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围城》知识分子生活状态之比较
2009-08-31曹彦
曹 彦
摘要:《家》和《围城》都是描写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生活状态的经典文学作品,《家》中生存的知识分子们在痛苦中也孕育着希望,并且为着这新的希望作出了努力,《围城》中的方鸿渐等人苦闷而卑怯地生存着。却挣扎不开生活的泥潭。古往今来的众多文学著作,所透露出来的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都有所异同,而对于现实生活,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分子也投射进了自己的身影。
关键词:生存状态时代背景思想浪潮痛苦和悲剧
古往今来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总是为时代所痛苦着的。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中,总反映了知识分子这些或许相似或许也相区别的形形色色的痛苦。作为描写年轻一代知识分子在动荡的大时代背景下人生经历以及生活状态的经典篇章,《家》和《围城》用同样细腻敏感的笔触描绘出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的人生百昧,爱情,亲情,理想,都是生命中缺一不可的体验。然而细细阅读两篇作品,自可体味出这两部作品中两类人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生活状态。他们同样都是痛苦于时代,挣扎于生活的泥淖,然而有些努力奋斗认真生活,有些却痛苦也沉沦着,惧怕着改变,终为生活的巨浪吞噬。时代的激荡固然是形成这些区别的重要原因,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共同存在的影子。
一、觉新派和鸿渐派比较论述
有人说高觉新这个人物是巴金发现并塑造的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因为他是个新旧参半的社会变革期的典型人物。而他的弟弟高觉慧则和他相反,在五四时期思想浪潮激荡的时代背景下,高觉慧也许可以说是追求进步和改革的年轻知识分子的代表。他们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有着迫切的改造旧社会和落后制度的愿望和要求,思想进步。并从自身开始努力褪去旧社会的印记和习性,面对社会的变更。不是努力适应,而是想要参与进去。从觉新觉慧这看似完全不同的高公馆的两位少爷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他们那一类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即在时代和家族的背景里挣扎着想要获得自我生活的一类知识分子。高家是处于思想浪潮激荡时代的高家,觉慧在高家令人窒息的氛围中不住追寻自己想要的理想生活,并最终实现了这个愿望,觉新即使为家族的重担所压抑,也没有完全放弃对好的生活的念想和追求,即使有家族为大的前提,他也在为更好的生活而付出努力。
正如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所有的共性一样,方鸿渐也是痛苦于时代的知识分子之一。他或许可以说是个接受过新式思想教育的年轻一代知识分子,虽然他本身并没有多少真才实学。方鸿渐这一类的年轻一代,是在社会动荡中完全迷失的一代,他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因此也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应该做的,他们只是被命运的洪流推动着前进。当他们在迷茫中偶尔清醒的时候,会为自己的一事无成压抑痛苦无奈和卑怯,但却又无法为改变现状作出努力。方鸿渐婚姻的悲剧也是他人生的悲剧。命运的选择就是他的选择,别人的选择就是他的选择。最终只是在痛苦和自悲自怜中丢失了寻找生活的真谛。鸿渐这一派的知识分子,或者春风得意或者人生失意,都少不得他们自身性格的原因,他们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或悲或喜大悲大喜,动荡的时代于他们来讲只不过是掉落身上的一粒灰尘,原与他们也没有多大关系,他们是在以自己为圆心划出来的那一个圈子里浑浑噩噩跌跌撞撞走完人生的一类知识分子。
正如前文所说,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的共同点便是为时代所痛苦,觉新派和鸿渐派的共同点也正是这一点。无论这份痛苦是沉闷的痛还是尖锐的刺痛,或者这份疼痛的程度是深是浅,他们都无疑是痛苦着的。一个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时代背景,一个处于抗日战争一触即发的动荡年代,无论前途是有希望还是一片迷茫,首先他们都是压抑而痛苦着的。觉新家族责任的痛苦。爱情的痛苦,爱人离去的痛苦,不为亲人所理解的痛苦,一直压抑着他敏感的心。但党新又是个有担当的顶天立地的真男人。当三弟怒斥大哥无能的时候,瑞珏挺身而出说:“他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她理解自己丈夫的担当和痛苦。作为这个家族的新一代掌管者,他作出了许多令人难以理解的选择,而正是这些选择确是他深思熟虑的结果,这恰恰增强了这个人物身上的悲剧意味。他的爱他的希望他的选择全部都被旧的社会所压抑着,所以他更加痛苦。和觉新相比,觉慧的痛苦明显单纯许多。办新报被限制外出,他只是为家庭的愚昧和不为人理解而痛苦,鸣凤因为对他的爱的坚持而自杀,他只是为鸣凤的死亡而痛苦,他同情自己大哥和梅表姐的爱情悲剧,同时更是为旧的制度的死而不僵而痛苦。他的痛苦全部源自于他的新的希望和理想,他想要脱离却迟迟无法实现的实际。他不用考虑责任和承担,他有着足够的追寻理想的资本。
和觉新一样,鸿渐也是痛苦的。但鸿渐的痛苦或许更多源自于他的性格自身。社会的动荡和变革实际并没有对他的生活产生太大的作用,他有外出留洋的机会,因而他得以接触到了西方先进思想,他在上海和三间大学的工作也都是顺水推舟地得到了机会,他的爱情也从来不缺乏优秀女子的出现,他并没有为自己的命运和前途作多大的努力,便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得以生存,甚至获得了一部分人的尊重和崇拜。然而即使生活有着一帆风顺的外壳,鸿渐也是痛苦的,痛苦于自己无法实现的爱情,痛苦于表面安逸实则暗流涌动的工作,痛苦于并不顺心的婚姻生活。表面上他的痛苦源自于不被理解和感知,实际上,这些痛苦都是他自身的懒散和摇摆不定的性格所决定的。他对社会现状包括自己生活现状有着诸多不满,然而他却无法为这些不满做出改变的努力,他习惯于推卸自己的责任,懒于做出改变,不愿为改变付出努力和直接面对改变之后的结果。从鸿渐身上拓展开来,鸿渐身边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也是痛苦于工作和生活的一群人,觉新派与鸿渐派,虽然时代不同,痛苦的来源也不同,但他们同样都是痛苦于时代的知识分子,在我看来,也许这也是古往今来所有可称为知识分子那一类人的共性。
同样是痛苦,每个人痛苦的内容形式以及经历也都是有所区别的。觉新和觉慧虽然有着自身截然不同的命运,但他们的痛苦中却也孕育着新的希望。五四时期的社会本身就是一边动荡不安着,一边酝酿着新的起点,作为觉慧,他本身就是时代要求进步青年的代表,他努力适应和参与着时代的进步,他有获得新的生活的资本。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他与自己的理想越来越接近。觉新虽然与弟弟觉慧相反,他有自己放弃不了逃避不了的家族的责任,他在新与旧之间挣扎,但他在这份压抑中仍旧没有放弃寻找生活的希望。他和觉民觉慧一起,也是个想要新生活的青年,他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去来,而当瑞钰怀孕的时候,他又仿佛觉着人生有了新的希望。即使是痛苦着不被理解,当最小的弟弟想要逃离这个他全心全力守护的家时,他又觉着“我们这个家是得要出个叛徒”,给弟弟提供出逃的金钱上的帮助。觉慧逃离旧家庭寻找的是自己的新生活,又何尝不是他的哥哥高觉新的新的希望。
与生活在五四时期的觉新觉慧相比。鸿渐这一代知
识分子活得更为压抑和卑怯,更或者,压抑和卑怯只是鸿渐这一类人所有的现象。《围城》里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个,方鸿渐,赵辛楣,高松年,李梅亭,韩学愈,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典型,每一个人又有着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和生活泥淖。他们或者有想要掩盖的历史,有想要遗忘的回忆和人,有自己的欲望和目的,有自已生活的痛苦和罪恶。但是和《家》里的那些年轻人不同,无论他们为现实和时代压抑逼迫到何种境地,他们永远都是只为自己的人生打点和思考。他们看着的是自己眼前的痛苦,追求的是自己眼前的欲望和利益,他们从来没有也不想站在一个历史的高度来看待时代的变迁,他们考虑的从来都只有在时代的动荡中自身如何能够生活得更好。或许这才是人性最本真的地方,但也因为这些真实,鸿渐这一类人,永远都只会在社会或者性格自身造成的悲剧里压抑痛苦,他们脱离不了这种痛苦来体会时代的悲剧,因而他们也只会在这样的个人生活的苦难中,为微小的痛苦而痛苦,为生活而挣扎,却永远摆脱不了这泥淖。因着时代大流的驱使,觉新派还孕育着对于好的生活的希望,并且他们愿意为着这希望去努力,而鸿渐派在命运的洪流中只是被驱使被推动,痛苦而迷失。
二、区别形成的原因
一个作家的文学创作通常与作家自身的经历有很大关系,这是造成生存状态相区别的原因之一。巴金描写的《家》中一群年轻知识分子的形象,便与他自身经历有所关联。巴金自小生活在与高公馆有些类似的封建大家庭里,从小便和家里的“下人”们有着很好的关系,同时他也接收着“五四”运动中扑面而来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洗礼,对旧制度旧礼教深恶痛绝,对遭受着旧的制度压迫的人们怀有深切的同情。他关心时代的变革,因此也将自己笔下的人物投入到大时代的洪流中去,去参与去改变。钱钟书《围城》中的方鸿渐,是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二元教育的典型,这和钱先生本身的经历也大有类似之处,钱先生出生于诗书世家,自幼受到传统经史方面的教育,成年之后更有赴英伦留学的经历。因为这种某种程度上相似的经历。使得钱钟书先生对于知识分子在现实和理想生活中的挣扎和矛盾有着更为深刻的体认。因此对于方鸿渐赵辛楣等心理历程的描写也更为真实和详尽。所以两代知识分子生活状态的区别形成,与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有关。
与作家的文学创作受自身经历约束相似,理所当然的,作家的写作也受到时代背景的限制。这个时代背景的限制。不仅是指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也是指作家写作一部作品时所设定的时代背景的限制。《家》里高觉新高觉慧等一群人生活在“五四”浪潮激荡下的二十世纪初期,时代的变革首先体现在新思潮的进入和影响的扩大,任何一个社会的思想渗透总是比任何其他形式的运动更为彻底和迅速,所以五四浪潮的影响更容易在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身上体现出来,比如说高公馆的高氏三兄弟和觉慧报社的那一群同学等等。而在《围城》中方鸿渐等人生活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抗日战争一触即发,这个时期的社会变动已经无法单纯体现在思想领域的渗透,更为主要的是家国离愁,以及战争对于普通人生活的无法磨灭的影响,知识分子也只是普通人群中的一类,他们的内心的动荡不安和国家的动荡不安联系在一起。他们为自己的生活所困扰,根本无暇分出心思来思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即使是关心,也只是浅尝辄止的谈论和叹息,所以和《家》正好相反,在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个体的普通人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不是社会的思想浪潮的激荡,而是个人命运和家国命运的维系。觉慧这一群人,受正处当下的新思潮的影响深远。先不管他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国家的命运和道路,他们对于时代的变革,采取的是积极和参与的态度,想要成为新的时代的创造者,而鸿渐这一代人,对于国家的动荡,采取的是适应和跟从的态度,他们所考虑的,是如何在这样动荡不安的社会时代里生存下去,谈好自己的恋爱,做好自己的工作,烦恼是自己的烦恼。而不是所有人的烦恼,他们一直以来,是被时代的洪流推动着前进。例如鸿渐的人生,出国是因为事有凑巧,去上海工作是因为岳父有熟人,抗战爆发之后去内地工作也是顺理成章,和孙小姐的结合也是因为别人看着都合适,他也凑合着结了婚,他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按照命运的指示在过着名为方鸿渐的这个人的生活,即使痛苦,也从未试着去寻找原因,试着去改变。
除作家自身经历和时代限制两个原因之外,造成两部著作知识分子间巨大差异的,还有作者创作意图等主观上的原因。对于这样两部经典的作品,和这样两位伟大的作家,在这里我并不敢揣摩主观意图,但这两部作品创作指向间的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家》这部作品,表面上描写的是封建家庭的分崩离析,实际上写的却是大时代背景下新思想的浪潮对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并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塑造,表现了对于旧制度和旧观念,只有反抗才能避免命运的悲剧这一思想。《家》描写的是时代的变革,作者通过写具体时代背景下的人来描写这个时代,与这样的大主题相比,对于知识分子命运的关心,并不是这部作品的中心主题。而《围城》,表面上是描写了年轻一代知识分子方鸿渐的一段失败的婚姻,来表现“婚姻是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走进来,里面的人却想走出去”的主题,实际上却是描写了作为知识分子,在生活的压抑和苦闷中作茧自缚的人生悲剧,而造成这段悲剧的,不是动荡不安的时代,不是不公不正的命运,而正是主人公自己。这样的悲剧也许与作品的时代背景无关,它存在于每一个我们生存的时代,我们每个人,就有可能是这样一个作茧自缚的个体,越挣扎,反而越深陷。
三、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
如前文所说,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是受到时代限制的。每个时代自有其独有的特色,而于这些特色之中也会发现共通之处。我们若将古往今来稍稍出名的知识分子群体形象作一个大致的浏览,便可对知识分子这一个特定名词所描述的形象有大致的观感。先秦时期的知识分子,若硬要算,则是头脑和口才走天下的纵横家,文学作品则是战论政论为主,到秦汉时期,文学史上著名的便是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典故了。知识分子被视为能颠覆江山的祸害。最为名士风流的是旧时唐谢的魏晋时期,而文学辉煌灿烂的自然是唐宋无疑了,而这两个,却也是文字狱颇为兴盛的朝代。知识分子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不能靠武力和劳力养活自己,凭借的是智慧。或许由此,知识分子生存的苦闷相较于其他群体来说尤甚。自小说开创以来,我国古代小说史里的知识分子主要的存在形式就是才子佳人小说戏剧戏曲,才子感应于时代变幻和美人相思。总也有驱不尽的愁苦。这其实是与现当代小说中知识分子小说是相通的,国家大家,家庭小家,和知识分子自身的情感纠葛,知识分子的苦闷总不例外会外化为这几种形式。而再看看历史上历来著名的“知识分子”,陶渊明李白杜甫柳宗元苏轼王安石,或许我们可以顿悟一点儿共同痛苦的根源,那就是拥有知识自身。拥有了知识,
便拥有了一点儿有所为的远大理想,但是理想的高远与残酷的现实往往同时出现,于是痛苦便造就出来了。但这痛苦的来源和形式也是不同的,有人因为才能卓越而现实黑暗而痛苦,有人因为才疏学浅却被迫人世而痛苦,有人越是挫折越是顽强,能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有人则恃才傲物。宁愿做个逍遥自在的隐士逃避世俗。而这痛苦似乎是和知识分子自身的特性所关联在一起,是注定了的。觉新和鸿渐他们的痛苦就在于那一点儿醒悟。那一点儿清明,区别就在于是积极人世还是消极遁世了。
我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也是从这一些剜割般的疼痛中所前行过来的。觉新们生活于五四运动时期,那正是我国近代知识分子开始觉醒的时候。他们心怀国家,以家国的兴亡为己任,开始学习西方的积极思想,希望凭借自己的才能改变腐朽的现状。鸿渐们的生存年代则与巴金《寒夜》中的汪文宣类似,战乱中的荒烟蔓草的时代,普通人只是为生活所迫,而知识分子们则面临着思想甚至政治上的选择和取舍。实际上他们的痛苦是常见而琐碎的。甚至现在的我们也依然分不清到底是鸿渐们在痛着我们的痛。还是我们在疼着他们的疼。知识分子从开放自由化到政治化再到自由化,在新的历史时期经历了依附于政治和相对脱离于政治这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实际上都一样是痛苦着的,而这些痛苦依旧逃不过家国之痛这些外化的圈。问题仅在于,面对这些痛苦,到底是迎头而上还是临阵脱逃。
无论是《家》对于大时代背景的反应和掌控,还是《围城》对于人和人性自身的描述和刻画,我们都或多或少可以寻找到与我们自己人生的类似之处。《家》中的高公馆或许会有你的家庭的影子,而《围城》更甚,或尖酸刻薄,或冷酷尖锐,甚至冷漠和心酸,是三十年代世间百态,却又莫不是我们身边的芸芸众生相。而古往今来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莫不是为时代所痛苦的,他们或者有如古人般逍遥尘世之外的一群,也有积极人世想要改变的一群,也更有消极面对随波逐流的一群。每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只有适应于时代,跟随着时代的脚步。正如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痛苦,有欢乐,有泪水,也有微笑。一个人的生活状态,是在于他自身面对社会的态度。不同的作品,自有其不同的价值与意义,作家的写作态度,是朴实严谨还是嬉笑怒骂,也在于他们自身看待社会的角度。无论这个角度有何不同,《家》和《围城》里觉新派和鸿渐派的生存状态,也正是我们的生存状态,在时代的变迁中努力改变自己,重塑自己,压抑并痛苦着。却又从来不放弃也无法放弃地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翟学伟,《围城》中的知识分子与知识分子的“围城”席京大学学报,1996,2
[2]邱桂萍,巴金《家》中觉新形象的塑造,文学教育,2007,2
[3]邵远梅,王砚雄,现实主义的典型——巴金《家》的解读,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9
[4]徐建华,浏览“人生边上”的风景——评《围城》中的现代知识者形象,文艺评论,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