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鲁迅小说中的色彩
2009-08-31冯翠
冯 翠
摘要:鲁迅对于色彩的艺术展现无疑是鲁迅小说的一大特色。虽然作者对于色彩的运用不是着墨很多,但是在一片灰暗的世界中出现的那点色彩却打开了读者的视野,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作者将色彩附丽于景物、事物和人物,并对其加以动态的表现,从而深化了其思想内涵。在对色彩的运用方法上,或将对比色进行碰撞,造成一种强烈的反差,或对某一色系进行重点铺述,加以调和,以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鲁迅正是以其绘画大师深厚的功力,为读者展现出了一个个用艺术的画笔构筑起的恬淡的多彩世界。
关键词:鲁迅小说色彩思想艺术
鲁迅的小说《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其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体现融于小说的方方面面。其中,鲁迅对于色彩的运用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作家通过对色彩的调和,相互映衬、对比,或轻描淡写、或浓墨重彩,从视觉感官上给读者以强烈的冲击力,从而深化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在思想内容上,鲁迅运用色彩艺术呈现了各种人物的外貌、神情、衣着、和身份,以及特定的环境背景,渲染了故事情节的发生和展开,进而强化了主题思想的表达。
对人物的外貌进行描写可以有多种方法,但是鲁迅善于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以简练的笔墨,刻画出不同的人物形象,特别体现在作者对色彩的把握上。《狂人日记》中的小孩同赵贵翁一样,都是“青面獠牙的一伙人”,“百厉厉”的牙齿,尽现了吃人的人那副凶恶、丑恶的嘴脸。冷色调的运用营造了一种紧张的气氛。《故乡》中少年的闰土有着“紫色”的圆脸,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可是多年以后,当我与闰土再次相间时,见到的已不在是“我”记忆中的闰土了,他的圆脸已变作“土黄”。眼睛周围肿得“通红”,手也不再是“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松树皮了。先前那副鲜亮的色彩已被掩盖,如今也成了地道的农民。作者正是运用这种明暗色彩的对比,突现了闰土前后变化之大,这种色彩的过渡。造成了强烈的冲击效果。《白光》中对陈士成站在试院的照壁面前看上榜的名单时也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通过“斑白”的短发这一细节,暗示读者陈士成已经上了年纪且多次参加科举却不第,让人联想起《范进中举》中的范举人,指出科举考试对人的毒害。作者正是用这样简练的笔墨,借助于色彩这样的媒介,生动地刻画出各色人等。
同时。小说也借助色彩来区分不同的人物身份。将五彩斑斓的色彩赋予各种人物的称谓,体现了鲁迅小说中语言的幽默,达到了寓庄于谐的效果。如称脍子手为“浑身黑色的人”;称茶馆中聊天的一个人为“花白胡子”;管牢的“红眼阿义”,颇具讽刺意义;“红鼻子”老拱;“赵白眼”的母亲;《长明灯》中的“灰五婶”、“黄的方脸和蓝布破大衫”、“三头六臂的
蓝脸”、“黄头发女孩”;《示众》中的穿“淡黄”制服的挂刀的“面黄肌瘦”的巡警、“穿蓝布大衫上罩白背心的男人”、“黄裤腰”、“红鼻子胖大汉”等等。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局部特征,取其身上的色彩作为代表,成就刻画了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人物,其在作品中的地位当然不可抹煞。这些色彩的描绘,有利于读者联想人物的特征,体现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而《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中的环境所表现出的色彩也是鲁迅小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此与情节的发展交织在一起。《药》中“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黑沉沉的街”,在这样沉闷的背景环境下,革命战士夏瑜的鲜血却将成为别人的药引子,那“鲜红的馒头”和“暗淡的金字”都淹没在了夜色中。红与黑的碰撞,反映出的却是整个华夏民族的悲哀。《风波》中故事发生在傍晚太阳收了它“通黄”的光线,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着“白烟”,显示了浓郁的农家特色。《社戏》中看完戏行船的一段环境描写也极为细致,月光皎沽,戏台飘渺得像一座仙台楼阁,满被红霞笼罩着,展现出一副和谐、温馨的乡村图景。《祝福》的故事发生在这样的节日里。“天空显现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空气里也散漫了幽微的火药香”。在这节日里,祥林嫂却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正反面的冲突。突出了作品的悲剧气氛,增强了作品的控诉力量。《长明灯》的灯光“绿莹莹”,照到木栅里的“昏黄”,引发人的无限遐想。《补天》中“粉红”的天空,“石绿色”的浮云,“忽明忽灭”的闪眼,“血红”的彩云,“光芒四射”的太阳,“冷而白‘的月亮,作者将多种色彩交融,想象合理,展现了一副色彩斑斓的天空美景。
作者对不同人物,同一事物的描写能抓住其主要特征,用色彩加以区别,通过细节刻画来表现丰富的人物形象。同样是写脸色,不同的人物却表现出不同的情态。《明天》中单四嫂的宝儿是“绯红里带一点青”,写出了孩子的可爱与病态;《在酒楼上》吕纬甫是“苍白的长方脸”,写出了他精神的颓唐;长富的女儿阿顺是“黄脸皮”;《长明灯》中的“黄的方脸”和“蓝脸”;《孤独者》中最后魏连殳人棺是“灰黑”的脸庞,《伤逝》中一向是“苍白的圆脸”的子君,在“我”向她求婚的那刻,她“脸色变成青白。后来又渐渐转作绯红……”,在“我”与子君生活一段时间以后,她的“脸色也红活”了,可是现实最终把“我”与子君的爱情逼到了死的边缘,“子君有怨色”,当“我”问起子君“你的脸色……。”她连看也不看我,“生路像一条灰白的长蛇,自己蜿蜒地向我奔来……”,作者如此写道。另外对天空的描写,对知识分子所穿的衣服的描写,眼睛的描写,月亮的描写,胡须的描写,都不尽相同,各具特“色”。
还有的则体现了民风、民俗和一定的时代特征。如《风波》中七斤捏着的“象牙嘴白铜斗”,《长明灯》中的歌谣“白蓬船,红划楫”,《阿Q正传》中“白盔白甲的革命党”以及“百背、黑字”等等。
在艺术形式上,这些色彩的运用,在勾画出多彩图景的同时,给读者造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象征的同时,体现了鲁迅语言的幽默;在精致、简约地刻画细节的同时,造成了寓庄于谐的讽刺效果和浪漫主义色彩,升华了文章的主题思想。这些成功的艺术效果,得益于鲁迅精湛的对色彩的运用手法。
一方面,作者运用在感官上具强烈冲击力的色彩,造成一种不和谐的气氛。最具典型性的是对比色的运用。《药》中先用一系列暗色调的景物着力渲染了一种压抑、沉重的外界环境,如“乌蓝的天”、“青白的光”、“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灰白的路”等,这些互相交叠融合的色彩构造出了一种不祥的氛围,为故事的发展作了铺垫,同时又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互映衬,与人物的心理感情色彩形成了对比。在这样的路上走着,老栓“倒觉得爽快”,“路也越走越分明,天也越走越亮了”。《药》中另一对比色是那个还滴着血的“鲜红的馒头”,与周围灰暗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同一部灰白电影中出现的一滩鲜红的血迹,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
另一方面,作者通过相似色的展开、重叠或过渡,将色系进行调和,达到渲染强化的效果。在纵向的空间上,有从远到近的色彩过渡,如《风波》中,先从太阳通黄的光线写起,再收回视角写笼罩在昏黄光线下的农家的烟突里袅袅的炊烟——那白与黄交融在一起,继续收回视角,写土场上的人们,“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我们能想象白与黄,乌黑与松花黄,这些平实而生动的色彩构筑起的真实的“田家乐”图景。但是,在这样小小的村庄中,外面发生的一场政治复辟事件却给生活的人们带来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围绕辫子的留去问题引发了一场大的讨论。同样的,在《故乡》《社戏》中也有相似的写作手法。同时,在纵向上,也有从近到远的色彩交融。此以环境描写为多。如《肥皂》中的一段描写“不多久,那惟一的盆景万年青的阔叶又消失在昏暗中,破絮一般的白云间闪出星光,黑夜就从此开始。”《长明灯》中最后部分“从此完全静寂下来,暮色下来,绿莹莹的长明灯更其分明地照出神殿、神龛,而且照到院子,照到木栅里的昏暗。”那绿莹莹的灯光仿佛幽灵的眼光,注视着这个世界,这种阴森布及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作者用这种冷暗色调营造出一种诡秘的氛围,令人毛骨悚然,深刻地揭示了在人们心目中封建观念的根深蒂固。在横向的时间上,作者以某一色系为主平面展开,或渲染了环境,或突现出人物的悲剧命运。展现出一幅幅动的画面。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刻画:“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象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以及刚到鲁镇的祥林嫂“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脸颊还是红的”和再嫁后回到鲁镇的祥林嫂“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如果说,在美术中所刻画的局部肖像是静止孤立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的肖像却可以随着生活的变化改变人物的精神和仪表,其重要方法就是通过色彩的渐变过度。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就在几幅肖像的更移中揭示出来了,同时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反衬,更有力地揭示出矛盾,成功地反映出封建制度极其意识形态对劳动妇女的摧残迫害。
在鲁迅的每一篇小说中,通过对色彩进行加工,运用艺术化的表达方式,将色彩服务于其思想内容,深化了文章的主题。通过这种娴熟的手法运用,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个生动的画面,体现了鲁迅在小说舞台上驾驭色彩与文字的精湛技艺。
参考文献:
[1]冯光廉,鲁迅小说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9
[2]孙中田,鲁迅小说艺术札记,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3]杜一白,鲁迅的写作艺术,辽宁:辽林大学出版社,1985
[4]冯良春,鲁迅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11]赵新顺,现代意识观照下的乡民精神世界——王鲁彦小说乡土意识论,殷都学刊,2004,(3)
[12]崔淑琴,试论王鲁彦乡土小说中的经济意识,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
[13]周春英,论王鲁彦乡土小说的地域文化特色,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4)
[14]周春英,王鲁彦乡土小说的民俗事象研究,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5)
[15]隋清娥,论王鲁彦小说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3)
[16]沈斯亨,鲁彦小说的现实主义,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
[17]赵新顺,鲁彦乡土意识对艺术形式的选择,濮阳教育学院学报,2003,(4)
[18]山口守著,赵博源转译三篇王鲁彦巡礼,苏州大学学报,19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