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英药理学教学手段与考核方式的比较

2009-08-28崔红燕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2期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

崔红燕

[摘要] 药理学是医药学院校主干课程之一,教学内容丰富,教学难度大。本文对中英两国药理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进行对比,分析了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资交流。

[关键词] 药理学;教学;中英比较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158-02

The comparison of teaching style and test method in pharmocology teaching in China and UK

CUI Hongyan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Shangha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ghai 201203,China)

[Abstract] Pharmacology, one of the main courses in medical university, has substaintial content and is difficult to achive good teaching effect. Compare to China, there is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style and test method in pharmacology teaching in UK.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dventage and shortness of both.

[Key words] Pharmacology;Teaching;Compare China to UK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药学与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在医学院校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药理学理论抽象、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学科内容较多且难以记忆,教学难度较大,因而要求教师改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理念,以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改善教学效果。

2007~2008年,笔者有幸赴英国伦敦城市大学交流访问,期间参与了该校药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收益颇丰,感触良多。现将中英两国的药理学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考核方式对比如下:

1理论教学

伦敦城市大学的药理学包括《药理学基本原理》和《系统药理学》两门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延续的课程。前者的内容类似于我们药理学中的总论部分及各系统的概述,后者则分系统讲授具体药物,相当于国内药理学的各论部分。其药理学教学无固定的教材,一般由任课教师推荐给学生供自修用的专业参考书籍。教师的授课也并非按照教材分章节讲授,而是由主讲教师自行设定,学生在新学期伊始会拿到本课程简介,类似于我们的教学大纲但内容较为详细,包括课程的教学内容、课后练习、实验内容及考核形式。授课内容一般分为若干专题,包括该专题的基础内容,最新的动态研究及展望,涵盖的信息量极大,授课内容具有较大的广度和一定的深度。课堂讲授时教师仅针对专题涉及基础内容中的难点进行讲授,而不是泛泛地照本宣科;对于大量的专业领域的新信息,教师预先提供几篇论文要求学生课前阅读。这就要求学生提前预习专题所涉及的专业基础知识,应具备较强的自学及思考问题的能力。在课堂上,因大部分学生已通过自学具备相关知识,并带着疑问来听课,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说教师仅仅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人。

我国有适合中医、西医、本科、专科各专业等经教育部门严格分类的教材,面向不同专业使用。固定的教材虽然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学习药理学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有所侧重,另一方面却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过分依赖书本。国内药理学讲授一般严格按照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师的授课也是大多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课堂讲授偏重于教师的“满堂灌”和学生的“满堂记”,即将教材内容详尽地传授给学生,但拓展内容相对较少,学生无需自学也能较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并且轻松通过“中国式考试”,因此学生缺乏自学的动力,自觉用于思考、查找资料的时间较少。然而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让学生记忆知识,而应着重提高能力[1]。因此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应在及时更新自身知识的基础上,注意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进行发现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使其体会到探索知识的乐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馆网络平台,鼓励学生对疑难问题查阅资料,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各种知识载体,挖掘内在潜力[2]。正所谓“授之以鱼莫若授之以渔”。

2教学辅导

伦敦城市大学在每次理论授课后均有辅导课,所占学时与理论课相同。在辅导课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10~15人,由不同任课教师进行小组辅导,内容一般针对上一次专题的预留课后练习或相关文献,学生会就上次授课内容或论文中的疑难部分提问,小组内学生之间先互相讨论,由教师最后总结性发言,因此教学气氛热烈,且对学生起到了督促及时复习的作用。因为练习的内容与期末考试关系密切,而且涉及面很广,有些可能在授课时仅提及一个概念,有些是就文献内容提出问题,单凭课堂获得的知识根本无法回答,甚至在讨论课上有可能仅仅做到一知半解,这就要求学生在辅导课前需预做上次的课后练习,及时复习并查阅教学参考书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可能会进一步发现新的知识点或提出新的疑问,深化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国内课堂上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共同讨论的时间较少。尽管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近年对部分章节也采取了讨论式教学或学生自学后自行讲授,终因各种原因难以对所有章节全面开展。尽管也留有课后复习思考题,但是由于题目紧扣课本内容,学生并非真正去思考、去解答问题,答案其实是对课本条条框框的高度概括。如何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课后及时复习,这也是一个值得改革的问题。针对药理学教学内容多,教学时数少的现状,或许可以采取精讲课程内容,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讨论,重视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才能真正使教学活动作为师生双方的互动、交流的平台[3-4]。

3考试形式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的考试成绩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衡量学生水平的重要手段,国内外都不例外。伦敦城市大学的两门药理学课程的考试均分为三个部分:综述、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教师在首次上课时会提供综述涉及的2~3篇论文,要求学生在课下精读,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出综述,于学期结束前上交。期中测验的内容并非授课内容,而是在测验前提供1~2篇论文,教师围绕论文的原理、方法、结果中与药理学相关的部分命题,没有固定的题型。如《药理学基本原理》期中考试时所选论文是有关药代动力学内容的,题目之一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论文中的数据绘出某药的时间-药物浓度曲线,计算出半衰期和坪值。显然这种题目类型直观生动,理论联系实际,有利于学生理解记忆枯燥的概念。期末考试时一般采用论述题的形式,均与授课内容相关,但是教师也明确告诉学生若仅能答出授课或辅导内容,最多只能得到一半的分数,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因考试内容主观性强,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增加了阅卷难度,也不可避免地掺入了教师本人的主观因素。因此该校采用由3个或更多教师共同阅卷取平均分的方式,尽量做到评分的公正公平。相对而言,综述和期中测验着重于对学生能力的测试,期末考试侧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但期末考试题目较少,对内容覆盖面小,难以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全面系统掌握,因此也有其不足之处。

我国的药理学教育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书店和网络上可以提供习题集,很多学校有专门的试题库。药理学考试题型相对比较固定: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问答题等。多种考试题型尤其是大量的选择题尽管对教学内容覆盖面大,答案客观,评分误差小,但题目中记忆性内容多,理解性和综合性内容少。这种考试方式主要检验的是学生对现成书本知识的掌握,而难以检验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理论解答新问题的能力。多数学生只要上课听讲记笔记,一般都能通过考试,平时不认真但背功好的同学在考前突击复习甚至能取得很好的成绩。这就使考试的客观性打了很大的折扣。如何缩小考试与教学目标的差距,如何全面地考察和衡量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应试水平,仍然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也是进行药理学考试改革的目标[5-6]。

总之,伦敦城市大学和我校的药理学教育存在一些不同之处。英国教师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对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较少,在授课内容的选择上也因教师本人的偏好而有所不同,因此对自学能力强、善于思考和钻研的学生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力提高较大,而对那些疏于学习的学生来讲,因课内外均不能获得系统的知识,难以取得进步,更无法通过考试,可以说教学效果参差不齐,这也是国外大学“宽进严出”的根本原因。我国教师理论课教学管理严格,考试试题覆盖面较广,因此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对重点药物记忆牢固,但在自学能力和科研思维方面略逊一筹。在今后的药理学教学中,教师如何从教学和考试双方面予以改革,取国外之所长,弥补其不足,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应用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等.深化药理教学改革,加强学员能力和素质培养[J].基础医学教育, 2001,3(2):163-164.

[2]刘嫱, 房磊臣,云天佑,等.浅谈如何加强药学专业药理学教学的课堂实效性[J].医学教育探索,2008,7(6):583-584.

[3]陈晓红.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药理学课[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11.

[4]邢杰,马平,闫玉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教学效果[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2):154-155.

[5]惠泱河,卜晓军,杜育锋.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3,7:35-36.

[6]于肯明,白建平.药理学考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5):479-480.

(收稿日期:2009-03-16)

猜你喜欢

药理学教学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艺术药理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不同医学专业药理学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学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