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各界揣测大陆报复

2009-09-01

环球时报 2009-09-01
关键词:陈菊中国时报祈福

两岸多个活动降低规格 绿营推卸邀请达赖责任

●本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本报记者 刘扬●本报特约记者 汪北哲

达赖8月30日深夜抵达台湾,但岛内的舆论和政治形势突然发生变化,对达赖此行的质疑以及对民进党操作达赖访问的批评成了压倒性声音。岛内媒体31日纷纷报道国台办反对达赖访台的强硬讲话,担心大陆的报复举措,包括参加“台湾周”的大陆官员降格以及有可能“暂停大陆观光客来台”等等。在岛内,达赖遭到民众如影随形的抗议,这是达赖在其他地方很少碰到的。面对岛内媒体追究谁是达赖访台的邀请者,之前高调炫耀邀请达赖的绿营人士缩起了头,开始互相推脱。绿营仍旧为达赖访台辩护,民进党主席蔡英文据说9月1日还要与达赖见面,但岛内多名分析人士认为,民进党借邀请达赖访台来打击马英九、破坏两岸关系的目的已遭重挫。香港《明报》8月31日的文章把达赖窜访台湾称为“达赖喇嘛灾”,与岛内正面临的水灾、疫灾、经济灾和政灾列在一起。

台湾担忧“达赖来台效应”

达赖8月30日深夜在一片混乱中抵达台北,这使得岛内各界对两岸关系的担忧在31日集中爆发。台湾《今日新闻》援引“立法院长”王金平31日的话说,“达赖来台效应难免”。

《中国时报》31日题为“国台办:密切注意事态发展”的报道说,达赖昨晚抵台,国台办发言人深夜再度发表声明指称,民进党策动长期从事分裂活动的达赖赴台湾,是别有用心的;我们对此坚决反对,这一立场是明确的,也是坚定的。达赖赴台势必对两岸关系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联合晚报》的文章说,简短的声明,却嗅得出不寻常的气味,政府必须谨慎以对。文章说,达赖访台不利于两岸关系,这是北京的态度,清晰简明,不拖泥带水。两岸进行中的交流活动,突然都放低了调子,对台湾而言,北京划出了一条政治界线。

《中国时报》列举道:31日新增两岸航点通航仪式,虽然台湾如期举行,但大陆方面则全面取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也取消出席第八届辽宁台湾周活动,改由主任助理李亚飞出席,外界担心包括对台采购、两岸签署ECFA,甚至第四次江陈会都将受到冲击。报道还说,9月5日开幕的听奥开幕式,中国听奥代表队也确定延到6日来台,报道怀疑这与达赖访台可能有关。《中国时报》同一天称,“中共涉台官员”证实:“两岸定期航班启动,但首航仪式全面取消!就是我们表态的政治信号!”《联合晚报》援引“刚从大陆返台的台商”的话说,大陆近日来的气氛相当严肃,报纸、电视、网络上一片挞伐声,尤其在“藏独”、“疆独”去年和日前先后发生,“大陆人对达赖等异议人士和独立的敏感度远超乎台湾人想象”,一旦台湾高层未能实时修好,后续恐将冲击到两岸经贸互动。

31日的《联合晚报》说,“据了解,大陆方面形容,‘国共互信,已毁于一旦”。报道称,两岸消息人士说,国台办二度表达反对意见,不是中方对此事反应的结束,意味着后续动作即将展开。据了解,大陆正朝三个方向思考,包括停止先前来台各采购团的合约、推迟金融MOU和ECFA签订,或者暂停大陆观光客来台等做法,最后决策为何,要视达赖在台情况而定。民进党籍前“立委”郭正亮在《中国时报》撰文称,可预期的是,马必将全力亡羊补牢,全面降低达赖访台的政治意涵,即使如此,马令人难测、前后不一的两岸决策模式,势将成为北京要求解决的问题。换言之,达赖访台并非重点,批准访台的决策逻辑才是关键。

“达赖喇嘛灾”

台湾《今日新闻》用“乱作一团”来形容达赖抵达桃园机场的场面:达赖一下飞机,旁边将近10名身穿西装的壮汉就把他团团围住,想尽办法不让任何人靠近。报道说,“中华统一促进会”号召百人在机场抗议达赖,抗议民众情绪激动,与警方爆发严重冲突;达赖的信徒则在机场用歌声欢迎他。《今日新闻》称,达赖的抗议者“如影随形”。法新社8月31日报道说,尽管达赖努力专注于人道主义方面,周一仍有大约30人在他下榻饭店外示威。台湾原住民抗议者首领说,“达赖根本就是在政治作秀”,“如果达赖真想帮助灾民,他应该待在原住民村子里,而不是在这样的大饭店里”。

台湾媒体说,达赖31日在台的活动曾有举行中外记者会的安排,但突然被取消。亲绿的《自由时报》称,可能有当局插手,但台湾“总统府”31日予以否认。岛内媒体称,由于担心达赖来台的政治效应,国民党立刻启动国共平台,指派在大陆的文传会主委李建荣转赴北京沟通。另外,为避免引发不必要的联想,府院党五巨头,包括“正副总统”、“行政院长”、“立法院长”,及国民党主席吴伯雄都将不会和达赖有所接触。《今日新闻》说,台中市长胡志强还给达赖“打了预防针”:应谨守宗教分寸,避免政治意义活动。《自由时报》报道达赖到灾区小林村“祈福”时称,“达赖亲民慰问,灾民感受温暖”。美联社题为“达赖喇嘛祈祷,鼓励台湾民主”的报道则说,达赖在灾区声称,他对马英九拒绝与其会面“不感到失望”,“这是一个人道主义访问,就我这一方来说,没有政治议程”。但他紧接着说:“台湾和大陆有密切而独特的联系,但同时台湾也应享受民主和繁荣。”

香港《明报》8月31日刊文称,台湾的“超级风暴”正在汇合之中,这场“超级风暴”计有4个单独的组成风暴:水灾、疫灾、经济灾和政灾。文章认为,这任何一项都足以引发风暴,若四灾合流,将成超级的完全风暴,引发台湾内部动荡。而就在这个时刻,居然又出现了新灾,那就是“达赖喇嘛灾”!

岛内一位媒体人士周一对《环球时报》说,4年前达赖访台时维安规格比照“国宾“等级,这次只有10名外事警察和私人保安贴身保护,几度造成达赖和抗议民众近距离接触,甚至还发生保安跟媒体的推挤冲突。这些现象都证实,达赖到台湾固然是一个突袭,但突袭却并没有成功,达赖本身也在这次来台中将他过去的“活佛”形象消耗殆尽,并且让台湾更加认识到两岸关系的和解改善才是对台湾发展最有利的,大陆对台湾的重要性无可比拟。

民进党邀请达赖在岛内挨批

“当灾民看到乘坐70万开销的高铁专列前来的达赖,心里将是一片茫然;既不能骂他为何不早早祈福、早早消灾,也不能寄望他究竟能带来什么好处帮助。”这是联合新闻网上一篇博客文章的内容,标题叫“何福可祈?何灾可消?”《中国时报》网站的一篇博客文章则写道,在台湾,包括蓝绿的政治人物,总是以为人民都是政治白痴,但人民被玩久了也会“久病成良医”,民进党此时邀达赖来台,表面是“慰问灾民、为灾民祈福”,但其实就是要给焦头烂额的马政府制造难题、乱上加乱。

岛内一位分析人士说,民进党原本期待“邀请达赖”是对马英九“救灾不力”之后的“乘胜追击、珍珠港突袭”,结果反而出现“捅了大马蜂窝”的趋势,台湾有媒体分析说,马英九甚至很可能因为民众不满民进党邀请达赖,而有“中途岛之役”反败为胜的机会。

在达赖来台前一天,高雄县长杨秋兴急着举办了台湾本土宗教界的祈福法会,动员台湾各个宗教法师与会,数万名群众参与,场面之浩大,与达赖到台湾时的场面形成对比。如今,民进党内部也大多避谈“邀请达赖”一事,最初是所谓“南部七县市联合邀请”,后来陈菊到处自夸是她所邀请,现在由于民众反应不佳,陈菊却改口说是“集体邀请、不是个人行为”。31日,陈菊终于承认了参与邀请达赖访台。《联合报》31日题为“多么自私自利的陈菊”的评论文章写道,“5月,她为了世运登陆访问,换来北京给世运的高度捧场;现在,她又发动达赖来台祈福,将北京和达赖都当成了她的政治筹码!”文章说,陈菊把“达赖为水灾祈福”当做她的政治舞台,谓要“救灾重建”;她却看不到十余年来毁坏成几同废墟的两岸关系亦待“救灾重建”,“陈菊与民进党不啻是挟持着全体台湾人民为人质,而与达赖演出这一场所谓‘人道义举。现在,大家都在忧虑:听奥会不会被北京杯葛?来台观光的陆客会不会减少?采购团的订单会否生变?第四次江陈会能否如期举行?ECFA是否泡了汤?难道这就是陈菊的‘人道?难道这就是民进党借达赖给台湾人的‘祝福?不论上述任何一个项目出了问题,国人要与陈菊和民进党如何算这一笔账?”▲

猜你喜欢

陈菊中国时报祈福
“立委”日历
发鸡排
拍马祈福
让陈菊“终身受伤”?吕秀莲改口
蔡英文“捆绑”陈菊
投币祈福不如感恩当下
为飞行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