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导入方法初探
2009-09-01罗庆忠
罗庆忠
导语,在课堂上创设一种特殊的气氛和情境,不仅能迅速激发学生探索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较快抓住课文的学习方向,领悟文章的写作意图,进入课文的感情世界。
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课的起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的思绪带进特定学习情境中,对一堂课教学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教多年,我发现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导入方式设计得好,就如同一出戏拉开的帷幕,使学生看到美妙的场景,并且置身其中。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作为语文老师,在学习一篇新课文时,要善于根据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一段精彩的导语和依据课文内容的导入形式。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学生是有个性差异的个体,有各自独特的心理世界。人的心理、意识是一个时刻与外界环境保持密切联系的开放系统,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中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活动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探求意识和进取精神。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实践,简单地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导入的方法上,大家共同交流,以求促使我们课堂教学有个好的开始。
一、创设情境导入法
这种方法是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地进入主题。情境,就是语文教学的艺术氛围。构成教学艺术氛围的要素,有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等,创设情境就是根据教学上的这些要素创造的。它的特点是:形象、直观,容易调动学生的兴趣。它是一种非常能引人入胜的方法。例如:在上《最后一课》时,设计中国抗日战争的画面情境,学生满怀对侵略者的愤恨之情进入这篇课文的学习。
二、直接导入法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使用频率也最高的方法,不需要拐弯抹角,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这样可以使学生直接进入对课文的学习。其前提是学生在授课前对课文已经作好预习,否则,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本文的兴趣。同时教师在与学生的简单对话中,对学生的表现、回答要点评,要肯定学生的预习成果,要有指导性,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体现学习上的指导,无形中创设了融洽的教学气氛,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多媒体导入法
这种导入,可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联想,激励探究,为一堂课的成功铺下了基石。我们许多老师在也一直在尝试这种方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方法要求做到以下6点:
1.以旧联新,搭桥铺路。
2.激发兴趣,启动认知。
3.设障立疑,激发思维。
4.设置悬念,引导探究。悬念可以造成一种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具有强烈的诱惑力,能激起探索的浓厚兴趣,其应具有“精、新、奇”的特点,在技巧上则应“引而不发”,“令人深思”。
5.引导观察,生动形象。投影的语言更有说服力和真切感,有助于学生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经验。
6.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把知、情、理熔于一炉,利用音乐、投影等手段渲染课堂气氛,为学生理解教材提供特定的情境。
四、讨论操作导入法
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积极开展讨论,并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诱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求知欲的高涨。
五、复习导入法
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故意让学生复习一些与所授新课内容相关的知识,为新授课题服务。
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航标、润滑剂,好的导入能紧紧抓住学生求知心理,能牵引学生的思维方向,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为整堂课的高效运行打下基础。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一定要重视导入语的设计。是的,万事开头难,一堂课的导入,不能平淡无味,要有活力;导入的形式有很多,总的来说要根据课堂内容来选择,能激起学生兴趣,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的才是最好的导入方式。
利用故事,激发联想,针对学生爱听有趣的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有关的故事、寓言等,可以帮助学生开展思维丰富联系,增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这部分必须成为其他部分最自然、最恰当和最精彩的开端。其实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课堂,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形式还远不止这些,关键是要掌握人,要遵循因地制宜和因人而异的原则。但是不管采用什么方式导入新课,都应当在传授知识、启迪智慧、陶冶情操等各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做到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言简意赅,有的放矢,尽量给学生审美情趣上的满足。
其实,大多数教师都知道这一点,好的导入,是教师经过深思熟虑的一个成果,是从文本到拓展,再由拓展中回到主体中来,教师备课一定要重视导入的设计和运用。导入设计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1.沟通作用。既是心理沟通,又是教学内容的沟通。教师一登上讲台,师生间从目光到言语是亲切的、关爱的、信任的和理解的。此种情况下,学生在心理上接受教师,课堂是其乐融融的。教师新旧知识结合,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觉地结合,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更好发挥课堂上学生主体性作用。
2.引趣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被吸引,把注意力集中起来,加上其他辅佐手段,这个课堂的学生一定是在幸福中度过的。
3.设疑作用。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欧洲学者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始。”新课前,紧扣教材,设置悬念,提出疑问,引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样能为学生在课堂上主动求学打下基础。
总之,发挥导入作用,提倡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学发展,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导入方式及其研究更是有价值的和可持续性的。
(责编 李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