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萎缩的呐喊

2009-08-31逯俊宁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樟柯体制工人

逯俊宁

摘要:《二十四城记》是贾樟柯第一部反映体制内事件的影片。由于影片内容的敏感性。导演采用了独特的故事结构,以及一系列的多媒介表达来阐释自己的观念。导演想要唤起的正是社会对体制弊端的关注。对普通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对这些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普通人的关注,是一种对现代人良知的呼唤,更是对现代人良知的拷问。

关键词:《二十四城记》集体体制多媒介

贾樟柯在国内以导演文艺片著称,随着他的《小武》、《世界》、《站台》、《三峡好人》等影片的成功,在2009年又推出了《二十四城记》这部力作。纵观贾樟柯的创作,可以看出这部作品是贾樟柯作品中很特殊的一部影片。影片中飘扬着的一丝忧伤没变。影片中回荡着的一份真情没变,影片中展现的独特的视角没变。耐人寻味的是在独特的影片结构、表演方式和表现题材的变化中导演想要告诉我们什么。

真实与虚构

影片是通过九个人物的采访来构架整部影片的结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很明显的年代特征。影片讲述了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成发集团)的变迁过程,通过不同年代人的不同经历反映成发集团从繁荣到衰退的过程。影片通过工人与工厂的关系表达了导演对国有体制的一些看法。片中展现了五个真实人物的表演和四个专业演员演绎的真实人物。这些人物的安排分别是从50年代成发集团在成都建厂到成发集团转让土地这50年内的代表人物。

第一个出现的人物是影片一开始给全厂做报告的厂领导,宣布成发集团即将将土地转让。

关凤久,1935年出生于辽宁海城,1958年12月下旬,从东北沈阳nl厂迁至成都,参与建设420军工厂。曾任成发集团保卫科长,退休时为厂党委副书记。

何锡昆。1948年出生于成都,1964年进成发集团61车间钳工四组当学徒。后参军。

王芝仁,何锡昆的师傅,年迈体弱,生活条件困难。

侯丽君,1953年出生于沈阳,原为成发集团63车间维修工。

顾敏华,陈冲饰,1958年出生于上海,成发集团精密车间质检员。

郝大丽。吕丽萍饰,原成发集团成装车间工人,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宋卫东,陈建斌饰,1966年出生于成都,成发集团总经理副主任。

赵刚,1974年出生,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节目主持人。

苏娜,赵涛饰,1982年出生于成都,成发集团分厂厂长女儿。

影片是通过个人史反映厂史,再通过厂史反映社会改革进程的变迁。从片中人物的叙述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生活从受尊重且生活富足到如今的生活拘谨。郝大丽在60年代还曾经帮助家乡的妹妹,现如今她自己的生活要妹妹来帮助。侯丽君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工人,当时生活还是相当平稳的,后来企业效益下滑导致职工下岗,下岗的第一批工人就有她,下岗后开个体的缝纫小店勉强维持生机。顾敏华原来是成发集团精密车间质检员,是厂里的厂花,工作条件好,后来辞去工作自己干个体,婚姻问题到现今一直没变。这些人的命运几乎与工厂的命运是一体的,而工厂的命运又与体制改革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通过影片可以看出导演还是偏重于真实演员的表演,尽量保持影片真实记录的风格。但不可否认的是四位著名专业演员的演出极大的冲击了电影追求真实的艺术效果。贾樟柯以前的作品中几乎没有用到专业演员,大量非专业演员的演出是贾樟柯电影艺术冲击力不可小觑的力量。贾樟柯一定也深深认识到专业演员的介入对影片真实性有所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导演依然采用四位专业演员的表演,原因可能出自两个方面。

第一,国有工厂改革,工人们失去了依靠。多年来不富裕的生活是压在工人们心头的苦语。面对镜头工人们怎么可能去诉说自己的不幸。抨击体制给个人造成的弊端。导演只有采取专业演员扮演的方式将真实的个人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样做就避免了个人与工厂的直接冲突,似乎缓和了个人与体制的矛盾。第二,贾樟柯的电影从一开始就不被主流认可。常常得不到公映的机会,即使有公映的机会,票房也不是很理想。《二十四城记》中陈冲、陈建斌、昌丽萍、赵涛四位专业演员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明星,明星的介入势必会对影片的票房带来积极的效果。

贾樟柯影片的最珍贵之处就在于它常常从最生活化、最朴实、最底层的事件中,通过安静缓慢的镜头展现出导演对普通民众的关怀,唤醒人们尚存的良知。

明星的介人确实给影片增色不少,但任何一部影片演员的选用都应该和电影主题相切合,如果为了向社会主流邀功。为了提高票房而牺牲一个导演珍贵的品质,是得不偿失的。

多媒介表达

贾樟柯的电影中习惯于借助各种媒介的辅助手段来迎合影片中所需要的历史感。在《二十四城记当中》分别运用了电视新闻、流行歌曲、报纸报道、诗歌、旧菜票、旧工作证、公交车等。

影片中的歌曲共有八首,分别是林强作曲作词演唱的《未来在哪里》、成发集团厂歌《再创辉煌》、王辛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朱海作词孟卫东作曲的《今夜无眠》、都仓俊一作曲山口百惠演唱的《我衷心感谢你》、叶倩文演唱的《前醉一生》、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齐秦的《外面的世界》。这些歌曲分别配合影片情景,赋予了影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影片一开始就是军号声伴随着成发集团喇叭中播放的厂歇《再创辉煌》,紧接着是各种机器打磨的声音,这些背景音乐交代了影片的大环境,让观众一下进入了一种国有工厂的氛围中。

工厂召开土地转让大会中。工人们集体合唱号称“第二国歌”由王辛作词作曲的《歌唱祖国》。这首歌曲是影片对国企工人的一个定位,就像歌中所唱的,工人们用自己的一辈子对祖国做出贡献,换来的回报是在企业改革的浪潮中被忽视。在工厂中每个工人都只有集体意识的表达。就像歌声中集体对祖国的歌唱,个人的意识只有到脱离工厂体制之后才能够得到展示。

文化活动站的两位退休职工合唱《今夜无眠》,这首歌曲是周冰倩1999年10月国庆50周年晚会上,一曲《今夜无眠》再次唱响中国,歌颂祖国是这首歌曲的主题。歌颂祖国的主题是工人们对集体体制的礼赞,是两名已经退下来的中年妇女在破落的文化活动室的楼梯上放声歌唱。

《我衷心感谢你》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电视剧《血疑》的主题曲,讲述了凄美的爱情故事。歌曲把观众带回八十年代的记忆,那时的成发集团还处在繁荣期,歌曲中散发者个人情感的张扬似乎是成发集团工人们个体意识复苏的一种暗示。

叶倩文演唱的《前醉一生》穿插在工厂拆迁时一名工人巡查工厂的场景。九十年代叶倩文凭借《潇洒走一回》火遍了大江南北。那是改革开放的潮流已经兴起,一些国企的发展受到了制约,特别是像成发集团这样的军工企业,效益逐步下滑。歌词中唱到“这心漂泊每朝每夜,多么想找到愿意相随同伴,使这心莫再漂泊,工厂拆迁,土地转让,工人们失却了几乎是与生命联系一辈子的体制,现在体制将个人遗弃,无助的寻求已是茫然的希望,就像这歌词一样。

李谷一演唱的《妹妹找哥泪花流》是1978年电影《小花》中的插曲,是一部充满情感的革命故事。《小花》这部的影片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将人的情感融入革命题材的典范。革命题材是影视中最具有体制特征的影片类型,《小花》的插入,给人在集体中久违了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却是现今工人已不再有的。

齐秦的《外面的世界》是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的流行歌曲。由于歌曲表达了当时人们的心声,一时间广为流传。这首歌曲在采访了一位走出工厂在成都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当节目主持人的工人子弟。在九位采访中,这种靠个人力量走出工厂仅占有一位。在最初就没有进入国企工作的人现今的生活条件比在国企奉献了一辈子的人要好很多,工人们失去集体的依靠,被遗弃的感觉更加明显。歌词中唱到“在很久很久以前,你拥有我我拥有你,在很久很久以前,你离开我去远空翱翔”。就像歌词中所唱工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一体的。没法说清是谁对谁付出更多,但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在体制改革中,这群为国家做出很大贡献的工人们被遗弃了。

这八首歌曲的安排有着明显的线索,导演是以集体体制的宏大凝聚感向个人被遗弃的孤寂感慢慢过渡。从《再创辉煌》、《歌唱祖国》和《今夜无眠》到《我衷心感谢你》、《前醉一生》、《妹妹找哥泪花流》和《外面的世界》,这几首歌的过渡是导演隐晦的表达自己主观意图的记号。

影片中独特的地方还有诗歌字幕的出现,导演在影片的不同部分用大字幕打出诗篇,有着独特的表达效果。这些诗歌分别是欧阳江河的《玻璃工厂》、叶芝的《随时间而来的智慧》、曹雪芹的《红楼梦·葬花词》、万夏的《本质》。这些诗词本身的含义不是关注的焦点,而是诗词与影片结合后产生的新的情境,新的意义,借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导演的观念倾向。

影片在00:41:27时插入第一个字幕,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深的部分。——欧阳江河(《玻璃工厂》)。欧阳江河的诗原文应该是“整个造飞机的工厂是一个巨大的眼球,劳动是其中最黑的部分。”导演在这里将“最黑”改为“最深”明显是减弱诗词的冲击力。工人们的劳动在创造了辉煌的价值之后被体制改革所遗忘的正是那夜一般的寂静与黑暗。

影片在00:50:52时插入第二个字幕。秋叶繁多,根只有一条,在我青春说谎的日子里,我在阳光下招摇,现在,我萎缩成真理。——叶芝(《随时间而来的智慧》)。傅浩译的版本是“叶子虽然繁多,根茎却只有一条;在青年时代说谎的日子里,我把我的花和叶在阳光里招摇;现在,我不妨凋萎成真理”这首诗在这里暗指工人们的生活现实,在祖国建设初期,工人们奉献着自已诚挚的热情,“花和叶在阳光里招摇”;工人们发自内心的为祖国贡献,放弃了小我利益的计较,“叶子虽然繁多,根茎却只有一条”;如今工人们生活拮据,但面对导演的镜头又怎么忍心埋怨集体对个人的忽视。能说的只有沉默“现在,我不妨凋萎成真理”。

影片在01:11:27时插入第三个字幕,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曹雪芹(《红楼梦·葬花词》)。原文为“怪侬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诗词本意是林黛玉感慨自己的身世的不幸,这里借诗诉说成发集团女工顾敏华的不幸身世,由这名苦命女子的身世进一步诉说众多普通工人的不幸与遭遇。

影片在0.1:39:03时插入最后一个字幕。仅你消逝的一面,已经足以让我荣耀一生。——万夏(《本质》)。诗词出现在成发集团已经拆迁的画面当中,导演想表现的不仅仅是能够看的见的厂房设备的消逝。更是无数工人几代人为国家奉献的遗忘。

导演借助这些诗句隐晦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也可以说是一种萎缩的呐喊,导演想要唤起的正是社会对体制弊端的关注,对普通民众的关注,特别是对这些为祖国建设奉献了自己一生的普通人的关注,是一种对现代人良知的呼唤,更是对现代人良知的拷问。

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推出正处在改革开放30年的时段,这部影片的意义就在于提醒着人们不要只看到改革发展中的成就,更应该看到的是那些为改革发展做出牺牲的不同民众。一个时代的发展绝对不应该是以忽视付出作为代价,更重要的是认识到我们所做出的牺牲,看到曾经流过的汗水。贾樟柯的影片用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我们,片中发出的呐喊声似乎就在耳边,那一首首歌曲,一句句诗词,提醒着我们作者的拍摄态度。《二十四城记》注定要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深厚的印记。

参考文献:

[1]欧阳江河著,站在虚构这边,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2001,7,第一版:12

[2]叶芝著,傅浩译,智慧随时问到来,《叶芝诗集·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1,第1版:217

[3]于振中,雷子编著,红楼梦诗词欣赏,延边大学出版社:124

猜你喜欢

樟柯体制工人
为了不吃预制菜,打工人有多努力
试论乌俄案对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
建立“大健康”体制是当务之急
为“三医联动”提供体制保障
贾樟柯电影的叙事美学
贾樟柯:走西方
建立高效的政府办医体制
调配工人
基层关工人的梦
一名关工人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