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饮水工程施工和运行管理分析

2009-08-31黎梓波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14期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工程建设

摘要:全面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是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总结过去改水工作经验基础上,认真调查研究,狠抓落实,建管结合,建管并重,才能真正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效益。

关键词:工程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TU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21-0080-02

实施农村饮水村村通,保障饮水安全工程,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德政工程”、“惠民工程”。近年来,随着国家安全饮水和全省村村通工程的实施,通过宣传发动,政策启动,以“规模化发展,标准化建设,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专业化管理,区域化控制,协会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建成了大批的农村

自来水工程,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保证了饮水工程设施正常运行和效益的持续发展,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鼓励农户节约用水,减少了水资源开发。

一、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建设饮水安全工程,保证饮水安全,发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障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可以极大地减少水介传染病、水致地方病以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病率,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对农村的健康有序发展和乡镇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能推动农村城市化进程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有利于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为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提供体制保障。

二、工程概述

党州村人饮工程位于兴业县卖酒镇西北面,距卖酒圩镇4km,有卖酒至洛阳四级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党州村人饮工程水源为深层水,取水点位于该村门口洞的深井,利用水泵加压至村背三塔岭的贮水池,再经管道供给各用水户。

党州村人饮工程供水区包括东片、西片、南片三个居民片,项目工程所在地不安全人口2144人。本次设计按12‰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计算,15年后的总人口为2564人。规划供水规模300m3/d。

党州村人饮项目工程总投资的组成有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其他费用及工程预备费等项,工程总投资99.7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36.03万元,设备购置费40.19万元,安装工程费6.68万元。主要工程量:主管路3300m、支管11400m、开挖土方0.438万m3、填土0.3465万m3、浆砌砖120.7m3、砼79.31m3、劳动工日2.46万工日。主要材料用量:水泥50.87T、砂105.23m3、碎石70.69m3、钢筋7.68T。根据目前国家扶持和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政策,项目工程主要资金来源以中央补助和自治区配套、当地群众自筹相结合筹措,即申请中央补助86万元、自治区6万元、地方自筹7.76万元。

长期以来,党州村农民饮用水都取自村边的田头井,水源来自于浅层地下水。近十多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浅层地下水受到人畜粪便、化肥、农药的污染;在雨水季节,浑浊的地面水经常淹没水井,

造成水质极差;同样引用水水源得不到有效保护,水源常受污染,村民长期饮用,严重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

三、规划的总体原则和工程的基本数据

项目工程规划总体原则是:(1)因地制宜的原则;(2)近期设计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原则;(3)技术可行、可靠,经济合理的原则;(4)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原则。

项目工程的基本数据:水源为门口垌深井水,取水点地面高程128m,正常抽水流量为10.42L/s。水源采用提水方式抽到高水位贮水池(地面高程163.5m),进行二氧化氯发生器消毒处理,再通过管道自流供给各用水户。供水规划区高程在130~140m之间,配水管网内水压保证在10m以上,能满足洗衣机、热水器、卫生冲洗阀用水水压要求。

四、供水工程方案选择

取水点位置自然条件好。新建饮水工程初步拟定供水流程为取水点(深井)→抽水管道→二氧化氯发生器→贮水池→配水管道→用户。贮水池容积200m3,为圆型。即从门口垌深井取水,采用提水方式,通过924m长水管,沿山旁将水抽至三架岭坡高位贮水池,自水池后采用树状输水系统,配水给各用水点用户。管材选用PVC-U管,管径

在Φ160~32mm之间,抽水管总长924m,供、配水管总长13776 m。设计输水总流量10.42L/s。

五、工程施工

(一)深井泵房、贮水池等建筑物工程施工

根据工程的设计布置,深井泵房、贮水池等建筑工程可在工程投资下达后开工。由于此建筑物是整个供水项目工程技术性最为复杂、难度最大、质量把关最为严格的关键性工程,因此必须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或聘请具有项目工程专门构筑物施工资质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场施工。严格筛选合格施工队伍,并在施工中严格按有关施工规范操作,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达到良好以上。

(二)输、配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

在输、配水管道安装工程施工中,应注意施工方法,在开挖一定距离的管道槽坑后,要及时进行管道安装,避免雨水造成槽坑崩塌或积水,给管道安装带来困难。同时在进行管道安装时,要严格按照管道安装的要求和规程进行施工,每完成一段管段施工后,按规定进行压水试验,经压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段管道的施工,力争使整个供水管道水的渗漏量降到最小值,以提高供水工程的有效供水量,减少水量浪费,增加工程效益。

六、对施工后运行管理的建议

根据以上情况为使农村集中供水厂实现良性运行,建议:

1.加强对农村供水工程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与审查工作。工程规模供水规模为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规划设计的重要参数。合理确定供水规模,关系到工程建设投资的合理性和生产运营的经济性,对一项供水工程能否良性运行、充分发挥投资效益至关重要。

2.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认真做好水质净化和消毒工作,确保水厂供水水质安全是良性运行的前提。按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和有关部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工作力度,合理划定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加强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

3.认真贯彻《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是水厂良性运行的保证。建议行业协会如中国农业节水和农村供水技术协会等尽快落实分级资质认证、上岗培训、考核等工作。

4.建立合理水价制度,做好成本核算,在节能减耗、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推行全成本水价是良性运行的关键,并建议对农村水厂实行优惠电价。

5.加强对运行管理人员的培训考核,为水厂良性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水厂应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因事设岗,以岗定员,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6.加大对广大农民用水户的宣传力度,使其转变观念,提高安全用水、水是商品、水与健康、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等意识。

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的对策和方法

(一)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是一项紧迫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统筹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布局,综合考虑水源、水质、水量和周围环境等因素,加强对水源水质可靠性论证,确保水源布局科学合理,水质符合饮用水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加强与区域供水、水源保护、乡村布局规划、新农村建设等专业规划的协调街接,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既科学、又合理、得民心、见实效。

(二)强化水源保护,提高饮用水质量

保护好饮用水水源,是保证供水水质的重要基础。水源是关键,饮水工程建设前,水利部门首先要严格做好水源勘察和调查研究,确保水源的水质和水量,避免盲目建设。保证工程效益最大化。要加强水源地的保护,依法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饮用水工程管护范围,结合河堤的管理,管护好水源,改善好水质。严禁在水源地周边设置排污口,禁止在饮用水水源地附近地区发展高污染工业,坚决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加大禽畜养殖环境管理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内从事网箱、围网等形式的养殖,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和人为破坏。生活污水排放处理设施要与供水系统同步建设,防止生活污水随意排放造成新的的水源污染。加强对供水工程水源、出厂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发现水源水质不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时,必须采取处理和深度处理措施,确保饮用水水质达到饮水安全标准。

(三)创新管理机制,实现长效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量大,要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关键是体制。在管理机制上,水利局作为农村供水工程的行业主管部门,要负责组织研究,制定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实施供水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強化管理责任。在运营机制上,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建立灵活有效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模式,明晰产权,建立水价机制,加强用水管理,实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确保供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四)强化队伍培训,提高服务技能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投产运行后,长期受益是目标,优质服务是基础。水利部门应进行全方位技术指导,定人定责,分片包干,对工程及时做好监测、维护,发现故障及时检修。強化队伍技能培训,持证上岗,确保工程运行过程中在技术上不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每一项工程惠及一方百姓。要加强水利法规的宣传解释,及时把国家的政策宣传到用水户和工程管理者,使他们明白自己的权利、责任,切实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好、管好、用活,让广大农民群众得益受惠。

(五)建管并重,良性运营

精心组织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在保证供水质量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在建设同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

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

八、结语

精心组织建设,确保工程质量。在保证供水质量前提下,优先选择管理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技术。在建设同时,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探索用水户参与管理的模式,合理确定水价和收费办法及服务体系,确保工程良性运行,长期发挥效益。农村饮水条件的改善不仅使当地群众的饮水困难问题得以解决,饮水安全得到保障,还极大地改善了受益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以群众为主体,坚持政府主导、部门主管,确保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对于保障农村供水安全,保证群众长期受益,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工程长效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黎梓波(1976-),男,广西省兴业县石南水利工程管理处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

猜你喜欢

新农村建设工程建设
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于对徐州市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