麦克白的那段话:“要是这一刀砍下去,就可以完成一切、终结一切、解决一切在这人世上,仅仅在这人世上,在时间这大海的浅滩上;那么来生我也就顾不到了。可是在这种事情上,我们往往逃不过现世的裁判;我们树下血的榜样,教会别人杀人,结果反而自己被人所杀。”

再看《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那段著名的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顾虑。人们甘心久困于患难之中,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麦克白说“来生我也就顾不到了”,哈姆莱特也怀疑“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将要做些什么梦,那不能不使我们顾虑”,这些话语明显地反映出莎士比亚的宗教意识里,对天国的向往是明显不同的。一个虔诚的宗教信仰者,对天国的幸福是不会很有疑虑的。但莎士比亚笔下死亡的主人公却对天国未来的幸福感到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莎士比亚对宗教的坚守是不同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莎士比亚悲剧所揭示的神秘,都是与基督教的宗教感情和基督教的理解相联系的。作品中呈现了人面对、处理痛苦时诉诸宗教心灵的理想,表达了希望通过信奉宗教,来拯救困境中的心灵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追求美、真、善的宗教精神。而这些基督教思想始终作为一种巨大的力量贯穿于莎士比亚悲剧之中,并且支配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发展,使作品具有浓烈的悲剧色彩。由此,我们可以说莎士比亚悲剧是“基督教悲剧”。而其中对天国幸福的怀疑是我们意识到莎士比亚的比同时代作家的超前性。解读这些宗教情怀,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大师的悲剧作品。

参考文献

[1]莎士比亚研究,张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

[2][德]雅斯贝尔斯,悲剧的超越[M],亦眷译,北京:工人出版社,1987

猜你喜欢

哈姆莱特麦克白天国
歌德与别林斯基关于哈姆莱特“延宕”观点的辩析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时光的水滴
《哈姆莱特》探究阅读
参考答案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三)
尾声
歌剧《麦克白》的故事(二)
一粒沙子
《麦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