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学科建设绩效的主导因素分析
2009-08-31余琼
余 琼
摘要:学科建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前提;重点突出、形成特色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选准带头人、建好队伍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建好基地、搭好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适时调整、促进交叉融合是学科保持活力的有力手段;项目建设、经费投入是搞好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学科建设绩效主导因素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具有全局性、系统性、综合性的基本建设工程。学科建设水平决定着高校的办学水平。学科建设不是孤立的,它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科学规划、准确定位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科建设规划实质上是学校长期的发展战略,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系统的目标。学科的定位是建设规划的起点,也将是落脚点,需要严格地分析与评估,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否则会影响规划的效果,而准确恰当的定位则取决于学校的理想与目标。任何一所高校,无论名气多大,也不可能所有的学科都是最好的。无论是综合性大学还是多科性大学都只能在有限的学科领域。集中、整合自己的资源并加倍努力才有可能占领学科制高点。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正确的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发展目标和计划,在了解省内外、国内外,同类或不同类、同层次或不同层次院校同类学科的发展现状、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正确分析本校学科发展的现状、实力、潜力、优势及与国内外的差距,才能做到知已知彼。对学科的定位准确把握。确立学科发展方向保证有的放矢,学科建设也才会卓有成效。
2、重点突出、形成特色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必然选择
在学科建设中,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发挥其引领和辐射作用,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学校的学科建设。一方面,高校基于自身的历史文化、学术传统和实际情况,找准切入点与突破口,特别是通过各种措施分层建设好国家级、省级、校级三个层面的重点学科,突出学科特色,或学科领先,或学科综合,形成比较优势,提高学科水平。并注重保持和发展这些有特色的优势学科,将其建设成为一流的学科,以此创立学校品牌。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拓展学科建设的领域,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开展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构建学科发展的崭新平台,将这些新兴学科率先建成一流的学科,形成新的学科优势,进而促进特色与新兴学科的良性发展,使自身的特色研究领域呈现不断拓展的趋势。
3、选准带头人、建好队伍是搞好学科建设的关键
学科带头人对一支学科队伍的战斗力具有决定作用。在学科队伍建设中,应挑选了那些有相对宽泛的学术背景,在本专业有深厚的学术造诣,有宏观的科研洞察力,有较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担任学科带头人,发挥他们对学科队伍的定向作用、管理作用和整合作用。这些学术带头人不仅自己在学科前沿引领学术研究。还可凭借自己精湛的学术水平、巨大的人格力量及高度的学术民主,能及时地把青年人推到学术研究的前沿,促使他们的学术梯队团结协作,人才辈出。除学科带头人外,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必不可少的,学科建设必须依靠它来实现。对学科队伍建设给予大量投入,围绕学科发展和特色研究方向花大力气培养和引进人才,不仅为优秀人才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还注重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研究条件和工作氛围,有效地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这是高校进一步增强、巩固优势学科,快速发展新兴学科的必然选择。
4、建好基地、搭好平台为学科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研究基地是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平台,它可以为学科发展提供良好的实验、研究环境和条件,为从事前沿性、基础性、应用性较强的高、大、精、深、新的课题研究提供有效的支撑。研究基地建设对学科建设的作用至关重要,是开展有组织科研的核心力量,是高效配置、综合集成科技资源的重要手段,是自主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技术创新和高技术发展的重要源头,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技术支撑,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平台;是促进地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高校的大部分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都应该和这些研究基地挂钩,只有建立在高平台上的科学研究,才会产出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5、适时调整、促进交叉融合是学科保持活力的有力手段
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已由分化走向综合化、整体化,学科的构成模式处于剧烈变动之中。不少传统学科趋向老化,新兴学科蓬勃出现;科学信息化趋势已经形成,信息处理技术的巨大进步成为当代科学革命的核心过程,跨学科、跨层次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多样化与功能化。因此,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化,学科理论的构建面临着重大突破,学科正是通过在科学前沿的突破取得进展的。对现有学科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瞄准国际前沿不断地进行学科方向的调整,才能使学科不致老化、落后,不被淘汰。
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渗透是学科形成突破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发展到现在,单一学科很难在某一领域内取得突破,学科的发展呈交叉、渗透、融合的趋势,许多重大的科学研究成果都是多学科协同攻关完成的。不同的学科在长期的研究活动中会形成不同的学科文化。学科文化一旦形成,就会成为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不断地促使学科向纵深发展。一方面,它通过不断地与其他学科划清界限,并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来参与、强化这一过程,促使学科不断分化、不断向纵深发展,一些新的分支学科、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新的有探索价值的研究领域便产生了。另一方面,学科文化的交叉、碰撞与融合,促使一些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综合学科、横断学科形成。学科的交叉融合的动力来源于不同学科文化的整合,不同学科文化相互渗透、交叉、移植、借鉴、碰撞、吸收,推动着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产生。这种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促进了各学科向综合性、高层次发展。
6、项目建设、经费投入是搞好学科建设的有力保障
项目是学科建设的突破口,也是学科建设的得力“抓手”。在“九五”和“十五”“211工程”建设中,国家分别安排了602个和777个重点学科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形式对各高校的重点学科投入了巨额资金。实践证明,这些项目的设立,既保障了学科建设必需的大量经费,又可以达到宏观调控、重点建设的目的,确立了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建设和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使高等学校的学科结构和布局得到调整和优化,基本形成了布局结构较为合理、能够全面支撑学科发展和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重点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慧明,论学科建设与学校发展,高等教育研究,1994,(4):65-68
[2]张凤桐,完善科研基地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太原科技,20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