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朝野都称与鸠山很熟

2009-09-01

环球时报 2009-09-01
关键词:鸠山干事长马英九

郭台铭出任防疫大使

台湾甲型流感疫情严峻。据“中广新闻网”8月31日报道,“卫生署疾管局”已找到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夫妇担任“防疫大使”,拍摄系列宣传海报及广告短片,呼吁全民防疫保持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此外,“疾管局”当天还在官方网站上公布了“个人防疫自我测试题库”,分为一般民众版以及医护人员专业版各50题,包括甲流感染的危险征兆、潜伏期、致死率以及防疫的正确方式、戴口罩的时机等,以加强民众对甲流的认识。

8月31日是台湾的开学日,“对家长、学校和学生来说,也是宣告更严谨的防疫大作战正式开始”。台北县有一名小学生一大早带着妈妈准备的口罩、维生素和体温计,把书包塞得鼓鼓的才去上学;到了学校,还不忘每节下课都去洗手。学校也严阵以待,不但仔细帮学生量体温,也特别交代老师要注意学生有没有呼吸道的症状。不少妈妈发起了团购,每人至少采购50个口罩。但流感疫情仍然来势汹汹,台中高工一个班级内有3人感染了甲流,该班已停课。“国防部”还透露,从8月30日早上8时至31日早上8时,军中新增 6例甲流确诊病例,其中1例还在住院,另5例在营区隔离治疗。

岛内一些人士陆续提出是否延后年底县市长选举的想法。民进党党团干事长王幸男称,面对可能的疫情,马当局应该先启动“国安机制”,“组成由总统、各部会首长和国安会指挥的疾病防疫指挥中心”;如果到11月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马英九就可以主动宣布延选。不过,马英九虽然在“治国周记”中提到延选话题,但是态度保留。“立法院长”王金平认为,目前疫情还没严重到要延选的地步,但若疫情持续扩大,相关单位应有所考虑。▲(韩 香)

民主党党魁鸠山由纪夫有望出任日本首相,岛内纷纷对未来的台日关系进行了预测。

8月31日,台湾“国策院”举行“日本国会大选后政局走向之分析”研讨会。辅仁大学日文系教授何思慎认为,民主党对美日关系的思维相当程度上会从亲美派回到亚洲派,未来日本外交决策中,亚洲派的声音会往上抬,“日本与中国大陆的关系比起前首相安倍持续增温的态度,只会过之”。至于台湾部分,何思慎说,民主党思考台湾问题时与自民党类似,都认为台湾扼住日本的南面,台海的稳定与日本外围安全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日本不会贸然地拿台湾交换对中外交利益”。不过,他也提醒应关注民主党干事长冈田克也的角色,“因为冈田克也对台湾主权的理解,比较接近北京的思维,未来冈田是否会误入北京的陷阱,台湾应谨慎看待”。

前“驻日副代表”陈鸿基担心,日本国会友台组织“日华议员恳谈会”的不少成员在这次选举中落马,“因此除与原有支持台湾的国会议员保持关系外,如何吸收民主党新血液加入恳谈会,是台湾应关注的议题”。

有意思的是,台湾朝野都觉得和鸠山由纪夫互动良好。“中央社”援引国民党“立委”李鸿钧的话说,台湾和自民党之间的互动有长期的历史背景,台湾和民主党之间的关系,短期内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去年12月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带队前往日本和民主党进行“政党外交”,当时鸠山还是民主党的干事长,双方谈了四五十分钟,鸠山最感兴趣的就是政党轮替,希望听取台湾政党轮替的经验,作为未来执政的借鉴。留日的国民党台北市议员陈玉梅也说,国民党执政后,她曾经建议国民党和马英九应该多跟民主党互动。而2007年11月,马英九曾以“总统”候选人的身份访日,正是鸠山接待的。民进党国际事务部主任萧美琴也称,民进党2000年“执政”前,就与日本民主党交往比较深,因为两党的属性很像,都是在野很久,党内也各自有“天王”等,民进党当时与现任党魁鸠山由纪夫有相当不错的互动。萧美琴还说,民进党“执政”后,同时与民主党、自民党都有交往,“即使民进党2008年在野后,今年3月民进党主席蔡英文访日,也与民主党内的各大天王有接触”。

对此,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日本研究所所长陈鹏仁表示,中日关系可能变好,但不会影响台日关系,因为马英九2007年访问日本时,与鸠山由纪夫和民主党前党魁小泽一郎建立了私谊。至于日本民主党与绿营之间的关系,陈鹏仁说,鸠山、小泽与民进党虽有接触,但关系不深,与李登辉也没特别往来,因此和绿营的关系并不密切。“亚东关系协会”秘书长蔡明耀则分析认为,若民主党执政,台日关系不会有变化,如果说会有影响,应该是“有向上发展的空间,不会往下掉”。

“中央社”总结说,马英九上任后,尽管曾发生“钓鱼岛主权争议”以及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失言风波,但马当局将今年定为“台日特殊伙伴关系促进年”,促成包括札幌设馆等多项交流成果。未来民主党上台后,应该不会影响现有的台日关系。▲(张雯雯)

猜你喜欢

鸠山干事长马英九
卖水果
不够用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自民党干事长为施压媒体道歉
86年来,我们不曾跟丢您
上万猪农扔粪抗议马英九
本报更正
马英九接种 甲流疫苗
日民主党新领导班子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