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2009-08-28孙军民
孙军民
21世纪是一个全球巨变的世纪,随着世界日新月异的发展,呈现出经济的全球化、知识的社会化和文化的多元化的趋势。特别是知识经济的迅速兴起,使知识的全球化、多元化进程不可阻挡。为了培养具有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所必备素质的一代国民,新课程历史与社会应运而生。这是一门整合了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新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因此,如何很好地将综合的学习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就需要广大教师探索和运用新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一、巧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全新的综合性文科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具备主动学习的意识是很重要的,这是历史与社会新课标的要求。在导入新课和讲解课本中的疑难点时,恰当地设置情境,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导入新课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如何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成功地导入新课,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笔者认为巧设历史情境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比如八年级的第三单元与第四单元共同讲述了人类历史上不同的农耕文明,在第四单元介绍了中华文明。它从另一层次上向学生介绍了现代世界所存在的不同文化的历史渊源,多元与差异,为让学生对此有深切的感受并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不同民族的各自行礼方式即不同文化(文明)的独特符号切入。又如在第三单元作第一节课的新课导入时,先以录像或图片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文化(文明)的符号——不同国家、民族独特的行礼方式:中国的抱拳礼、欧美的握手礼、日本的九十度鞠躬、泰国的双掌合十等;之后结合形体演示向学生介绍每种行礼方式的含义、渊源,古代不同民族交往中礼节冲突的故事,以及现代许多国家保持各自象征式行礼方式的意义;最后介绍时下有人倡议恢复抱拳礼的意义和抱拳礼的优点等。通过以上独特的“小问题”来引出背后的不同文明,对他们的差异、融合、冲突产生更深的认识,同时也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优秀与灿烂,产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期待和兴趣。
巧妙地引入情境,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阐释课本知识的疑难点。例如在讲授七年级地理部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课中的秦岭—淮河一线分南北时,学生对其中的中国南北方各种地理、人文的差异问题没有直观认识和感受,理解起来有困难,恰好这个问题有很多相关的图像、视频资料,笔者便在课余时间运用相关材料为学生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在讲述过程中结合学生的疑难问题播放了多媒体课件。课件以图片和视频相结合的方式,形象地展示了南北方不同的景致、民俗风情、生产特点和生活习俗的对比,如初冬时节秦岭山脉南北山麓迥异的景色、江南水乡的小桥流水和华北平原的一马平川、苏州园林中听奏评弹的情景和陕北黄土高原上高亢苍凉的信天游歌声、东北地区居民一家子在平房大坑上吃饭聊天的情景和福建土楼内的生活场景,从不同的方面对比、解读中国南北方的差异,学生的感触很大,对该问题的理解也更深入了。
二、适当引导,拓展学生思维
根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要求,教科书在框架结构上尽可能地避免知识领域相互分离的“拼盘式”设计。把历史(时间)、地理(空间)作为社会发展的两个坐标,使各有关知识领域的内容有机整合起来。从知识的构成方面看更加注重人文学科的交叉性,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知识融合在一起,并提升为一种精神素养。对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要注重从宏观的角度对知识进行梳理。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拘泥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而应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分组讨论、辩论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拓展其思维能力。
例如在七年级地理部分的知识中,关于人文地理的很多知识可以让学生按知识点分组进行搜集,然后在课堂上以发言的方式来学习,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并且要在最后作总结。例如讲到七年级第二单元《世界大家庭》一课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东亚、西亚、南亚、东南亚、北美、南美、非洲、西欧、东欧加俄罗斯九个地理组,让各组搜集各自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和代表国家的情况在课堂上发言,教师在学生发言时进行引导补充,最后按地理和人文(不同文化圈,如儒教文明、欧洲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两种概念标准进行区域划分和各自不同自然地理和人文的总结说明。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也使他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三、合理创新,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历史与社会不是按领域划分的学科群,而是把相关学科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线索重新整合起来的课程,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为了使教科书的内容成为一个整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各知识领域的内容进行大胆的筛选、改造和重组,而不是照搬分科课程的体系。
例如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这部分内容相当于旧版历史教科书的中国近代史部分,但在内容上变得简略,在历史思想观点上有些改变或模糊。讲述这部分时,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教材的内容,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历史知识,和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资料,对这部分课程内容进行补充。如可以向学生补充介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和火烧圆明园的具体过程,同时让学生思考近代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从工业文明和封建帝国对抗的表象下揭示不同文明的碰撞,西方文明侵掠性的根源和导致中国衰败的文化和制度层面上的原因。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学生可能只能掌握其中最基本的知识点,对于知识的整体框架和相关背景的掌握不仅不到位,而且是支离破碎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又如在教学八年级历史部分时,一些学生基于个人兴趣,对有些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历史事件了解较多,教师便可以鼓励这些学生在课外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在课堂中以演讲的形式表达自己在这些方面的看法和观点,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又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践与知识相结合的方法学习,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运用有针对性的策略和方法,适当创设情境,从宏观上予以引导和启发,同时要有创新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欧阳青尼.历史与社会的课程标准读本[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曾玮.新课标教材教学中的几点建议[M].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3.
[5]丁尧清.学习社会课程的演变与分析[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责编 庞丹丹)