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培育观指导中学语文训练
2009-09-01方梦龙
【摘 要】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教学建议——“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本文分析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机械式训练的主要形式及其危害,同时倡导一种新型的训练观念——培育式训练,这对当前语文教学有很强的针对性。
【关键词】语文训练 机械式 培育式
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只有一处提及“训练”,而且它的表述是:“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此外,再无其他地方提及“训练”二字。我们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语文教育法规,它对语文教育有着规范、指导的作用。“新课标”的这一变化,是不是意味着语文教学要淡化训练,甚至不需要训练?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什么叫“训练”?什么又是“机械训练”?
何为“训练”?《说文解字》认为:“训,说教也,从言川声。”“练,涧缯也,从糸柬声。”《辞源》解释说:“训练,指教练兵士。……今泛指培训锻炼。”在古代,“训练”为两个词素,表达不同的意思,训指说教启发,练指使之成熟。《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教育辞典》的解释是:训练是教育的一种方法,对培养技能、能力、意志、行为方式和习惯具有特殊功能,偏重于通过外力的甚至强制性的实际操作活动,实现教育目的。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归纳出“训练”的三个基本特征:第一,注重启发训导;第二,注重受训的个体结果;第三,有一定的强制性。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训练是实现教育目的采取的一种教育方法,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性,但更注重启发训导及结果的个体性。
反观我们现在的语文训练,多有违“训练”一词的真正含义,强制过多,过于功利,而忽略了它重要的“启发训导”功能及“结果的个体性”。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标准化倾向。语文是一门主观性、情感性很强的学科,特别是在阅读鉴赏上,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我们的试题、练习往往只有一种理解,要考生(学生)从冰冷的A、B、C、D中选取一个,而不能有其他的选择。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客观的选择题较前已大为减少,在高考中所占比重已由几年前的75分减为现在的32分(广东卷为例),但笔者认为,在现在评卷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还须进一步减少客观题比重,特别是在古诗词鉴赏和现代文阅读中不宜设置客观题,以培育学生的“个性”。2.理科化倾向。我们不少语文老师热衷于探寻“知识点”,以为只要讲好这些“点”,就可以全面掌握好语文,现在,不少学校从高三一开始甚至在高二就已开始按照《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点”讲“点”。复习时抛开教材,专做模拟题,信奉熟能生巧的理科训练办法,沉迷于多少阶、多少步的训练方略,而忽略了语文训练中重要的积累、感悟,学生的语文素养结果如何可想而知。3.模式化倾向。语文试题的主观题,尤其是作文为学生的个性表达留有广阔的空间,而我们一些老师偏偏要给个性各异的学生穿同一的服装、表同一的思想。什么“作用型”的题目应分做哪几步来回答;“比较型”的题目又应分哪几步来回答;作文要写成哪几种模式,甚至要写几段,每段大概多少字,开头、中间、结尾怎么点题,都规定得清清楚楚,不可越雷池一步,否则,就视为不规范甚至错误,比过去的“八股文”还要“八股文”,这就与我们倡导的答题要规范相差甚远了。凡此种种,我们认为属于“机械训练”一类。
由此可见,机械训练是—种强制性过多、过于功利的、模式化训练。施训者与受训者之间处于不平等的关系,学生处于被动的、盲从的学习地位,无自主性。这种训练忽略了它重要的“启发训导”功能及“结果的个体性”,显然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既然如此,那么,“新课标”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训练”?对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变机械式训练为培育式训练。
何为“培育”?《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培养幼小生物,使它发育成长”。何为“发育”?《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由此可见,培育的过程为“使生物体在生命过程中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请注意是由“简单到复杂”,而非机械训练的“由简单到简单”、甚至是由“复杂到简单”(标准化、模式化实质上是使学生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也应该像田里的庄稼一样,教师只是种庄稼的农夫,只是恰当地提供条件、施展得体的方法,让学生(庄稼)自主地成长,发生变化乃完全成熟(开花结果),完成他们“简单到复杂”的个体生命过程。所以这种“培育式训练”,充分体现了一种科学的、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它着眼于自发,着力于内化,走自我发育与教师培育相结合的道路。这种训练,实际上就是教师在起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作用,让学生在充分发挥自主、自动、自创的学习状态中进行学习与发展。无数事实也充分证实了这—点,由于语言的工具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再加上语文课程承载的人文性等功能特点,语文教学靠“机械训练”是不行的,特别是那些只可意会而不能言传的东西,岂能让学生在“机械训练”中掌握呢?学生只有通过积累、感悟、熏陶、鉴赏等一系列培育型的训练活动,才能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由此,我想起了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中的郭橐驼,他人虽残疾,种的树却“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于是有人向橐驼请教,橐驼告诉他:“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郭橐驼的秘诀很简单,不过是顺木之自然而已。树然,人亦然。如果我们语文老师在进行语文训练时,也能像郭橐驼种树那样顺人之本性,“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少一些鬻梅者那样“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的行为,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一定会像郭橐驼种的树那样“无不活,且硕茂,蚤实以蕃”。
★作者简介:方梦龙,广东省惠东县惠东中学教师,高三语文备课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