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的化学教学

2009-08-31唐桂萍

关键词:火柴化学新课程

唐桂萍

新课程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习方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

第一,转换自身角色,优化课堂教学。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但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角色,比如我讲解《工业合成氨》时,本想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过的平衡理论知识去自学,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但我总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还是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得累,他们也失去了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其二是作为引导者的身份不到位,比如讲《环境污染》时,我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境污染,但没能深入引导:“我们能不能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对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原因,好好分析分析呢?”如果能加上这样的引导,可以强化学生观察生活、展现生活、感受生活的能力。其三是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喜欢在一旁“袖手旁观”,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中去。这些都表明我在新课改中自己的角色还没有演变到位,那么我想要适应新的形势,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改。

第二,引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想达到这个效果。一要创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因为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造性,因此,我要发扬民主,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并且要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机会。二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研究物质的科学,因此。要把宏观和微观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假设推理能力。教师可通过“构—性一制一用”、“构一位一性”等关系,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学生知道氮分子的结构为氮氮叁键,性质不活泼,则可让学生想象,如果氮分子没有叁键,空气的成分将如何变化?长此下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会渐渐提高。

第三,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实验现象的多变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具有创造性。例如,cu和浓H2504反应制S02的实验中,学生往往观察到生成黑色沉淀,教师可以马上追问:黑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们各抒己见,查资料、上网、亲手实验验证等,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动脑意识大大加强。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在讲《氧族元素》时,讲到浓硫酸有一种重要的特性——吸水性,书上没有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既安全又能说明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经过学生的思考,我想肯定会得出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如:在一只小试管里加入5ml饱和氯化纳溶液,在该溶液里加入2ml浓硫酸,立即析出氯化纳白色晶体。更好的是让学生自己找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例如:我们学习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可以先让学生进行猜测:火柴点燃后是否一定能燃尽?学生实验:把火柴点燃后,摆放成各种姿势(竖直、斜放、平放等)进行燃烧实验。发现问题:火柴点燃后竖直向上,火柴不能燃尽。学生讨论作出解释:竖直向上燃烧的火柴,火焰对其下部(接近燃烧处)有预热作用,这样会把其中的水分蒸发出来,水气上升使火焰温度降低,上升的水气又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最终使火焰熄灭。验证解释:如把火柴烘干后点燃,都能烧尽。讨论得出结论:物质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且要有充足的氧气。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行探索,进行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喜欢学习化学了。

新课程改革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让我们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化学教师,我们更需要端正教育思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使化学教学充满活力,培养出更多新型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火柴化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火柴变变变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