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影荧幕硝烟——新中国战争电影述评
2009-08-31李娅雯
李娅雯
摘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战争片的发展经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全国范围内包括电影业在内的文艺界开始复苏。第二个阶段是在七十年代末到80年代末,其间开始出现包括第4、5代导演作品在内的优秀战争影片。在战争片创作中,这一时期最引人关注和最具价值意义的,仍然是创作者对战争本身的思孝。第三个阶段期是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国内外政局经济的改革,战争片开始有了新的诠释角度和新的审美需求和多元化初探。
关键词:中国战争片讴歌创新多元化
自电影诞生以来,战争电影一直是内容深泛、特点鲜明突出的一个电影类型。在百年的世界电影史上,有三分之一的影片取材于战争题材。它用银幕书写的方式一次次演绎着人类的历程进程,是历史最悠久,也是最具艺术魅力的电影类型之一,广受世界范围内电影创作者的青睐与各国观众的喜爱。
长期以来,新中国电影创作者们对于战争电影这种类型影片的规律寻找并不是充分自觉的,其作品里有着深刻的时代印迹。故事内容常常重复表现在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获得胜利的战斗或战役过程。作品通常是革命战争正剧,再另加一些关乎革命情怀的抒情成分。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战争影片的影像语言、叙事风格和表现内容等等都极具中国特色。在相应的年代与社会文化背景下观众在心理与情感上认同了一些影片的英雄人物形象。影片中这些流芳百世的英雄人物经过特定年代的洗礼,沉淀至今依然被当下的一些观众所喜爱。但不能置否的是,人物性格共性色彩较浓,英雄人物脸谱化,角色带有象征性和意念性等是中国战争电影的局限性。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间,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国战争电影的创作在这三个阶段中分别有着不同的特点。
讴歌式的赞誉
中国战争电影第一个发展阶段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随着新的社会制度的建立,新的文化环境的形成,中国电影也随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全国范围内包括电影业在内的文艺界开始蓬勃发展。在新电影语境下。战争电影的创作开始繁荣。这一时期中国的战争电影可以归纳为讴歌赞誉式类型时期。在此期间,艺术家们在高歌主旋律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之下开始了讴歌式战争片的创作。“从一开始,新中国电影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电影,承担着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立场重新书写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历史、阐释中国社会走向、完成中国大众对自己的身份认同、建构主流意识形态权威性的使命。用当时政治家们常常使用的语言来说,电影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是国家意识形态的传播仪式。”这时期一批反映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革命赞誉其解放全中国的正义之举的战争题材影片出现。成为国家需要、创作者热衷拍摄、观众喜爱观看的一个电影类型。
新中国建立初期,举国上下欢欣鼓舞,全民爱国情绪空前高涨,拍摄工农兵电影、扫除好莱坞电影在华影响是这时期电影的首要任务。产业工人、农村农民和烽火年代的普通战士是当时银幕表现的主要人群。由此工业、农业、战争电影成为当时电影界的主流。这时期涌现出战争电影的主要有《地道战》、《地雷战》、《董存瑞》、《铁道游击队》、《上甘岭》、《平原游击队》、《南征北战》、《红色娘子军》、《小兵张嘎》、《战火中的青春》、《红日》、《渡江侦察记》、《赵一曼》等。
这时期作品主题较为单一,大都是全力歌颂八路军、共产党进行革命斗争的正义性。表达了作为正义代表的八路军、共产党部队在人民的拥护下战胜非正义敌方的必然性。影片通过描写斗争、反抗与胜利,传达出强烈的革命情怀与爱国情感,从而感染观众,达到教育人民、传达国家政治思想的教化作用。这时期的作品常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表达。电影内容通常是选取局部小型战斗,以局部反映整体、以点带面渲染了抗战斗争的辉煌与艰难。其人物角色通常是选取基层人物、基层官兵,通过描写小人物抗击外辱的英雄行为和英勇气概来折射全军全国人民的抗敌精神与爱国情怀。这些人物大都是虚构的。也有根据真实人物及其故事进行艺术再加工的。除影片《红日》中写到汪卫青是军长级别的军官之外,大部分作品都是以小见大的方法来反映中国抗战的历史舞台。这类作品塑造的英雄大都是没有缺点、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国难当头之时,普通民众、基层官兵团结一致,摒弃国家情感之外的一切感情因素,为了国家与民族奉献一切的完美英雄在电影作品里比比皆是。大部分影片都回避了对英雄缺点的描绘。但也并非没有例外。影片《董存瑞》中就表现了英雄人物的缺点。作品在刻画董存瑞这一真实历史人物时,通过叙述其初期错误的入党动机、盲目的逞能等等情节讲述了一个普通民兵成长为优秀士兵的过程,表现了英雄人物在没有成长为一个自觉进步的革命青年之前的局限性,同时也为后来其做出壮烈之举作了铺垫。
这时期的战争电影除了人物刻画脸谱化之外,二元对立的人物结构也是其重要特点之一。大部分作品将剧中人物划分为好人与坏人、我方与敌方的两大对立阵营,正反两派人物自始至终都是绝对对立,正面交锋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很长时间里,我国的战争电影都是使用了设备简陋力量弱小的我方最终战胜装备精良军队强大的敌方的传统叙述模式。这一模式至今仍在沿用。创作者热衷于表现敌我双方反复交战的宏大战争场面,对战争时期人们内心世界的体察不够深刻,对人性的表现力度相对薄弱。
这一时期战争电影的辉煌从创作角度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时两个创作队伍的努力。一是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干部和从部队文工团转到电影战线的文化工作者,二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进步电影工作者。他们亲身经历了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能自觉地将电影视为一个革命的和新生活的有力的宣传工具来使用。他们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将丰富独特的社会阅历和拥有的时代激隋与使命感都融人到电影创作中。他们的作品与那个年代无数有着高度革命热情的各阶层观众的审美趣味相一致。这样的创作初衷和艺术表达特点影响着当时战争电影的发展趋势和接受效果。正如克拉考尔所说:“电影在反映社会时所显现出的与其说是明确的教义,不如说是心理素质——它们是一些延伸与意识维度之下的深层集体心理。”正是因为这些电影创作者的艺术创作与当时社会公众的集体心理高度一致。从而使中国战争电影的发展形成了第一个高峰。
迂回式的创新
第二个阶段是从19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末。自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文化大革命”宣告结束后,中国社会进入到一个创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运动直接促使了电影界的复苏和发展。1978年文艺
界“解放思想,冲破禁区”的号召使中国电影进入到一个探索与创新的新时期。随后开始出现包括第四、五代导演作品在内的优秀战争影片。在此期间创作的战争电影作品中,创作者对于战争本身的思考与人性阐释仍然是最引人关注的意义与价值所在。在世界战争电影史上,对战争的反思、人性的探究一直是战争片的核心命题,战争电影也因此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与关注的眼球。而纵观中国战争片的发展进程,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国内良好的创作环境的形成,世界战争电影的主要价值理念与精髓体现才开始被创作者自觉不自觉地在作品中表现出来。在80年代的创新运动中,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传统主题表达与题材内容的旧式里开始了创新与探索。虽然进程缓慢而细微,但依旧将中国战争电影带入了一个创新的发展时期,掀起了继17年后的第二个创作高峰。这一时期可以归纳为迂回式的创新时期。
这个时期战争电影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是呈现着传统与创新并存的面貌。20世纪70年代末,《小花》、《今夜星光灿烂》、《从奴隶到将军》、《归心似箭》、《赣水苍茫》等影片起航了文革后战争电影的复苏之路。80年代初,影片《南昌起义》第一次以纪实风格将这个重大历史事件搬上银幕。随后,《大渡河》、《挺进中原》、《四渡赤水》、《风雨下钟山》、《祁连山的回声》、《血战台儿庄》、《直奉大战》等一批革命历史战争影片包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陆续出现。它们努力发挥着讲述历史进程、颂扬老一辈革命家功绩等社会功能。该时期的战争电影开始追求作品的纪实性与文献性。创作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与人物,追溯辉煌的胜利、再忆伟大的革命前驱。力求还原最真实的战争年代。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创作者不再热衷表现基层小人物,为新中国建国重要领导人拍摄的战争电影增多。例如表现陈毅元帅业绩的影片有《山重水复》、《梅岭星火》、《黄桥决战》;表现贺龙元帅业绩的影片有《曙光》、《贺龙军长》。这些影片在忠于史实的基础上作了不同程度的艺术加工,使其中国特色更加突出。不足的是影片在塑造党和军队高层领导人形象方面,特别是毛泽东形象,还没有放开手脚。值得肯定的是在人物表现方面开始初步有了较为深入细致的刻画。将战争中的将领士兵们真实、生动、更人性化和生活化的一面表现在观众面前。但大部分作品尚未突破旧式,大都是按照传统的叙述方式平铺直叙地展现战争过程,刻画模式化的人物和设计简单的英雄主义行为的缺憾虽有改善但仍然存在。
8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改革逐步走向深化,大众文化热迅速兴起。伴随经济改革出现的电影娱乐潮,强劲推动着中国电影包括战争电影从探索时期过渡到多元发展时期。随着国门进一步打开,各国战争电影影响着创作者的思维,也刺激着观众的胃口。战争娱乐片开始出现。虽然总体上尚缺乏新的面貌,也缺乏自身想像力,但初步的创新还是被观众所认可与接受的,继而激发了创作者对于战争电影、商业、娱乐三者关系的进一步思考。1987年,广电部电影局提出“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方针政策。该政策推动了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战争电影的发展,使其成为之后战争电影创作的一大特色与亮点。
80年代后期的战争电影创作倾向在电影界对于娱乐化与商业价值的热烈讨论声中开始转移。随着电影商业价值与娱乐功能被重新认识和认可,使得在主旋律旗帜下的战争电影开始走上娱乐化道路。一时间娱乐式战争电影成为创作主流。《马蹄声碎》、《晚钟》在国内票房惨败的事实说明,虽然“政治电影、艺术电影、商业电影同时并存、相互渗透、交叉发展的文化现象,以‘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当代电影文化的新格局”是值得肯定的,但仍有着漫长而艰难的道路需继续探索。战争电影想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类型化道路,就必须在遵守规则与开拓新路之间寻找新的平衡点。
多元化的初探
第3个发展阶段是自20世纪90年代至今。这一阶段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市场化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国内外政局经济的改革。战争电影在诠释角度、主题表现和类型发展方面开始有了多元化初探,在此期间呈现出缤纷多彩的局面。其创作的具体的阶段性划分不再严格,美学形态不再一致,社会功能不再单一表现政治诉求。而是以日益丰富的创作指向、多种艺术形态齐头并进的趋势迈上多元化创新之路。
电影作为国家重新审视历史和历史人物的重要辅助手段,再次得到政府的重视并受到宏观引导。89年成立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后更名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国家广电部和财政部专门设立了“摄制重大题材故事片资助基金”。1994年电影界将87年提出的“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进一步规范为“弘扬主旋律,坚持多样化”。国家这一系列的支持和保障有力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在这些影片中,绝大部分是战争电影。良好的创作氛围与政府的鼎力支持使得中国战争电影再一次蓬勃发展。
首先,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尤其是战争电影在这一时期的创作可谓硕果累累。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迎来了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新中国成立50周年等重大纪念年。为了纪念这些辉煌的胜利,《大转折》、《大进军》、《大决战》等大型史诗战争巨作相继出世,在中国战争电影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笔。《大决战》、《大进军》、《大转折》、《七七事变》、《长征》等代表作品都高度符合历史史实。这类作品都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和重大战役。
在传统战争电影的创作中,主观、局部、以事件为主的表达方式形成了一种模式被创作者广泛使用,而这时期的电影作品则更多采取了客观、全局、兼顾事件和人的表达方式。以“大系列”的三部作品为例可以看到,电影的取材不再局限于某次真实或虚构的局部小型战斗,不再热衷于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而是将辽沈、淮海、平津等真实历史重大战役搬上荧屏,浓墨重彩的描绘了革命战争的辉煌胜利。较之前两个发展阶段,这时期战争电影突破了原有的叙事视角。影片对于战争全局式的把握,将国共双方两大阵营全都纳入叙事范围,本着客观真实的历史观描绘了敌我双方阵营的战术谋略,而不再是以我观敌、局部代整体。影片以观众的视点直面两大阵营的对决,见证了历史的战火与硝烟,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作品当中宏大的气势、壮观的场面、真实的历史事件与人物使其呈现出史诗与纪实的品质与风格。
这时期作品延续了第二阶段为革命领袖人物树碑立传的电影内容,成为战争电影内容发展上的一个重要趋势。同时,塑造英雄群像的创作倾向成为这时期人物塑造的另一大特点。如在《大转折》、《大进军》、《大决战》作品中,不再是表现某一位革命领袖,而是从最高革命领导人、作战指挥的军官到普通战士、民兵都有所涉及,只是表现分量轻重有别。革命英雄以群像的方式出现在银屏上,让观众体验到通过电影直面众多伟人的跨世纪情怀。这种英雄叙事使得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完成对日常人生的超越。得到一种虚幻的心理满足。
参考文献:
[1]范志忠,百年中国影视的历史影像,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56
[2]转引自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91
[3]陈晓云,陈育新,作为文化的影像——中国当代电影文化阐释,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