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习作焕发灵动之美
2009-09-01王万忠刘建
王万忠 刘 建
【摘 要】对于学生作文缺乏个性、缺少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等现象,笔者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从选材、语文、修辞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的作文焕发出灵动之美。
【关键词】作文 个性化 写作方法
一、目前高中学生作文现状
综观近年高考作文和高中生写作的现状,我们会发现,作文愈来愈缺少个性,不再体现个体对生命、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和思考,更多的追求形式的精巧,串联古诗文名句,排列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刻意的包装,用表面的深沉来敷衍成文。表面上纵论古今,思维广阔,实际上语言苍白,情感虚假,选材逼仄,千篇一律,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而作文教学也抛弃了多年来对细节精微的描绘、对情感细腻的表达,放弃了对学生内在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更多地注重样板化和模式化训练,学生作文不再是个体的创造,而似工业化生产,走向了单一化和趋同化,即使有少数学生去写生活,由于缺乏指导和练习,也大都是人物形象干瘪,内容单调枯燥。作文教学表面的繁华,难以掩盖现实的苍白和尴尬。
二、作文教学的回归与应对策略
(一)选材的生活化与多样化
1.对生命的思考。余秋雨先生说:“写作是人类生命与生命之间的相互温暖。”生命意识是古今中外文学艺术家关注探究的重要着眼点,生命意识是精神的火种,是人文精神的深刻体现,让文章在生命中穿行,会让阅卷者引起共鸣、为之动容。如07年浙江一考生以《生命如河》为题,围绕生命,阐述自己对生命的真切体会:
生命如大河,滔滔的浪花书写着浮世烟云,我们追求着内圣外王,追求着外圆内方,却不知这两者本来一致,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这是河流入海的左右两岸,伴随着人生漫漫征程……
2.对兴趣爱好的抒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高雅的兴趣可以怡情养性,使人眼界高远,品位高尚。好的兴趣可以反映个人美好的生活情趣,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诸如读书或音乐等,也就是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文化品格、个人情怀。如《音乐,一路相随》,《读书,伴我成长》。
3.对文化的热爱。文化是一个民族传承的标志,对文化的关注、忧思体现了我们对民族、国家的责任。2007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怀想天空》:
年少的我,并不知这里边有一种民族文化的哀愁,后来,我在古代名篇中,读到了“雁阵惊寒”,顿时感到了一种彻骨的诗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寻找大雁的影子。
是谁偷走了“雁字”的倩影?
又是谁,荒芜了文化的天空,扼杀了我的诗意的哀愁?
4.美丽的亲情。“情”这个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千百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讴歌它、赞美它。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没有感情的文章是难以打动读者的,所以作文要想升格,一个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让真实的情感去感动、感染读者。亲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生活在世间,被亲情包围着,所以我们抒写出来的事件无不蕴含着温情,温暖着我们的心灵,如佳作《妈妈,来世让我还做您的女儿》、《父爱如山》等。
(二)细节的精雕细刻,凸显人物形象之美
俄国作家果戈理说:“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鲜明性,主题的深刻性。”大师们对作品细节刻画的重视,可见一斑。细节对作品的表情达意,描绘形象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说来,细节刻画应从以下角度对学生进行有效训练: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如台湾作家聂华苓《人,又少了一个》:“孩子们饿得抱着我哭,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唉!真不好意思,我怎么到了这一天!”“你给我这么多!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我直想哭!”
(三年后)“再赏一点吧,太太,这点钱买个烧饼都不够!”“你再给我一点我就走,免得我把您的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吧!”
这里通过鲜明语言对比,表明了世界上又少了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也少了一个有自尊心,希望拼搏奋斗,对生活不服输的人。作品紧紧抓住富有个性化的语言描写,从而表现出了生活困境对人意志的消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个性的丧失,灵魂的堕落。
2.典型化的神态描写。如《祝福》中“祥林嫂”的描写: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眼珠间成一轮……
通过典型的神态、肖像描写,表现了在封建礼教的摧残下,“祥林嫂”灵魂的消尽,人性的磨灭,活着的“祥林嫂”早已是人间的一具行尸走肉,从而也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3.特征化的动作描写。再如魏巍《我的老师》:“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这一“落”一“轻敲”的富有特征化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蔡老师”的和蔼可亲、爱护孩子的美丽和善的形象,“蔡老师”的形象也随之定格成为亿万学生对老师的美好定义。
(实战演练)如一段抒写亲情的文字:
(例文)高考那年,每天晚上写作业,妈妈都会陪着我,有时困了,她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改文)高考那年,每天晚上写作业,妈妈都会静静地坐在一旁陪着我,有时竟不知不觉打起盹了。间或轻微的响声,突然惊醒了她,她于是便会慌乱地搓着手,掩饰着,尴尬地笑笑,然后站起来走一走……
改写的文字,抓住了生活中的动人的一瞬,综合动作、神态描写,把辛苦劳顿的母亲对“我”的关心自然真切地表现出来,生动传神,真实感人。
(三)修辞的巧妙运用
高考语文《考纲》中对作文的要求: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好的合理运用的修辞,表达准确、鲜明、有感染力,不仅使形象让读者可知可感,而且文采斐然,使全文富有美感,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效用。如:
(例文)妈妈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改文)妈妈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我分明感觉到,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爱,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
修改稿运用比喻和排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母爱的温柔和细腻,语言优美而文句流畅,充分地表现出真挚的情感,从而感动读者,温暖人的情怀。
总之,作文源于生活,源于人的精神活动。基于此,生活应是作文获取感性认识和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走向生活、观察生活,从而逐步形成敏锐的观察和发现能力。让学生深入生活,发现生活之美,挖掘生活的价值和意义,进而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去刻画美好形象,辅以丰富的想象、联想及修辞,展现生命的个性气质,必定能够打造出自己作文的精品。
★作者简介:王万忠,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教师,副校长;刘建,江苏省盐城市龙冈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