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外媒称中国股市神经质

2009-09-01

环球时报 2009-09-01
关键词:股市A股经济

经济复苏表现引全球羡慕 8月股市暴跌成世界之最

●本报驻韩国、德国、加拿大特约记者 詹德斌 青木 陶短房 ●本报记者 胡笳 刘扬 王娜 ● 汪析 王盼盼

中国股市昨日一场恐慌性暴跌再次让世界看了中国经济的笑话。在中国经济领受不少溢美之词的时候,上证综指昨日暴跌6.74%,深市暴跌7.55%,这是去年6月10日以来中国股市的最大单日跌幅,而整个8月中国股市全球表现最差,累计下跌21.81%,创15年来第二大月跌幅。“熊市”之说在中国经济大步复苏的时候频频响起。这无论如何也是中国经济脸上一块难看的疤。31日,亚太及欧洲股市下跌也被认为受到中国股市暴跌影响,有德国媒体称中国股市给了世界股市一个不祥之兆,《纽约时报》称中国股指的表现近乎神经质。但国际媒体对中国经济基本面的判断仍很正面,世界似乎正在适应中国经济与股市“有时毫不相干”的“特殊国情”。中国经济依然被一些媒体比喻成“将温暖撒向世界的太阳”。在31日接受《环球时报》调查时,10名中国证券专家中有7人认为近期股市还将反复震荡,而10名受访经济学家中有7人认为中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可逆转。这两组专家的判断让投资者几乎无所适从。

从上海到纽约,中国股市领跌全球

今年8月17日,中国A股曾暴跌5.79%,创年内最大单日跌幅,然而这一纪录仅保持不足半个月便再被刷新。8月31日,沪深两市开盘后一路下跌,在中国股民的捶胸顿足中,沪指失守半年线支撑,并连破2800点、2700点整数关口,最终收报2667点,跌6.74%,创近3个月来的收市新低。深成指收报10585点,跌7.55%。

31日,“沪深两市双双暴跌”的惊人表现牢牢占据了中国各大门户网站财经新闻头条,整个8月中国股市累计下跌21.81%,创15年来第二大月跌幅,也令A股成为当月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

一名中国证券业内人士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当8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结束时,中国股市的总市值为18.7095万亿元,当日的暴跌意味着一天之内中国股市市值蒸发了1.3697万亿元,而中国股市在整个8月蒸发了4.864万亿元市值。这一数字与2008年土耳其的GDP总量接近。

中国股市上月17日暴跌便曾引领亚太股市陷入“黑色星期一”,8月31日中国股市再次领跌亚太,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及香港股市均告下跌。日经指数当日高开1.2%,据说是因为“欢迎”日本实现“政权更迭”,然而随后日经指数一路走低,以下跌0.4%收盘。日本《朝日新闻》和《富士产经新闻》均将原因归结为日元走高和中国股市大跌。孟买股市当日下跌的原因也被《印度经济时报》归到了中国股市的身上。

韩国KOSPI(首尔综合指数)8月31日下跌16点,跌破1600点。韩国edaily网站抱怨,中国股市展现出了“魔鬼势头”。文章称,暴跌使投资心理极度萎缩,但中国的经济基础没有问题,因此目前的下跌只是一个调整,未来中国股市还会上涨。

中国股市的领跌效应还波及欧洲,截至31日中午,除英国外,欧洲主要股市纷纷下跌。德国《金融时报》网站分析认为,这是中国上证综合指数暴跌产生的“副作用”。德国国家电视一台网站题为“中国股市走得太快”的文章认为,中国股市暴跌是投资者对中国央行收紧放贷政策产生的恐慌性心理导致的反应,这也给了世界股市一个“不祥之兆”,作为世界股市接力中的领头羊,中国股市大跌会造成“连环效应”。

31日,美国纽约股市低开,彭博社称,当中国股市进入熊市,股市下跌从上海蔓延到纽约。《纽约时报》援引SJS香港首席投资策略师科瓦尔齐克的话称,中国股指暴涨暴跌、近乎神经质的表现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尽管A股市场是封闭的,似乎损失都是由中国人自己承担,但作为重要新兴经济体的中国,股市如此大起大落,显然已吓坏了外围市场的投资者。在美国,原本人们已经开始谈论经济复苏和股市回暖,但如今分析家们已纷纷开始警示风险,并着手抽离其资金。《华尔街日报》8月26日曾刊文称,中国经济的蓬勃增长是全球经济引擎,而中国股指的跌幅“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实在太大了,以西方标准看,中国股市监管力度薄弱,容易受政策面干预,因此往往对政策和市场信息过度反应,不是大涨就是大跌。文章称,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催化剂,中国经济始终处于上升轨道,而中国股指如果持续重挫,必将引起全球市场担忧。

猜你喜欢

股市A股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1月A股市场月统计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股市日历
股市日历
一月A股龙虎榜
一月A股龙虎榜
2013年A股大股东增(减)持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