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2009-08-28常文英赵艳芳

中国医药导报 2009年22期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预防

常文英 赵艳芳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要点。方法:39例老年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在伤口感染、髋关节脱位、深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泌尿系统感染、压疮、便秘等6个并发症方面及本身并存疾病进行了积极有效的预防护理。结果:39例老年手术患者除1例因后期自身体位不当发生髋关节脱位外,其余全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结论:对于老年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术,不仅患者本身并存有疾病而且术后又易发一定的并发症,加强术后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时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保障患者痊愈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预防;护理;老年

[中图分类号] R473.6[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9)08(a)-134-02

2004年8月~2008年8月我院共实施39例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我们针对老年患者的特点,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16例,女23例,年龄55~69岁11例,70~79岁19例,80岁以上9例。其中24例合并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

1.2方法

39例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术,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2结果

39例老年手术患者除1例因后期自身体位不当发生髋关节脱位外,其余全部髋关节置换术成功。

3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护理

3.1 伤口感染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种严重并发症,它是造成髋关节置换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做好预防是取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环节[1]。预防护理措施:①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伤口局部及患肢活动情况,警惕伤口感染的发生。②保持术区敷料清洁、干燥,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换药等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③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保持引流管的通畅,负压吸引器放置位置低于伤口水平。观察引流液的量、色、性质及伤口敷料渗出且做好记录。④遵医嘱术后全身使用抗生素。

3.2 髋关节脱位

引起髋关节脱位的术后原因主要有搬运不当、体位控制不严、相关知识缺乏[2]。预防护理措施:①体位、搬运。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护士一定要正确指导搬运。即嘱咐托住患侧髋部和下肢,尤其是保持患侧髋部稳定性,协助患者平放于床上。患肢膝下、踝部各放一小软枕,使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穿“丁”字鞋固定,两腿之间置三角海绵垫,以防患肢外旋、内收。搬运时一定要注意动作协调一致。向患者及家属强调严格体位控制的重要性,早期患者不可自行更换体位。②根据老年人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观察术后效果,引导老年患者对术后效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增加自信心,多向其讲解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及正确体位的重要性。让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康复。③做好出院康复指导。患者一般住院2周即出院休养,但患肢功能的恢复却需要较长时间。患者出院后坚持做肌肉锻炼及髋、踝关节屈伸运动。教会患者穿衣、穿袜、穿鞋、扶拐行走、上下楼梯、入厕等。嘱患者术后6周内不要交叉双腿,健侧卧位时双腿之间要夹一枕头,不要坐沙发和矮椅子,坐在椅子上时不要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捡地上的东西,不要曲髋超过90°[3]。

3.3 深部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全身并发症为深部静脉栓塞及肺栓塞。预防护理措施:①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及患肢肿胀程度、皮肤温度、末端血运、足背动脉搏动强度等,发现异常及时处理。②术后负压吸引。术后负压吸引可以防止髋部、腹股沟部出血肿胀,减少局部压迫。伤口放置负压引流管时,保持负压吸引器的负压状态和引流管通畅在位。③术后早期开始物理疗法。术后抬高床脚,及时指导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和下肢肌肉收缩活动,定时自下而上帮助患者按摩患肢。手术当天,在有效镇痛的前提下,麻醉消失后即指导患者开始踝关节的主动背伸和趾屈活动,踝关节的活动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是显著的,是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措施之一[4-5]。④遵医嘱给药做预防性抗凝治疗。

3.4 压疮

老年患者因为皮肤干燥,外周血供差,亦很容易出现压疮。预防护理措施:保持床铺平整、干燥、清洁。在患肢制动的情况下,翻身时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呈轴样翻身等自我解除局部受压方法,必要时帮助患者每2小时抬高臀部1次。

3.5 泌尿系统感染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会阴部清洁。留置导尿管者,每日用碘伏棉球擦洗尿道口2次,保持低位尿液引流,每3~5天更换引流袋1次,防止尿道感染。

3.6 便秘

由于卧床大便习惯的改变,加上手术疼痛、患者的食欲下降、胃肠蠕动减慢等,术后患者容易发生便秘。预防护理措施:向患者宣传饮食知识,讲解便秘对机体的危害及预防措施。鼓励患者多吃富有纤维素及营养丰富的食物,定时排便。必要时可用缓泻剂。

3.7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并存疾病

部分老年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病,手术使机体抵抗力进一步下降,可以诱发或加重并存疾病发生发展。预防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态。老年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较差,及时采用药物等有效止痛措施,防止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术后注意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糖尿病患者术后严密监测血糖,随时调整胰岛素用量,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给予糖尿病饮食。预防肺部感染,指导患者床上活动健肢及自主咳嗽、咳痰。鼓励患者两上肢拉床上吊环抬起上身,同时护士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有效咳嗽、咳痰,鼓励患者做深呼吸运动,必要时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等。

[参考文献]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2104-2105.

[2]甘玉云.人工假体置换、翻修术后髋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A):24.

[3]马冬婴.边远地区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7):76.

[4]陈睿,许燕杏,林巧如,等.康复训练程序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4B):30.

[5]颜晓辉.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6):108-109.

(收稿日期:2009-03-01)

猜你喜欢

髋关节置换术老年预防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