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十年代以来孙犁研究述评

2009-08-31何成文

文教资料 2009年18期
关键词:孙犁研究者学报

何成文

摘要:1989年以来的孙犁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作家主体研究和比较研究成为文学研究的热点,而具体文本研究退居其后。除对孙犁新时期新作品的阐释外,着重抗战作品的深度挖掘或研究视角的求新。

关键词:孙犁文本研究主体研究比较研究

有论者认为,新时期的孙犁研究以1989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自1978年到1988年,主要围绕孙犁创作展开,后期自1989年至今,研究重心转向作家主体研究。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在历史大变革的九十年代,孙犁研究者打开新思路,取得了新的研究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继1981、1988年之后,河北省及天津市曾先后于1993、1998年召开由京、津、冀等地区的专家参加的孙犁创作研讨会,1994年4月2日,天津市还成立了“孙犁研究会”,活跃地开展关于孙犁及其作品的学术研讨活动。《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第3期)、《文艺理论与批评》(1993年第5期)、《天津日报》(2000年10月11日、11月2日、12月17日)、《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等核心报刊先后开辟专版介绍孙犁及其创作状态以及文学界的研究与评论。由此可见,九十年代以来的孙犁及孙犁研究并不寂寞。本文拟就1989年以来孙犁研究的状况作一述评。

一、文本研究

文本是作家精神劳动的有益成果,文本研究是作家研究的基础。1989年以前的孙犁作品研究已相对成熟,九十年代以来的文本研究主要集中于抗战时期作品的深度挖掘或研究视角的求新,以及新时期新作品的阐释。

孙犁的抗日题材小说一直都被视作“解放区文艺”中的奇葩,九十年代以来的研究在原有研究基础之上更注重整体把握,在根源和价值等方面有了更深的挖掘。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三题》、《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总结孙犁抗日小说的特点,探讨“三不主义”的成因及意义,清理革命文学之浪漫主义传统的精髓,并据此进一步描写四十年代以迄今天大陆文学以“柔顺之德”为核心的特殊道德谱系。2005年,天津师范大学学报与天津市孙犁研究会联合组织了一次笔谈,邀请四位学者对孙犁的抗战小说进行再解读。张春生从纠正“误读”的角度,重读孙犁抗日胚材的短篇小说;张学正对比地指出孙犁抗日小说兼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双重美学品格的艺术个性;王国绶充分肯定孙犁抗日小说的价值,引导研究界思考孙犁抗日小说所具有小说史的意义;滕云则以孙犁为证说明真正的宏大叙事与个人叙事不矛盾。反对把孙犁归入革命文学的“多余人”或“同路人”。

新研究视角引入孙犁抗战时期作品的研究。以“反向写作”的表现方法阐释《荷花淀》的艺术特点(李玲《从“反向写作”看孙犁的(荷花淀)》);在充满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生动的细节描写、简洁而传神的对话外,发掘人物称呼的变化对于《荷花淀》创作的意义(刘丽静《从人物称呼的变化看(荷花淀)匠心》);通过分析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积淀的矛盾、浪漫情怀和严酷现实的悖论、女性颂歌和男权思想的悖论来分析《荷花淀》(何思玉《(荷花淀)的悖论》)等。这些文章开启了《荷花淀》研究的新视角,使得老作品的研究有了新进展,只是论证稍显后劲不足,不能引发深刻而广泛的思考。

孙犁新时期作品的研究是九十年代以来孙犁研究新的增长点。研究者对于《芸斋小说》的关注首先从艺术品味开始,朱军《草原,薄雾,彩虹:读孙犁新作(芸斋小说)》、金梅《<芸斋小说>琐谈》即属此列。另有研究者从文体角度探索《芸斋小说》:张占杰《孙犁“芸斋小说”的文体探索》、《“芸斋小说”文体形成的思想与艺术基础》认为《芸斋小说》把古代小说的实录精神与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芸斋体”。近年来,孙犁晚年散文研究也颇受重视。来华强《论孙犁新时期的散文艺术》、陈纯洁《试论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的审美特征》侧重于艺术层面的审美价值探讨;郎伟《老年人的文体——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散论之一》主要论述孙犁特殊的人生经历及老年心态对其散文创作的制约与影响;郭志刚试图确定孙犁散文的文学史地位,认为孙犁的散文体现了一个生命成熟的过程。

对于孙犁创作的研究是一个比较传统的课题,九十年代以来的研究者循着前人的足迹,打开了新思路,取得了新成绩,特别是对于孙犁晚年创作的研究,九十年代以来的成果尤显重要,但同时仍有不少值得深入的地方。

二、作家主体研究

1989年,滕云从作家本体研究的角度提出“老孙犁和新孙犁”的问题。主张深入开掘作家主体。从此,研究者开始关注作为创作主体的孙犁之思想心态、文化意识及其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从“孙犁的作品为何长久地葆有艺术生命”的问题出发,从他的出身、学养、师承、经历以及性格、气质、心理等方面探求原因。

作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体制内主流作家,孙犁的艺术趣味与艺术立场却表现出相对于主流文学的异质性,研究者致力于从思想、心理方面找寻原因。张景超指出孙犁的政治理想与文化理想的错位导致其思想的矛盾性。“当政治文化思想的简单化,但‘左的东西日甚一日的时候,他的思想就有了越来越多的矛盾”。杨联芬则从其道德上的二元对立方面探求,孙犁一生精神焦虑的根源在于试图调和人道与革命而事实上却难以调和。阎立飞以孙犁的知识分子身份为基点,指出他为人与为文的冲突凸现的是中国知识分子复杂的人生经历与难以调和的精神世界。在探讨孙犁的思想矛盾、文化选择的原由时,研究者也从心理的角度寻求解答。有论者指出孙犁的性格与乡村文化天然地相适应而与都市文化格格不入,“城市文化恐惧症”的心态严重地影响了孙犁的创作。李遇春将孙犁回避现实的潜在心理归宿在于童年生活。阎庆生认为孙犁在“文革”中死亡体验使孙犁获得了深刻的历史感与生命意识,这是他人格蜕变的关键性心理动因。以上论点偏颇与精当并存,但从思想“内透视”的角度来剖析孙犁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拓展了孙犁研究的新视野。

孙犁的文化意识以及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也是作家主体研究的重要内容。阎庆生认为孙犁美学思想的基质是道家美学,尤其是其晚年更深化了“平淡”美学。而吕东亮则论证了孙犁美学思想中浓郁的儒家气息,他笔下的人物大都焕发出儒家伦理道德的美。贺仲明认为孙犁的文学创作体现着“仁者”的世界。“文革”前的创作处于“仁者”的常态,“文革”使他的“仁者”特征呈现出变异和扭曲,并有所缺失,但核心始终未变。以上论著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孙犁美学思想的源泉,一定程度上扩展了孙犁研究的深度。

晚年孙犁研究是主体研究中~个独立的部分。丛正指出抗日战争与“文革”在孙犁心中形成的心理情结构成了其晚年创作的强大内驱力,并规定了作品的基本内容和意旨。张学正从一些需要调整的价值观念和需要更新的思维方式着手分析晚年孙犁的矛盾心态。学正充分肯定了孙犁的历史地位,并揭示了其思想、情感、愿望

及性格的发展历程。阎庆生采用伦理学等多学科的理论论析孙犁晚年的著作,深入评述孙犁晚年的心态、美学思想及其现代转型的艰难历程、“耕堂文体”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意蕴,并探析晚年孙犁的局限性。此外,叶君引入胡塞尔现象学哲学的基础概念“主体间性”,激活了传统的传记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并以“主体间性”所提供的新的理论空间,完成了对孙犁的人生奥秘和文学世界的历史追寻,这一有益尝试鼓励了后辈研究者创造性地开展孙犁研究。

三、比较研究

比较研究是近年来研究者比较热衷的研究方法,也是孙犁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孙犁研究者主要从“新”“老”孙犁的对比研究、孙犁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等方面着手比较研究。

孙犁于晚年之境创作了丰富的文学作品,重登文学创作的高峰。研究者把“文革”前的孙犁称作“老孙犁”,“文革”后的孙犁称作“新孙犁”,“新”“老”孙犁的思想心态及其作品的艺术风格等前后有别,对同一作家不同时期创作的比较研究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课题。论者主要从创作题材和艺术风格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接受角度等方面来展开论述。《“仁者”的自得与落拓》虽非立意于比较,但是在论证孙犁的文学创作体现着作家复杂而深刻的“仁者”的文化世界的过程中,认为孙犁“文革”前的创作热衷于礼赞“美的极致”,处于“仁者”的常态;“文革”后的孙犁表现出感伤、沉郁、激愤的创作情感,可谓“仁者”的变态。

孙犁与其他作家的比较研究,一种是观照孙犁与其他作家的师承关系,另一种是风格相似相近作家的比较研究。孙犁的审美倾向在很大程度上受鲁迅的影响,高文波通过讨论孙犁在阐释鲁迅时的几个问题,认为孙犁继承了鲁迅的现实关怀,信奉现实主义并致力于思考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李中华则从性格、气质及读书路径等方面分析孙犁易受周作人影响的深层原因。此外,孙犁作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现当代的许多作家也师承于他。闫红分析指出,从维熙、韩映山等作家的早期创作较成功地继承了孙犁对乡村生活的写实性描绘和地域色彩的诗意描绘,而铁凝更多的汲取了孙犁那对生活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诗意化表现。

在与孙犁的比较研究中,赵树理是其中备受研究者关注的一个。杨振喜《偏执的坚守与开放的创新——孙犁与赵树理在大众化上的比较》、胡舟《赵树理、孙犁小说风格比较散论》、赵天才《革命话语的现代性危机——赵树理、孙犁小说的叙事文化身份解读》、高虹《孙犁与赵树理小说女性形象之比较》、朱庆华《赵树理、孙犁小说的审美异趣及文学史地位》分别从大众化、艺术风格、叙事文化身份、女性形象、审美异趣及文学史地位等方面对文坛双星进行比较,内容丰富而全面。赵建国《赵树理孙犁比较研究》从生平、创作、文艺观念、文学史影响、研究概貌等角度进行比较研究。此外,孙先科引进新的理论方法赵树理与孙犁作为剖析的个案,首度引进“主体间性”的哲学概念。对他们作为创作主体的“间性状态”及由此导致的人物形象的“间性形态”进行解析。巴金和孙犁是在新时期再次跨入创作高潮的两位老作家,世有“南巴北孙”之说,学正主要从创作题材、反思历史的方式、晚年心态等方面思考二者晚年创作与心态的差异㈤。沈从文是另一位与孙犁对比研究较多的作家。孙丽玲认为沈从文和孙犁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并深入探讨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从而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结语

九十年代以来的孙犁研究深化了传统的作家创作研究,同时开始注重作家主体的研究,并在比较研究领域打开了新思路。孙犁研究者在吸纳传统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同时,掌握新的理论和方法,创就了一批颇富新意的研究成果。随着这批研究成果的出现,孙犁研究也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全新的境地。但也存在着问题,比如:内容重复、角度陈旧、研究模式单一、研究思路与方法雷同等。孙犁作为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对于他的研究还有不少值得深入的地方,例如:孙犁新时期新作品的研究尚不完备,特别是《芸斋小说》的研究侧重于艺术层面,思想文化的角度还有待开发;在孙犁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方面,研究者多关注孙犁晚年对道家文化的吸收,还可以尝试从儒道汇融的复杂性方面并结合新老孙犁的变化性因素着手更深层次的思想文化探源;孙犁的文学定位也一直比较模糊,近年来的研究者多给予孙犁较多赞誉,但还有待更加具体、准确、有力的论说等等。

参考文献:

[1]常玉荣,二十年孙犁研究述评,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1)

[2]部元宝,孙犁“抗日小说”三题,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

[3]郜元宝,孙犁抗日小说的“三不主义”,同济大学学报,2007,(2)

[4]张景超,再释孙犁冲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7,(4)

[5]杨联芬,孙犁:革命文学中的“多余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4)

[6]阎立飞,守护与反抗——作为知识分子的孙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4,(1)

[7]李素莉,谈孙犁的文化选择,河南大学学报,1995,(2)

[8]李遇春,孙犁小说创作的深层心理探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3,(4)

[9]阎庆生,“新”“老”孙犁的蜕变——论《书衣文录》人格重塑的心理内涵,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6)

[10]吕东亮,略论当代文学批评中的古典美学资源——以孙犁、汪曾祺为例,理论与创作,2005,(2)

[11]贺仲明,“仁者”的自得与落拓——论孙犁创作的两个世界,天津社会科学,2002,(4)

[12]丛正,晚年孙犁筒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97,(1)

[13]张学正,观夕阳——晚年孙犁述论,当代作家评论,1998,(3)

[14]张学正,寻觅旧梦——评孙犁晚年的思想与创作,南开学报,1998,(5)

[15]阎庆生,晚年孙犁研究——美学与心理学的阐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6]叶君,参与、守持与怀乡——孙犁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7]高文波,论孙犁在阐释鲁迅时的几个问题,湖北社会科学,2007,(4)

[18]李中华,谈周作人对孙犁的影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6,(1)

[19]闫红,“天地之问有大美”——荷花淀派与铁凝早期创作论,名作欣赏,2006,(10)

[20]赵建国,赵树理孙犁比较研究,北京:昆仑出版社,2002

[21]孙先科,作家的“主体间性”与小说创作中的“间性形象,一以赵树理、孙犁的小说创作为例,河南大学学报,2003,(1)

[22]张学正,痛定思痛各不同——巴金与孙犁晚年创作的比较,文艺争鸣,2004,(5)

[23]孙丽玲,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1,(1)

猜你喜欢

孙犁研究者学报
爱书惜书的孙犁——读《书衣文录全编》有感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高等教育中的学生成为研究者及其启示
致敬学报40年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
孙犁装外行
医生注定是研究者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