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弱化语文学习中的定势思维

2009-08-31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定势权威思维

施 怡

摘要:本文分析了定势思维在学习中的三种表现形式,即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从众定势。以及这三种定势思维在语文学习中的弊端,提出教师要努力创设各种条件,来弱化语文学习中的定势思维,解放学生的思维束缚,激发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定势思维语文学习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简称定势思维。

美国的学者多拉·蒙维尔研究认为。孩子们在早期的几年里。会用一种奇妙的创造性方式来观察身边的新事物,这种感知未知事物的能力要求他们留心身边的事物,敏锐地意识到事物的细微之处。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的含义通常变得狭隘了。在学校里,孩子们常常通过不断地重复记忆来积累知识,从而达到取悦老师,考试过关的目的。孩子们发现新事物的能力正在逐步退化。当孩子们再稍大一点,他们学会了害怕犯错误,这对于培养感知事物是很不利的。可是孩子们接受的教育是如何树立和维护自我的完美形象,错误被看作是能力低下的标志。因此他们认为经常犯错误会不受同伴的欢迎。害怕犯错误当然会影响学习,因为所有的学习都要涉及到尝试新事物。一旦害怕犯错误成为一种定势思维。就会制约批判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推动知识社会前进的主要动力》多拉·蒙维尔,美国)

定势思维的形成,与现实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个人的独特生活经历有很大关系,它具有很大的惯性,一旦定型之后就极难改变,因为支撑思维定势的,是思维主体所具有的实践目的、价值模式和知识储备等内在因素。

1、弱化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定势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头脑每时每刻都会遇到如潮水般涌的信息,其中有各类客观事物、新产生的思想观念、需要解决的问题,等等;头脑在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并不需要对每一条信息都坐下来想一想“我该怎么办”,而是像一台装着电脑程序的机器那样,能够“自动应答”。所谓“自动应答”,就是头脑在筛选信息、分析问题、作出决定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着以前所熟悉的方向和路径进行思考,而不必另辟新路;那种熟悉的方向和路径就是一个人特有的思维惯常定势。

思维定势就是一种思维模式,是存在于头脑当中的认知框架,也可以说,它是头脑所习惯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和程序的总和——思维主体在加工处理来自外界的各类对象时,必定要使这些工具和程序。此外,某些流传久远的观念、行为和处事箴言之类,也召通过各种渠道传给我们,从而构成了我们思维惯常定势的一分,这一部分往往具有道德方面的含义。

一般来说。思维定势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它的形式化结构,二是它的强大惯性。

思维定势是一种纯“形式化”的东西,就是说,它是空洞无物的模型。只有当被思考的对象填充进来以后,只有当实际思维过程发生以后,才会显示出思维定势的存在,显示出不同定势之间的差异。因而可以说,没有现实的思维过程。也就无所谓思维的惯常定势。

思维定势的第二个特点是。它具有无比强大的惯性;这种惯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定势的建立,二是旧定势的消亡。一般来说,某种思维定势的建立要经过长期的过程,而一旦建立之后,它就能够不假思索地支配人们的思维过程、心理态度乃至时间行为,具有很强的稳固性甚至顽固性。

当我们在处理一般情况、惯例性事务、老问题的时候,只需运用思维惯常定势就可以了。它能使我们驾轻就熟,得心应手,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然而,思维定势的弊端在于,当我们面临新情况新问题而需要开拓创新的时候,它就会变成“思维枷锁”,阻碍新观念、新点子的构想,同时也阻碍头脑对新知识的吸收。而这一思维弊端,在各科教学中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经常出现,常常阻碍着学生思维的发展。

黑格尔曾经说过“有许多的思维往往窒息于一个固定模式。”在语文学习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病,学生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就是习惯于寻求一个标准答案。我国的学校教育也比较强调“统一的标准”,运用统一的教材,实行统一的进度,在实际教学中,由“统一性”又衍生出许多的“惟一性”——方法的惟一性、答案的惟一性,习惯于一个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做一件事只有一种方式。没有惟一答案的问题不上课本,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老师不讲。这样便不止不觉地引导学生遵循惟一答案的思路思考或行事。事实上,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惟一的,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许多问题有多种答案。如果认为只有一种答案,那么,人们在找到一个答案后,就会停止寻找其它答案,也就失去了把许多答案放在一起的机会,从而很容易漏掉最好的答案,特别是人文性很强的语文学科,更不能盲目追求唯一答案。我们的很多教师都会将标准答案以外的答案,不管对与否,都排斥在外。天空,只能是“蓝蓝的”,不能答“灰灰的”、“青青的”、“白白的”;“思想一致,共同努力”只能答“同心协力”而答“齐心协力”老师就判错;至今有的小学乃至中学语文老师还要求学生将文章的中心思想按标准答案一字不差的背出来,有的老师还教给学生一组固定的句式来概括文章的主旨:本文通过什么什么,叙述了什么什么,表达了什么什么,反映了什么什么,揭示了什么什么,赞美了什么什么,抨击了什么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可用”。在阅读教学中,经常用唯一性的解读方式来解读有着丰富内涵的各类作品。单一地剖解作品中许多鲜活的人物。作文教学也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走入了一种僵化的训练模式,让学生生硬地背范文,按照一定的模式去写作文或去套改作文,什么“几步作文法”满天飞。写一篇议论文,用例证,引证,对比论证等套路,不管拿到什么题,都可以照着套路埋头去做。有的老师还规定议论文的框架结构:第一小节,100字左右,开门见山地亮出中心论点;第二小节,250字左右,阐明第一个小论点;第三小节,40字左右的过渡段;第四小节,250字左右,阐明第二个小论点;第五小节,60字左右,简洁有力的结尾,一个班的作文大同小异,连开头结尾都差不多,学生被这样的思维定势束缚住了,使原本应该鲜活灵动的,充满生气的文章僵化了,八股化了。学生的思维枯涩,视野狭窄,想象枯竭,长此以往,语文教学必然走进死胡同。语文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弱化学生的思维定势,将“惟一性”化为“多样性”,老师没讲过的也敢想,老师没教过的也敢做将学生的思维从标准化的思维定势中真正解放出来,追求答案的丰富多彩。教师应主动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灵活地思维,鼓励学生创造不同的思考方式和思维角度,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突破思维的桎梏。

2、弱化语文学习中的权威定势

权威是指在某种范围里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他或它有着令人信从的力量和威望。有人群的地方就有权威,人们对权威普遍怀有尊崇之情,这本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

种尊崇常常演变为神话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不少人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一旦发现与权威相违背的观点或理论,便当然地认为其必错无疑,这就是思维的惯常定势之一——权威定势。

权威定势来源于后天的社会环境,是外界权威对思维的一种制约。对学生来说,由于经验和知识的不足,小时候,将父母当作权威;上学以后,老师和书本又成了权威,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具有权威的,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一般不会质疑,而且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去思考和解决问题。来自教育的权威定势使人们逐渐习惯于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对权威的言论不加思考地盲信盲从。被权威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了独立深刻的能力,一旦失去了权威,就会感到手足无措。其结果正如我们中国传统的“听话教育”那样,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在单位听领导的话——而惟独缺少“自我探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意识。而相反,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创新发展常常是从质疑权威、推翻权威开始的。敢于质疑甚而推翻权威,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行为。“我爱老师,但我更爱真理”,这就是与旧的权威决裂的决心和勇气。陶行知说:“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

书本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学生来说,书本的重要性毋庸讳言,但有时书本知识与客观显示之间存在着一段距离,二者并不完全吻合,书本上的知识也不是完全正确,所以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这个道理。有时书本知识也会时时束缚我们的思维,书本上提供的答案也往往是唯一的标准的答案,我们的学生就会被这样的标准答案给捆住了思想,束缚了自由发挥的思维活力。例如,《药》的主题思想,课本和教参都说揭露了辛亥革命时期革命者和群众的关系,批判了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老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要“敢于怀疑,敢于向书本和权威挑战”。学生通过讨论认为,从课文实际来看,《药》的主题思想应该是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和愚弄人民的罪行,从而说明了改造国民,唤醒民众的需要。学生的理由有:①作品将华家的悲剧作为小说的明线,将麻木愚昧的群众写得那么多那么充分,目的在于突出群众的愚昧和不觉悟。②如果小说主题是批判旧民主主义革命脱离群众,则必定要通过夏瑜这个人物体现出来,夏瑜必定作为明线,但小说却将他作为暗线处理,而且在描写中也没有一处是直接表现革命者脱离群众的。相反却着力刻画了"gll眼睛阿义”等人对革命者的仇视,普通茶客对革命者的不理解。③最后一段作者不惜笔墨描写两家母亲上坟的情节极力渲染坟场死寂悲凉的气氛。其用意仍然在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学生的这种不迷信书本,敢于质疑探索,否定旧论,提出自己的意见的事实,正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语文学习中尤其要注意弱化语文学习中消极的权威意识。书本和教参上的答案不应该是唯一的。也不是真理,老师也不是全能的“上帝”,也会有不足乃至错误之处。要允许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要允许学生大胆地对书本对老师对这样那样的权威提出质疑,让书本和老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神坛上的泥菩萨。因为只有大胆质疑,才能有更多的创造。

3、弱化语文学习中的从众定势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让学生回答问题,一个或两个学生回答了以后,再让后面的学生回答,老师满怀希望地想听到不同的答案。但后面的学生往往会说:“我和某某是一样的看法。”这就是思维的从众定势在作怪。从众就是服从大众,随大流。在“从众定势“的知道下,别人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别人怎么想,我也怎么想。由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的稳定性,就必然要求群体内的个体保持某种程度的一致,这种一致表现在实践行为、感情态度、思想价值观方面。一旦群体发生了不一致,往往采取“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于是,从众心理就逐渐形成了。思维上的“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一种归宿感和安全感,能消除孤单恐惧等有害心理,也是比较保险的处世态度,因为不“从众”的人往往会遭到群体的排挤和攻击。但是,过多的“从众”,就不需要经过自己的独立的深思熟虑。不利于自己独立的深刻和创新意识。

在语文学习中,老师就应该有意无意地弱化学生的“从众定势”,要鼓励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允许和鼓励学生对课文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从众,不随大流,不人云亦云,不要强求学生答案的一致性。这样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创造能力才会加强。例如教师在教学《庖丁解牛》时,就可以要求学生培养独立的思维,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认识问题,不随大流,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①“游刃有余”可以有那些理解?②对“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如何认识?有无积极意义?③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明哲保身”现象如何评价?④这则寓言对自己有那些启示?这样引导学生从不同起点、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减少了从众思维的可能性,有利于克服从众思维定势的束缚。

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从众定势是思维过程中的隐形障碍,是我们头脑中的思维惰性引发的,教师首先应该努力扫除这些障碍,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创建各种有利的条件来消除象学生的这些定势思维,开发学生的思考力和洞察力,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进一步激发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新厦,郑维川,张保生著,思维学引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2]詹姆斯·亚当斯著,突破思维的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台湾]陈龙安著。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4]彭华生著,语文教学思维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朱作仁著,语文教育心理学,黑龙江出版社,1984

[6]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7]燕国材著,智力因素与学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8][美]RobetjSternberg&LouiseSpear-Swerling,思维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9]梁良良,黄牧怡著,走进思维的新区,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0]何克抗著,创造性思维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1]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定势权威思维
排除统计问题中的定势效应之“雷”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以处理“圆周运动问题”为例谈思维定势的形成与对策分析お
论戏剧《耻辱》在西方人眼中的穆斯林文化定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