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生花,飞扬你的课堂
2009-09-01练瑜珍
【摘 要】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群言堂”的课堂,让你的课堂妙语生花。
【关键词】想象 点拨 意境 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而学生的个性特征、创新思维和创造才能必须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要创造自由的教学环境,必须提倡充分的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为此我在教学中,我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一、激活文字,驰骋想像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枯燥的抽象的概念,而无文字所生成的形象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所以在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身临其境地畅游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深刻的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第一节和第二节,我们集中体会诗歌中意象和“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夕阳西下,诗人在这里依依惜别。在这里我设置了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用三个“轻轻地”?在思考时,我适当进行点拨。让学生想象和亲人、朋友、同学离别时的情景,并对照文本中的情景比较体会。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三个‘轻轻地跟以往的离别是不一样的,一般我们离别都是写离情别绪,其情感都是凄凄惨惨。而徐志摩告别的对象既不写人,其情感也没有哭哭泣泣。在本诗中诗人蹑手蹑脚,不忍惊动,不愿惊动母校的心理。看似安静,实则沉重。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实感,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按照常理,作别的本应是人,却换作了云彩,孤独与失落隐含其中。通过想像激活了文字,我们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夕阳西下,落日把它的余晖幻成满天的彩霞,织着思恋,缀着梦幻,诗人带着无限的眷念幽思,带着深深的愁思,拖着沉重的双腿一步三回头地向母校告别。整个画面静谧、温柔、细腻。再结合背景,我们了解诗人之所以依依惜别,是因为诗人在剑桥大学度过了他一生中最幸福的日子。诗人深情地称康桥是“我难得的知己”“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所以通过想象我们看到了一个学子对母校的无限深情:青青的河畔,依依的杨柳,舒动着她那柔柔的纤臂,牵着诗人那多情的目光,更牵着诗人那不安的思绪。沐着夕阳的金辉,拢着霓虹的彩纱,那婀娜的金柳是那“不胜娇羞”的新娘——秀美端庄,典雅高贵。至此,情景交融,物我合一。康河,积淀着诗人的无限爱恋与愁思。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心灵深处的欢畅和境界。
二、点石成金,领略内涵
文本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她未接触的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既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夫妻俩恩爱的读书生活。就有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吾妻死室坏不修”。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做贼,抱起稻草,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风趣,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对面为盗贼”,抱走那些茅草。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
三、放飞思绪,飞扬个性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鹦鹉学舌的模仿者,而是培养能够自己独立思考的创新者。教育的重任就在于让更多的学生去超越前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让学生各抒己见,畅谈个人创造性的解读。
在《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我抛开其他的枝节,集中解读九个小故事:蚂蚁和促织的故事,狗和自己影子的故事,天文学家的故事,乌鸦的故事,牛跟蛙的故事,老婆子和母鸡的故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蝙蝠的故事,驴子跟狼的故事。我将这九个小故事分为三个部分:老师详细讲解一个;师生共解读三个;点明导拨二个。
第一个环节,学生默读蝙蝠的故事,请一位学生概括寓言的原意是什么?作者提出了什么新的见解?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都把握不错。在原故事与钱钟书见解之间,有一句过渡句。引导学生找出并分析通过什么思维方式进入到作者的新见解中。研习了这些,这个小故事的思路就十分明确:概括原故事——通过某一思维——新的解读。
后八个故事让学生快速阅读,并评出你们最喜欢的三个故事进行分析。这样宽松自由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我的课堂我做主”。由此课堂创造性的演变为:原故事的寓意——钱钟书的解读——我之新解读。什么叫“解读”?“解读”就是放飞思绪,“解读”就是展开联想与想像的双翼,“解读”就是迸发创新思维火花。“群言堂”的课堂,让你的课堂妙言生花。
所以正确对待学生的创造欲,为学生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把他们的所知所感用语言表达出来。鼓励学生“标新立异”,鼓励学生讨论甚至争辩,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课堂秩序,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主动探求知识、发表独立见解的积极性,在参与中动手、动口、动脑,增长智慧和能力。
★作者简介:练瑜珍,江西省分宜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